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投牒

鎖定
投牒,讀音tóu dié,漢語詞語,意思為呈遞訴狀。
中文名
投牒
拼    音
tóu dié
注    音
ㄊㄡˊ ㄉㄧㄝ ˊ
釋    義
呈遞訴狀

目錄

投牒出處

《北齊書·魏收傳》:“眾口喧然,號為‘穢史’,投牒者相次, 收 無以抗之。”
《資治通鑑·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以 彥澤 之罪宣示百官,問應死否,皆言應死。百姓亦投牒爭疏 彥澤 罪。”
明·沈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董伯念》:“ 彭 為令負清勁名,在西台亦錚錚者,巡方入 苕 ,諸仇 董 者,爭先投牒,填塞途巷。”
《舊唐書·楊綰傳》:“自古哲後,皆側席待賢;今之取人,令投牒自舉,非經國之體也。”
清·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同文館者,聘西人為教授,凡 中國 搢紳至齊民家聰穎子弟均許投牒赴館,學習天文、勾股、造船,制器諸法。月有課,歲有會,其尤雋異者,優其廩餼,獎以清秩。”
何忠禮《科舉制起源辨析》:考察整個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基本上可以概括出這樣三個特點:“第一,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上述特點中的“投牒自進”和考試落法雖然在南北朝已露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現卻在唐代,隋代儘管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實行的仍然是察舉制。
清·田蘭芳《雲南楚雄府通判袁公(袁可立孫)墓誌銘》:“乙卯赴荊,是歲以隨軍員多題請別補,於是又自荊赴部,投牒歸。”
清·王夫之 《家世節錄》:“投牒歸隱,未嘗巖棲谷飲;而盤桓斗室,竟歲不履城市。”
清·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哲兄公祖竟未得一見,昨在杭,知其已投牒欲歸,不知還都下乎,抑竟歸山也?”

投牒解釋

1、呈遞訴狀。
2、呈遞文辭。
3、投棄授官的簿錄。借指棄官;辭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