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扎風箏

(手工工藝)

鎖定
扎風箏是手工工藝。風箏種類很多,總體可分為五類:硬翅、軟翅、串式、桶式、板子式。放風箏,是一種老少皆宜的娛樂活動。每年的清明節前後是放風箏的最佳時機。當人們手牽長線,遙望在空中翩翩起舞的各式各樣的風箏,彷彿思緒也被這長線曳向很遠的天空。 [1] 
中文名
扎風箏
外文名
make a kite
分    類
手工製作

扎風箏風箏溯源

製作 製作
風箏源於中國,可上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史載墨翟“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是中國最早的風箏。後來,其學生魯班根據老師的設想,用竹子做成形似喜鵲的“木鵲”,能在空中飛翔3天。
風箏問世後,首先被用於測量、傳遞信息、宣傳和飛越險阻等軍事需要。
公元前202年,劉邦集中韓信、彭越、英布率領的40萬大軍,把項羽圍困在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當時,項羽兵力不過10萬,糧食也將用盡。韓信為瓦解項羽軍心,用牛皮製作了一個風箏,上面綁有竹笛,風吹作響,乘夜風吹到楚營上空,令善笛之人吹思鄉之曲,包圍楚軍的漢軍高唱楚歌,其聲悲怨,動搖了楚軍軍心,項羽的8000子弟兵,盡皆散去,不戰而退,留下了“四面楚歌”的典故。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對風箏頗有研究。他撰寫了一本有關風箏的專著——《南鷂北鳶考工志》,裏面詳細介紹了43種風箏的扎、糊、繪、放等工藝和技巧。他對放風箏也有獨到的見解,《紅樓夢》裏,探春就出過一條燈謎:“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謎底就是風箏。曹雪芹説放風箏是“以天為紙,書畫琳琅於青箋;將雲擬水,魚蟹遊行於碧波。”《紅樓夢》第七十回,還有賈寶玉、林黛玉、李紈、探春和丫頭們在大觀園裏放風箏的描寫,有大蝴蝶、大魚、大螃蟹、美人、大紅蝙蝠、鳳凰、紅喜字、大雁等多種類型。
風箏的製作講究“四字訣”,即“扎、糊、繪、放”。四字訣中的“放”看似與製作無關,但一種新風箏紮成後,必須試放才能知道軋製是否成功。所以扎是過程,放才是目的。

扎風箏工具和材料

制風箏的工具有:鋸、劈刀、工具刀、刨子、尖嘴鉗子、蠟燭(煤油燈、酒精燈)、鑷子、剪刀、夾子等。另外還有墊布、粘合劑(以往用水膠,用白乳膠)、毛筆、油畫筆、洗筆、調色盤、細砂布、銼刀、熨斗等輔助工具。

扎風箏備料

包括竹木、紙、絲絹、線等。
竹木是扎制風箏骨架(俗稱框子)的主要材料。竹要選擇乾透(約一年以上)直徑在10公分以上,高度在10米以上,節長壁厚,質地堅硬的大毛竹竹幹中段,無黴變、無蟲蛀痕跡。具有韌性強而不脆、柔性剛而不胎(過軟)。非毛竹若符合以上條件,壁厚在3毫米~5毫米以上者也可選用。質地輕的優質木材,如白松、桐木、椴木,蘆葦杆亦可選用,但不易作曲形加工。
紙以質薄,纖維長而均勻,富有韌性,耐濕耐衝擊,色澤白而潔者為佳。如簾紙、宣紙、紅辛紙、綿紙等。
絲絹也稱畫絹,國畫用絹。色澤潔白,質地細薄,是蒙糊風箏的上好材料。在施色、繪畫、粘糊上都能得心應手。
線從前細麻線是首選材料,則用白滌綸細車線或細維尼(團)綸線。

