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承運傳

鎖定
《承運傳》是明代白話長篇歷史演義小説。四卷三十九回。不題撰人。成書於明萬曆年間。 [1] 
全書以明成祖靖難事為主,至出關破虜得角端獸而止。 [2]  小説歌頌了燕王朱棣的英勇果斷。 [3] 
作品名稱
承運傳
作品別名
新鍥國朝承運傳
作    者
佚名
創作年代
明代
文學體裁
長篇歷史演義小説

承運傳內容簡介

明太祖誅胡惟庯、藍玉,夢烏龍自空而來,盤於大殿第三根金柱之上,觀太陽落於殿前,那烏龍下柱,抱日升天而去。次日諸子來朝,其十三歲第四子演武時,雙手抱住第三根金柱,將身倒盤在上,正應夢兆。太祖大喜,回宮言於馬後。馬後憂太子無福,太祖乃分封十王,分遷各地。周王行至汝寧地界,金寶為紅巾劉猛所奪。太祖命李文忠征討,文忠大戰汝狼河,反被飛劍所斬。劉猛領兵攻掠少林寺,少林主持大徒弟姚廣孝大破之。太祖封姚廣孝為護國少師。
太子病薨,太祖詔黃子澄、練子寧、鐵鉉、景清入朝,輔佐皇孫。太祖駕崩,黃子澄等扶皇孫即位,是為建文帝。黃子澄、練子寧、鐵鉉、景清四人專權,貪賄嗜酒,紊亂朝綱。楊妃之弟楊博,為燕王駕下長史,楊妃乃修書令奏知燕王,以除四奸。燕王得書,遂表請拜謁先陵。綱咼幽州探地穴,得三卷書,一座石碣,燕王見石碣上有四句言語,大喜。黃子澄等四人慾將計就計,以圖燕王,派其侄黃寬齎詔書往北平府。燕王嚴加勘問,盡得其情,因聯絡燕山侯孫興祖,宰兵五萬起義南征。保定府守將平保,先射燕王先鋒王真下馬,復與元帥朱能大戰,不分勝負,攖城固守。時遇大雨,燕王從眾議,回師北平。軍至琢州,遇小龍崗射熊之壯士張玉,升為千户。至蘆溝橋,河灘中毫光照天,命人撈之,得傳國玉璽。
燕王整理人馬,於八月點兵八萬,二次舉義南征,乘船入海口。守將豫章侯馮誠慣能水戰,鎖船拒之,大敗王真。平保乘機暗襲北平府,燕王聞報,令張玉回師,大戰於良鄉縣,不分勝負。朱能夜間劫寨,大破平保。燕王見報,班師北迴,命綱咼建七星道場,以告天求賢士,其夜夢明月入懷,因圍獵西山,石嶺射虎,得遇姚廣孝,茅庵奉茶求治道,姚廣孝告以必先正名,大事方能成。燕王大喜,於幽州築壇,拜廣孝為軍師,三次舉義南征。綱咼收降平保,大兵進入保定。至真定府,張玉大戰耿炳文,平保暗襲真定,耿炳文兵敗自刎。燕王致書招撫臨清守將宋成,宋成歸燕,賺得海口水寨,馮誠被燕王射死。至黃河北岸,姚少師仗劍作法,祭風將黃河凍成一塊,大兵盡渡,平保火燒中灣渡,直抵汴梁城。周王請燕王領兵入城,座間有秦、晉等王作陪。忽報四黨招買齊王起兵山東,燕王大怒,令諸王大兵三十萬,先伐山東。張玉兵敗東昌府,自刎而死。少師領兵二萬東征,見異鳥商羊,知有大雨,令移營於高阜處,乘筏攻之,兩破齊兵。平保暗襲東昌府,齊王敗回青州。
四黨大驚,拜傅友德為帥,以拒燕兵,傅友德點兵十萬,至準河紮營。張玉之子張茂出馬,使袖箭連打數將。少師令王真、朱能劫營燒糧,又以遁甲神術破了南兵,傅友德單騎敗走西川。燕兵攻至長江,守將俞通源善用水兵,阻住江口,王真失利。
得南人胡光大獻策,將俞福源海船燒卻,姚少師祭風助火,王真火焚連珠寨,綱咼大破俞通源。燕王兵渡江南,至鎮江,下書招降朱亮祖。四黨命常林、常茂迎敵,又為燕王招降。武定侯之子郭勝承獻金川門,燕王大兵入南京城。四黨奔走無路,撞街氣絕,小主扮作道士,雲遊去了。燕王登寶位,改元永樂,號太宗,設朝封贈。赦傅友德之罪,友德自刎死。
瓦喇番王哈嗒馬結胡元王保保乘虛南侵,太宗御駕徵北,宋成劫寨奪得瓦喇牛馬,姚少師伏兵大戰,王保保誤走松林,被擒斬之。綱咼取天城陽和,太宗追瓦喇出磧口沙漠,至於陰山,張茂撞遇角端獸,口吐人言,曰:“爾主乃大明之主,如何向北地而走?”少師遂勸太宗回兵,立三大鎮屯兵鎮守,建大都北平府,稱北京。 [1] 

