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茅刺草

鎖定
多年生、從生草本。稈高20-100cm,基部常膝曲,上部直立,光滑無毛。葉鞘壓扁而具脊,光滑無毛,鞘口常具柔毛;葉舌短,膜質,頂端具纖毛;葉片線形,扁平或對摺,長10~20cm,寬3~6mm,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稍收窄,兩面粗糙或表面基部疏生柔毛。總狀花序單生於主枝或分枝頂,長3~7cm(芒除外),諸芒常於花序頂扭捲成1束;花序基部3~10(12)對小穗,,為同性,無芒,宿存。 [1] 
中文學名
茅刺草
拉丁學名
Heteropogon contortus (Linn. ) Beauv.
別    稱
菅根、土筋、黃菅、毛針子草、地筋 、扭黃茅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禾本科
黃茅
分佈區域
華南、西南及陝西南部、浙江

茅刺草形態特徵

多年生,叢生草本。稈高20-100釐米,基部常膝曲,上部直立,光滑無毛。葉鞘壓扁而具脊,光滑無毛,鞘口常具柔毛;葉舌短,膜質,頂端具纖毛;葉片線形,扁平或對摺,長10~20釐米,寬3~6毫米,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稍收窄,兩面粗糙或表面基部疏生柔毛。總狀花序單生於主枝或分枝頂,長3~7釐米(芒除外),諸芒常於花序頂扭捲成1束;花序基部3~10(~12)小穗對,為同性,無芒,宿存。上部7~12對為異性對;無柄小穗線形(成熟時圓柱形),兩性,長6~8毫米,基盤尖鋭,具棕褐色髯毛;第一穎狹長圓形,革質頂端鈍,背部圓形,被短硬毛或無毛,邊緣包卷同質的第二穎;第二穎較窄,頂端鈍,具2脈,脈間被短硬毛或無毛,邊緣膜質;第一小花外稃長圓形,遠短於穎;第二小花外稃極窄,向上延伸成2回膝曲的芒,芒長6~10釐米,芒柱扭轉被毛;內稃常缺;雄蕊3;子房線形,花柱2。有柄小穗長圓狀披針形,雄性或中性,無芒,常偏斜扭轉覆蓋無柄小穗,綠色或帶紫色;第一穎長圓狀披針形,草質,背部被疣基毛或無毛。花果期4~12月。染色體2n=40。 [2] 

茅刺草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2300米的山坡草地,尤以乾熱草坡特甚。 [2] 

茅刺草分佈範圍

產於河南陝西甘肅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省區。 [2] 

茅刺草主要價值

茅刺草藥用價值

【性味】甘,寒。
①《別錄》:“味甘,平,無毒。”
②《本草求原》:“甘,寒。” [3] 
【功用主治】清熱止渴,祛風除濕。治熱病消渴,咳嗽,吐瀉,關節疼痛
①《別錄》:“主益氣,止渴,除熱在腹臍,利筋。”
②《綱目》:“根、苗、花功與白茅同。”
③《生草藥性備要》:“洽熱咳,止吐瀉,理小腸氣。”
④《本草求原》:“止水瀉,理心氣熱痛,小腸氣痛。”
⑤《嶺南採藥錄》:“理跌打內傷。”
⑥《貴州草藥》:“驅風除濕,散寒止咳。” [3]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搗汁或浸酒。外用:搗敷。 [3] 
【選方】
①治風寒咳嗽:毛針子草根一兩,煎水服。
②洽風濕關節疼痛:毛針子草根一兩,大血藤、小血藤、觀音柴各五錢,泡酒服。
③治槍傷(退子彈):毛針子草、迷馬樁各等量,搗爛敷傷處。(①方以下出《貴州草藥>) [3] 

茅刺草其它價值

稈供造紙、編織,根、稈、花可為清涼劑。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