扎風箏製作過程

先對毛竹進行粗加工。即將竹竿截斷、劈成厚薄不等的寬竹片,將竹節削平,刮掉青色表皮,按需要尺寸和竹片的長短粗細,寬竹片兒劈成粗竹條(主幹骨架竹條,翅條)和細竹條(輔助成形竹條),這些加工成的竹條稱毛坯竹條。之後再進行細加工。按骨架結構的要求將各主幹竹條和輔助竹條按規格尺寸推刨平直,再用工具刀修颳去掉毛刺,用砂布打磨光滑。需要彎曲的竹條(包括規格一致、對稱的各種粗細竹條),待彎製成形後劈開刮薄均勻,打磨後待用。可用蠟燭、酒精燈、火爐等工具對竹條進行彎制(也可用電爐、電烙鐵等進行彎制)。彎制時不可操之過急,要將竹條均勻加熱,待“出油”時方可彎曲,切忌將竹條多次烘烤,使竹條變脆,乃至烤焦發黑變色。鳥類風箏首先做好翅條。

扎風箏扎骨架

主翅條。主要指鳥類風箏的翅膀,製做主翅條使用的竹條較粗較長,可分為裏段(肩根部)、中段、外段(翅稍部)三段。因該部分是起升力作用的主要骨架條,直接關係到風箏的起飛性能。在選料和加工製作方面決不能馬虎。要注意上下翅條(硬翅、雙聯翅)、左右翅條(軟翅)的粗細、重量和軟硬強度。左右必須對稱一致,可用尺量、秤量求得平衡。

扎風箏風箏骨架

翅條。翅條應該多長,翅根橫斷面應該多大?一般一根翅條長度(指翅條成形後的橫向直線尺寸數字)是頭身長度(從淨頭頂至下肚尖的長度)的1.2~2倍左右。如身長為150毫米,翅條的橫向直線長度應為220毫米至300毫米左右。然後以翅條的彎曲,量出翅條的實際長度。因翅形的大小和寬窄各異,所以翅條的實際長度也不同。蝴蝶類風箏翅條一般掌握在1.5~2倍之間;鳥類風箏翅條一般掌握在2~3倍之間;撐插式掌握在2.5~4倍之間。其他類風箏的翅條也多數掌握在0.8~2倍之間。
翅撐條。翅插式的撐條是斜撐條,比主翅條細,但上下等粗,上端向裏卧綁主翅條,也可向外卧,下端向裏卧。撐插式的翅撐條因為裏端負有固定翅面作用的翅插頭,所以裏端較粗,向外逐漸稍細薄,外端彎製成半圓撐圈,圈條頭做外端綁紮頭。裏端頭根據需要修削成楔形(一面坡)插頭。
翅聯條。聯結主翅條和翅撐條使翅骨架成為一個整體。翅插式的翅聯條是與主翅條成一根的,由主翅條裏段

扎風箏加長彎制

另外還有附加支撐條,是用於加裝在較大翅面的風箏翅骨架(指軟翅風箏)上,起協助扶持翅面的作用。有固定式(綁紮在主翅條和翅撐條上)和插裝式兩種。其次就是尾條,是經粗加工後,再彎製成設計需要的形狀,之後進行劈薄修刮。一般要求尾的根部稍厚,順向尾尖逐漸減薄(如鷹尾、燕尾)。飄帶尾(鳳凰、孔雀、綬帶、山雉雞等)的骨架邊條可以等厚度,硬翅風箏下部邊條的中上段最好也要稍加修削減薄,這樣的效果是“吃上風”後能使尾片產生軟顫而後傾,起到助飛作用。

