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扠是一個漢字詞語,讀作chā,音同“叉”(ㄔㄚˉ)。意思是指手指相錯也。從又,象叉之形。初牙
中文名
拼    音
chā
部    首
五    筆
RCYY
注    音
ㄔㄚ
簡體部首
漢字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碼
U+6260
四角號碼
57043
總筆畫
6

基本字義

● 扠
◎ 同“叉”。 [1]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扠 ·康熙筆畫:7 ·部外筆畫:3
《集韻》《韻會》《正韻》𠀤初加切,音叉。挾取也。《韓愈詩》饞扠飽活臠。
又器名。《周禮·天官·𪔀人》簎魚𪔀。《注》以扠刺泥中搏取之。
又《集韻》《韻會》𠀤初佳切,音釵。打也。
又《廣韻》醜佳切《集韻》攄佳切,𠀤與搋同。以拳加物也。《韻會》通作叉。或借用杈。 [2] 

説文解字

【卷三】【又部】叉
手指相錯也。從又,象叉之形。初牙切

説文解字注

(叉) 手措相錯也。謂手指與物相錯也。凡布指錯物閒而取之曰叉。因之凡岐頭皆曰叉。是以首筓曰叉。今字作釵。魚部鰸下雲。大如叉股。譙周異物志曰。涪陵多大龜。其甲可以⺊。其緣中叉似瑇瑁。俗名曰靈叉。劉逵注蜀都賦、常璩述華陽國志、郭樸注爾雅皆用其語。緣中叉、謂緣可為釵也。今爾雅注譌作緣中文似瑇瑁、俗呼為靈龜。自賈公彥周禮疏所引巳然矣。從又一。此字今補。象指閒有物也。象叉之形。初牙切。古音在十六部。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