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扯旗

(小型熱帶魚)

鎖定
旗魚屬於脂鯉科小型熱帶魚,生活在南美地區。
中文名
扯旗
脂鯉科
分佈區域
南美地區
中文學名
扯旗魚

目錄

扯旗簡介

玻璃彩旗 玻璃彩旗
原產:南美巴西的圭亞那亞馬遜河流域。一般成魚體長5-8公分。適合水温:20-25℃。
水質要求:總硬度(gH):4-7dGH,酸鹼度(pH):6.5-7.0。

扯旗形態

小丑旗 小丑旗
扯旗魚屬於脂鯉科小型熱帶魚,體型側扁,尾鰭呈叉型,雄魚的背鰭高聳飄逸,猶如一面迎風招展的旗幟,因而得名。有眾多的近似種類,它們大多數小巧玲瓏、線條清晰明快,色彩和諧豔麗,是很受水族愛好者喜愛的飼養品種。小丑旗
Hyphessobrycon Takasei 紅衣夢幻旗
Megalamphodus Sweglesi Var. 紅印
Hyphessobrycon Erythrostigma 紅旗
Megalamphodus Callistus Callistus
玫瑰旗 玫瑰旗
玫瑰旗
Hyphessobrycon Bentosi Rosaceus 小丑旗
Hyphessobrycon Takasei 夢幻旗
Megalamphodus Sweglesi 玻璃彩旗
Pristella Maxillaris
紅印 紅印
扯旗魚體格健壯,不擇食,以動物性餌料為主,也較容易接收各種人工餌料。它們喜歡生活在弱酸性的水質環境中,喜羣居,性格好動,活動於水域的中下層空間,它們習性温和,可以和大多數小型魚類混合飼養,但它們也具有一個和鯉科虎皮魚相同的惡習,就是有時會追咬那些遊動緩慢、魚鰭寬大的魚類的鰭邊。
扯旗魚的雌雄鑑別:扯旗魚7個月即可進入性成熟期,雄魚體形較為纖細,體色豔麗,各魚鰭都較雌魚為長,尾鰭末端呈尖形;雌魚體形略大於雄魚,顯得較粗壯,腹部也較為膨脹,體色黯淡顯得單調,各魚鰭較短,尾鰭末端呈圓形。
剛果扯旗 剛果扯旗
扯旗魚的繁殖比較容易,水質要求:pH:6.5-6.8,kH:4-7dGH,水温25℃左右為宜。先在繁殖缸底部鋪設濃密的莫絲草或經過高温消毒過的棕絲。一切準備無誤,將成魚按雌雄1:1的比例放入其間,不久,雄魚就會不停地追逐雌魚,就這樣在追逐中,雌魚開始產卵,雄魚同時授精,產卵數量大致在200-350左右,受精卵呈咖啡色,略帶粘性,會沉入水底,附著於莫絲草或棕絲上,整個產卵過程需要數小時完成,結束後將成魚撈出,以防吞噬魚卵。受精卵約36小時後孵化,仔魚還不會遊動,在36小時內靠吸收自身卵黃素汲取養份所需,而後會自行遊動,方可喂飼極其細小的活餌,例如:人工培養的草履蟲。10天以後,仔魚。即可接收普通的細小魚食而不必再刻意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