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夕惕若厲

鎖定
夕惕若厲,漢語成語,讀音:xī tì ruò lì,意思是:朝夕戒懼,如臨危境,不敢稍懈。
中文名
夕惕若厲
拼    音
xī tì ruò lì
注    音
ㄒㄧ ㄊㄧˋ ㄖㄨㄛˋ ㄌㄧˋ
釋    義
朝夕戒懼,如臨危境,不敢稍懈。

目錄

夕惕若厲釋義

朝夕戒懼,如臨危境,不敢稍懈。 [1] 
若:如;厲:危。

夕惕若厲出處

《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1] 

夕惕若厲例句

漢 應劭 《風俗通·過譽·司空潁川韓稜》:“今 興 官尊任重,經略千里,當聽訟侍祠,班詔勸課,早朝旰食,夕惕若厲。” [2] 
《後漢書·方術傳上·謝夷吾》:“臣以頑駑,器非其疇,尸祿負乘,夕惕若厲。” [3] 
李白明堂賦》:“而聖主猶夕惕若厲,懼人未安,乃目極於天,耳下於泉。”
《舊唐書·代宗紀》:“朕主三靈之重,託羣后之上,夕惕若厲,不敢荒寧。”
宋 王禹偁 《賀南郊大赦表》:“化成而日用不知,寅畏而夕惕若厲,故得昆蟲鹹遂,戎狄允懷。” [4]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三回:“常恐殞越,辜負國恩;寤寐永嘆,夕惕若厲。” [1] 

夕惕若厲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書面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