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托起明天的太陽

(於向遠執導電影)

鎖定
電影《托起明天的太陽》是由河南省商丘市紀委幹部、市作協副主席、青年作家張小莉創作,由河南影視集團、天元文化傳播公司聯合拍攝,著名導演於向遠執導的現代電影。該片根據當前社會尤其是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以及大學生村官等社會熱點而拍攝。 [1] 
中文名
托起明天的太陽
發行公司
河南影視集團、天元文化傳播公司
導    演
於向遠
編    劇
張小莉

托起明天的太陽劇情簡介

一心想當村支部書記的村委會副支書、副主任白大壯認為劉興民是來搶班奪權的,在他的精心策劃下,白家兄弟開始了針對劉興民的一次次行動。劉興民反覆調研後發現,空心村佔據土地、磚窯廠吞食良田及耕地的零散性是制約白園村規模農業和經濟發展的瓶頸,他立足可持續發展戰略,在老支書白光榮大力支持下計劃拆除空心村和磚瓦廠進行土地流轉以切實提高農民效益。粘土磚瓦廠的老闆是白大壯的弟弟白二才,白大壯明裏暗裏唱對台戲。劉興民提出的諸多計劃無一例外最終遭遇挫折。劉興民在白光榮的點撥下明白了在農村開展工作的訣竅,他創新思路多措並舉使各項工作強力推進。白大壯為達到個人目的急於出政績而闖下大禍,劉興民多次以德報怨使白大壯兄弟慚愧不已對其誤解逐步消除。正當改革成果曙光初現時,劉興民突然發現自己未來岳父是有想法的,他何去何從?新村建設需要鉅額資金,他又是如何破解難題借雞下蛋?
風雨過後是彩虹:土地流轉碩果累累,白園新村如期建設,綠色食品公司開業慶典……劉興民在這片希望的熱土上,書寫出壯麗的人生篇章。
劉興民勵志奮鬥、不懈拼搏,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感人事蹟,展示了大學生村幹部奮發有為、昂揚進取,在新的人生舞台上大顯身手的精神面貌,為當代大學生提供了學習的榜樣和楷模;老支書白光榮一心一意為羣眾謀利益、辦實事的精神境界,充分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和基層幹部奉民為天、樂於吃苦、甘於奉獻的高尚品格。從兩代人奮鬥拼搏的經歷中,在兩代人的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懷裏,我們看到了他們報國為民的赤子之心,更看到了黨的事業如朝陽般煥發出的蓬勃生機!
這部影片由商丘紀委幹部、商丘作協副主席、青年作家張小莉創作,多次獲得金馬獎”、“華表獎”、“百合獎”等國內大獎的著名導演於向遠執導,審片時受到國家電影局領導的高度評價,已被中央六台收購播映權,近期將會播出。

托起明天的太陽創作背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指出,選聘大學生到村任職是黨中央為保證社會主義事業薪火相傳、後繼有人作出的戰略決策。目前,隨着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國大學畢業生人數正以每年近百萬的數量高速增長,這將是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強國的重要財富和新生資本。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不僅要調節商品的餘缺,而且還要調節知識、技術、人才等在各個行業的分佈。過去,農村的孩子讀書是為了跳出農門,脱離農村。今天,他們從城市到農村的迴歸是為了更好地建設農村;過去,國家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説那裏是一個“廣闊天地”,但由於沒有配套措施及存在諸多問題,最終換來一個沉重的經驗教訓。今天,黨和國家選聘大學畢業生到農村任職,為他們建立完整的體制和機制,營造寬鬆廣闊的創業環境,多措並舉幫助他們建功立業,幫他們演繹出精彩人生。該片是以商丘市睢陽區新城辦事處幾個先進村為原型,講述“大學生村官”勵志奮鬥、不懈拼搏,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齊進步、與農村共發展的感人事蹟,展示了他們奮發有為、昂揚進取,在新的人生舞台上大顯身手的精神面貌,為當代大學生提供了學習的榜樣和楷模。影片從物質文化、思想觀念、資源配置等各個方面構建了一個農村未來的美好藍圖,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無論是新農村建設,還是中國教育的未來走向,都是很值得深思的!
這部影片熱情謳歌了大學生村官這一展現時代風貌的新生事物,揭露了在建設新農村實現城鄉一體化過程中所遇見的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矛盾,證實了大學生深入農村建功立業,對個人成長和對農村面貌的改變,都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托起明天的太陽幕後製作

電影的策劃、拍攝、製作過程均在人民日報河南分社的指導下進行。影片以商丘市幾個先進村為原型,講述“大學生村官”勵志奮鬥、不懈拼搏,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齊進步、與農村共發展的感人事蹟,展示了他們奮發有為、昂揚進取,在新的人生舞台上大顯身手的精神面貌。日前《托起明天的太陽》已通過國家電影局審批,即將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播出。
情繫百姓的大學畢業生劉興民帶着青春的激情和報效家鄉的熱情,頂着重重壓力,毅然放棄在城市工作的優厚待遇,通過大學生村官考試回到豫東某縣白園村當起了村支部書記助理。

托起明天的太陽觀後感想

帶着激動,帶着興奮、帶着熱情,看完了張小莉創作,於向遠執導的電影《托起明天的太陽》,為影片故事的主人公劉興民的事蹟而深深的感動。
大學畢業生劉興民放棄城市工作,回到豫東某縣當村支書助理,劉興民解放思想,鋪下身子,深入羣眾調查研究,總結出本村應該走規模農業、高效農業和觀光農業等可持續發展之路。在工作中與想扶正的村委會副書記兼村副主任白大壯發生了複雜的關係,白大壯因為其弟承包磚瓦廠而加以反對,劉興民多次以德報怨的行動感動了白大壯兄弟,在老支書白光榮的支持下,劉興民終於帶領全村走上了建設新農村的康莊大道。深為大學生村幹部劉興民的精神所感動,他能夠放棄富裕生活,來到農村,不怕吃苦,踏實工作,不求索好,他的精神不但感動了白大壯,感動了村民,也感動了我們大學生,大學生畢業生劉興民是我們前進的方向,是我們今後學習的榜樣。立足農村、服務農村、以新觀念、新理念、引民致富,這正是大學生村官的良好見證嗎?
回想一年多的“村官”經歷,不論是創辦“王莊寨大學生下鄉種子服務中心”,組建水產養殖基地;還是“一聯雙幫”活動,都與故事主人公有一定的差距。今後要好好的把握組織上安排的的各項活動,深入基層,從思想上轉變觀念,瞭解羣眾疾苦,摸底調查,用最快的時間掌握村情村貌,融入到羣眾當中去,當羣眾和參謀,做好當地領導的助手,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加強為社會服務的本領。
黃河水藴育着千古勤勞;商丘古城再現着時代的號角,吹響了新農村建設的畫卷;團結奮進的大學生村幹部,將義無反顧的用熱情和汗水來托起明天的太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