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打風車

鎖定
打風車是明代從江南傳入冀東的一種木製民用糧食加工設備,作用是利用風和比重、慣性等原理分離穀物的成、秕或米、糠。
中文名
打風車
用    途
糧食加工
作    用
利用風和比重、慣性等原理分離穀物的成、秕或米、糠

打風車風車作用

從它的傳入使用,到漸次被現代機械取代而退出歷史舞台,算來已達幾百年。其間,它常與石碾為伍,為人們提供精美食糧。
風車的出現,提高了我們祖先的生活質量和對美的追求,是先人經過長期的探索而創造的一種木製工具。
飲食乃生活中的第一件大事。飲食的質量高低,取決於生產力和飲食文化的發展。關於吃什麼、怎麼吃,過去以主要農作物五穀為主,而更重要的是米和麪粉。從新石器時代的黍和稷被人類培育為農作物流傳下來,並由籽粒變成米,無非是舂之磨之,去粗取精。籽粒去皮之法,大致是借用臼舂或石磋,或以斷木為杵,鑿石為臼,或舂或磋,或簸或揉。然而它卻是積累若干年的實踐經驗,並非一蹴而就。舂米臼是中華民族在古代為人類做出的一大貢獻,它體現了炎黃子孫的聰明才智,是值得驕傲的。
用石磨脱穀皮,石器時代已有此技術。到了春秋末年,石磨得到進一步改進,不但可以去殼皮,還可以礱米,麥可以粉櫗。説明古時的米麪加工已用石磨,並漸次推廣。 [1] 

打風車風車歷史

風車 風車
明朝宋應星《天工開物》載:穀物分離成、秕,南方人利用風車把輕的秕穀吹掉,北方則用揚場法或簸箕簸。説明風車是先由江南創制而逐步傳入北方的工具。另據吳孟雪《明清歐人對中國科技的介紹和應用》一文載:“中國還有一種揚穀扇車是用來將糠秕和穀粒分開的。這種扇車曾於1700年~1720年之間由荷蘭船員帶到歐洲,大約也在這個時候瑞典人直接從中國南方進口了這種谷扇車。1720年左右,耶穌會士(編者注:耶穌教會傳教士)也從中國把幾台谷扇車帶到了法國,而在此之前西方人主要是用揚鏟揚穀和用谷篩篩谷。”這裏的谷扇車即是風車。它主要由風箱、風扇、料斗、出米簸箕、出糠口等連體組裝而成。除搖把、軸杆外,均由木料製作。

打風車風車構造

打風車雖不是很細緻的活,但也有很多技術要求。
選材多用不易變形走翹的紅松、山楊、椿木椴木等。風車一般通長6尺,風筒長3尺、高1.5尺、寬1.5尺左右,一端與直徑約3尺、寬和風筒寬相同的風箱連接並相通;一端敞開為出糠(排風)口。風筒上面靠風箱開進料口、裝進料斗;風筒下面靠風箱一側開出米口、連接出米簸箕,靠出糠口一側,與出米簸箕並列開碎米出口、連接碎米簸箕。碎米簸箕有插板擋着存儲,存多了取出。風筒與風箱以四腳支撐,保持水平,風箱上緣距地面約4.5尺。風箱中心兩鼓面上開圓孔用於進風、架軸瓦用於裝搖把。搖把上均勻裝4個風扇,風扇外緣至風箱內壁2寸左右。
風車製作的技術要領是:箱體板厚適當,同時兼顧穩重和搬運方便;進風口大小適當,使之與排風匹配,對流通暢;風箱內弧圓滑,扇葉尺寸精確、質地均勻,使之動靜平衡;搖把彎成直角與軸杆相連,使之操作便利;箱板拼接對縫嚴緊,密封性好。
箱板拼接時,風箱的兩個鼓面,先拼板裁圓。過去多以百工五法中的“為圓以規”法畫成。規,並非現代的圓規,它是用一根方木,一端固定在待畫圓的木板中央為圓心,另一端鑿一排孔,再依圓的大小插入畫筆(或臨時釘個小釘),以手推轉,即成所需之圓,爾後用踅鋸裁成。鼓幫是按形制規格,做成寬3寸左右的木板,兩側面倒角後,依次將兩端釘在兩鼓面的外圓上。風筒的4面板,均釘釘子連接。風箱靠框架支撐,並以木線或竹條釘釘加固,使之嚴密牢固。進料斗,出米口、碎米口的簸箕,因承重多為榫卯結構。風車做工不細,尤其隨着使用,密封性會越來越差,此時需用棉花、繩線等捻縫兒。

打風車工作原理

風車的工作原理,類似在自然風下的傳統揚場法。不同的是:揚場是將穀物逆風甩出,向前運動中的籽粒,飽滿的比重大、慣性大、落點遠;秕穀比重較小、慣性小、落點近;皮屑、雜草比重更小,慣性也更小、落點就更近,在風的作用下甚至飄過揚場人。而風車則是穀物碾壓後的米(或穀物),從進料口自由落下的同時,藉助風扇搖東,加速空氣流動產生的風吹過穀物。自然落下的穀物在風的作用下,米或飽滿的籽粒比重大、慣性大、落點近,從出口流出;碎米或秕穀比重較小、慣性也較小、落點稍遠,則從碎米口流出;糠麩或皮屑比重更小、慣性也更小,則隨風從排風口排出。
風車,已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逐漸消失。它所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其形制結構不僅符合力學原理,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而且顯示了一定的設計創意,值得追憶和記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