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打拼

(由閩南語發展出的詞語)

鎖定
打拼,漢語詞語,拼音是dǎ pīn,由閩南語發展成漢語。意為努力奮鬥。
中文名
打拼
外文名
work with all one's might

打拼詞義解釋

詞語:打拼
拼音:dǎ pīn
注音:ㄉㄚˇ ㄆㄧㄣ
基本解釋:[work with all one's might]
〈方〉∶拼命幹
例子:我可以打拼一番,成就自己的事業 [1] 

打拼深層內涵

生不息,與時偕行
打拼是一種生命力的表現。《周易》中講:“生生之謂易。”為什麼中華民族有強大的生命力,為什麼我們能夠持續不斷地發展?究其原因就在於“易”,即“變革”。中國堅持改革開放、持續發展的思想,就是一種變革的精神。有了問題,就應該改,在不斷變革中去發展,我們才能品嚐到發展的果實。
打拼藴涵着一種與時俱進的精神。《周易》中講:“與時偕行”,“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君子整天勤勤懇懇地工作,晚上則不斷地檢討自己有無錯誤。人們要與時俱進,在做到勤奮工作的同時,要不斷反思檢討自己,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與時俱進。
打拼還藴涵着創新精神。日新之謂盛德。打拼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沒有創新,打拼就不會有效。
打拼精神既是中華民族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百折不撓、與時俱進精神的體現,也是中華民族今天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發展成就的動力所在。能夠克服一切困難,戰勝一切自然災害,抗拒一切風險,克服當前所遇到的經濟危機,靠的都是這種生命力。中國能有這樣的成就,能夠發展到這種經濟狀況,能夠從一個不發達國家逐步走向小康,與我們領導人提倡這種打拼精神是分不開的。我們實行社會改革和西部開發,進一步化解三農問題,還需繼續發揚這種打拼精神。特別是中國還有很多挑戰,比如自然的挑戰,社會的挑戰,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壓力,如“中國威脅論”等,都應該有一種自信心和自強精神去面對。
參考資料
  • 1.    打拼  .漢語詞典911查詢[引用日期201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