承運傳創作背景

《承運傳》書中內容取材於靖難事件。 [4]  開首有詩云:“南都開基《英烈書》,北甸中興《承運傳》。”那麼書當出於《英烈傳》之後。書中以黃子澄、練子寧、鐵鉉、景清為奸黨,貪賄賂,嗜酒亂政,可知必出於“靖難”黨之手,用以誹毀建文臣下的,所以顛倒是非若是。照此看來,該書僅是當時政治方面的一種宣傳品,而不是純文藝的作品。 [2] 

承運傳人物介紹

朱棣
燕王禮賢下士,對姚道衍、張玉等人才頗重視,招賢納才,是為英明之主。即位後的燕王則大放異彩,以八回的篇幅寫其御駕親征打退瓦喇的入侵,還親到邊疆北番揚明朝之國威。而且在這場與胡人的交戰過程中,其手下宋成、平保、綱畏等人異常英勇,最終俘獲了胡人首領王保保,將入侵的瓦喇部趕到了陰山,取得最後的勝利。 [4] 

承運傳作品鑑賞

《承運傳》的作者是將此書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這種以小説為政治工具的作法在明代也是屢見不鮮。此種創作態度在書中的體現,主要是對燕王陣營內大臣如姚廣孝、張玉等人的神化描寫和對建文朝及其大臣的惡意低毀。如十三回姚廣孝的出場就帶有神化色彩。燕王遊獵西山,在石嶺上射中一頭猛虎,此虎帶箭離去,將燕王引至姚廣孝處,原來猛虎乃其弟子奉姚廣孝之命前去引領燕王的。之後在戰鬥過程中,姚廣孝又屢次施法扭轉了戰爭的局面。如十八回中燕軍被黃河所阻,姚廣孝作法使黃河瞬間結冰。法術一般為道家所有,佛家很少涉及法術,而此書中塑造的姚廣孝則更接近道家,而原來的僧人形象相去甚遠。《承運傳》的作者刻意將燕王一方的大臣作近乎神化的描寫,刻意美化,而對建文帝一方的大臣則常以“奪君權、嗜酒亂政、貪蕃賄賂,紊壞朝綱,無所不為”等一筆帶過。這正是作者美化燕王醜化建文帝的具體體現,也是其將此書作為政治鬥爭工具的必然做法。 [4] 

承運傳版本信息

已知現存主要版本有明萬曆福建坊刊本,藏日本內閣文庫。1985年台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説叢刊”、中華書局“古本小説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説集成”影印明萬曆福建坊刊本。 [1] 
參考資料
  • 1.    張兵主編,500種明清小説博覽 上,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07,第120-121頁
  • 2.    譚正璧著;譚壎,譚篪編,譚正璧學術著作集 10 古本稀見小説匯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05,第236頁
  • 3.    許覺民,甘粹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中國長篇小説辭典,敦煌文藝出版社,1991.05,第51頁
  • 4.    馮靈.論《續英烈傳》和《承運傳》的異同[J].青年教師學報,2007,(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