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技術購買

鎖定
技術購買是指實施創新的主體通過市場向外在的技術創新源直接交易購買技術。一般購買含新技術或新工藝成套設備、關鍵設備或單項設備、技術許可、專利技術、專有技術、商標權許可、技術服務以及技術諮詢
中文名
技術購買
外文名
Technology purchase

目錄

技術購買特徵

儘管一些技術購買合同中規定了技術培訓等條款,但由於技術購買合同履行期限較短,交易雙方直接的技術交流十分有限,致使技術購買的技術效果常常表現出間斷、靜態的特徵。
因此,技術購買適用於導入隱含性小的體現型技術(Embodied Technology)與可編碼的“文件化”技術,這種技術一般為市場中現有的成熟技術或標準技術,而不是尚待開發的實驗室技術或產品競爭前(Pre-competitive)技術。然而,技術購買由於技術交易雙方面對面的交流時間較短,企業往往無法導人技術訣竅、經驗、技能等“過程性”的隱含技術,特別是組織學習技能,而後者正是企業組織技術能力提高的關鍵。

技術購買技術效果

企業在技術發展初期,一般通過購買成套設備或關鍵設備等體現型技術,可迅速獲得製造能力;此外,也適用於技術能力較高的企業獲得專利技術、R&D成果和設計圖紙等“可編碼的”、文件化的技術。例如:韓國造船業主要是通過技術許可協議購買與設計技術有關的專利權、圖紙等核心技術並與自主開發相結合開展技術創新的。1985年至1988年間,韓國造船業對外技術依存度平均為35.4%。1981~1990年共購買1790項技術,主要為設計技術,年平均增長率為15.6%,同期造船工業產量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23.5%,技術對產量增加的貢獻率達到42.6%;生產量與技術導入強相關,生產量與技術導人金額的相關係數為0.98,與技術導人件數的相關係數為0.90。在整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於其造船業製造能力已得到充分發展,技術導入主要以購買設計技術為主,造船業對技術購買的滿意程度在全國產業中處於較高水平,絕大部分購買的技術(73%)得到了充分利用。從對技術要素的提高效果看,購買的技術對造船業設計技術的提高效果較好,同時對製造技術和試驗評價技術的提高有一定作用。可見,技術購買對於導人“文件化”的圖紙、規範等設計技術的效果是顯著的,但要以企業擁有充分發育的製造能力和生產組織能力為基礎。
然而,技術購買由於具有間斷、靜態的特徵,在過程性知識和隱含技術的導人方面存在侷限性。無法實現生產和管理體系的導人,這也是我國此前的海外技術購買(即技術引進)難以走出“引進——落後——再引進——再落後”怪圈的一個基本原因。技術聯盟則為克服技術購買的這一缺陷提供了一條可選擇的技術導人途徑。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