扎風箏綁線纏繞方法

翅條紮好後,便是捆綁。原始的綁紮法就是用細麻線蘸麪糊纏綁,因打製的麪糊很粘很稠,幹後牢固,所以粘好即可,不必鎖頭。所用的綁線不同,必須鎖釦。一般常用的綁線纏繞方法有三種:
鎖釦。先扯出40釐米~50釐米長的綁線頭,用嘴咬住線的根部,左手手拇指、食指捏緊被綁紮的兩根竹條,右手手將10釐米~15釐米長的線頭搭在手捏處竹條上面,左手指將線與竹條一起捏住並扯緊口中咬住的線,右手將線頭緊密排列纏繞在竹條上,纏5圈~8圈時仍用左手拇指捏住線頭,右手拇食二指從口咬線的下面向上向胸前方,再向下前方挽一個扣(拇食二指在線扣內),用扣內的拇食二指將纏剩的線頭捏住並將挽在二指上的線扣套在被捏線頭的根部。雙手(左手握持被線纏繞的竹條,右手握緊線頭)輕輕向外一推,藉口咬線的拉勁,將挽扣鎖緊,再復挽一扣鎖住線頭,然後用剪刀將多餘的線剪掉即可。
纏繞。用左手捏住要被綁紮的竹條和綁紮的線頭,右手拉緊綁紮線,一圈挨一圈地緊緊纏繞5圈~8圈後,將線頭穿入上一圈線內拉緊綁紮線,並鎖死扣,再繞一圈復鎖一扣即可,因是兩扣鎖頭,所以也稱為雙皺頭。
扣扣鎖。也叫扣扣緊綁紮法,即一扣一緊的綁紮法。該法用以框架結構複雜,竹條間孔隙小,手指不方便,綁紮纏繞線又捏不着,綁線隨纏繞隨鬆散者,只有用此法纏繞一圈鎖一圈使其栓牢,再纏繞一圈鎖一圈,依次一扣一緊地纏繞綁紮方能綁住,多數用鑷子代手纏繞綁紮。
纏繞時必須把線扯緊,一圈挨一圈緊密排列整齊,勿使纏線鬆動。一般纏繞5圈~8圈,最多一節纏十五六圈,較長的綁紮處可分2~3小節綁紮,每小節纏五六圈,注意不要用纏麻花的方式來綁紮。綁好後將多餘的線頭剪掉,再用膠水或糨糊塗一塗,以免鬆動。具體的綁紮法可分為:十字綁紮法、劈口十字綁紮法、順頭綁紮法、卧頭綁紮法、加接綁紮法和聯結綁紮法等。
綁紮完的骨架,線要緊密排列整齊,綁紮處不鬆散、不活動、不污染、無髒跡,無膠滴膠結;主輔竹條分明,粗細適中,給人以乾淨利落的感覺。
裱糊
風箏骨架結紮完後,接下來便是將彩繪的紙糊在上面。南方風箏藝人叫“蒙面”,北方叫“裱糊”。一般用紙糊制,蒙面材料因風箏的大小而不同。總的要求是應富有彈性和韌性,常用的如絹、桑皮紙、宣紙、高麗紙、皺紋紙。
糊風箏一般的程序是依照風箏的骨架,把紙裁好,留出一定的邊緣,在紙的邊緣部位剪一些口子,把糨糊塗在邊緣糊在骨架上。糊制風箏可以先糊後畫,也可以先畫後糊。風箏的畫面造型多是對稱的,為使畫面和諧,先糊後畫較好。有的藝人還採用“裁邊”的糊制方法,就是把紙包貼在竹條的兩個面上,等糨糊幹後,再把多餘的邊兒裁掉,稱為“淨邊”。
這裏重點介紹一下立體式風箏的糊法:這類風箏因為其曲面兒較多,要依次按其綁紮成型後的框架尺寸大小進行剪裁,逐個框架粘貼。次序是先裏後外,先上後下,先兩邊後中間。在裱糊鷹風箏頭部,龍頭、蝴蝶、人物主骨架部位時,先用鉛筆畫出邊線,剪下的蒙面材料須與空格比齊,在骨架周圍沿線塗膠,然後粘貼。如用絹或電力紡塑薄膜裱糊,還要注意材料的經緯一致,裁剪前在料面上噴清水,乾燥後再熨貼,目的是使風箏不易變形。
冀東沿海一帶,過去很流行放“飛天蜈蚣”。當一隻蜈蚣風箏飛在天上,隨風蠕動,兩隻眼睛滴流亂轉,栩栩如生,很是吸引人。其做法:
備料
與前同。
身子做法
用竹條紮成碗口大的十幾個竹圈,把接頭纏綁好待用。竹圈的製作數量根據風箏的長短決定。若蜈蚣的體積大,則圈的直徑大,數量多;若體積小,則圈小數量少。竹圈紮成後,用竹圈直徑3倍長的竹條(規格與竹圈同)把竹圈等分成兩個半圓,竹條的兩端點與竹圈圓心等距離,用線固定好竹條與竹圈的交接點。竹條的兩端各紮上幾根雞毛,把竹圈糊上紅辛紙,十幾個竹圈糊好後,用三根細繩拴好,注意三根細繩必須等長。串聯好後,在尾部栓兩條花布條兒。尾部製作便告結束。
頭部製作
制兩個直徑小於原竹圈(蜈蚣身子)半徑的半圓圈,分別把兩個半圓圈的端點固定在第一個竹圈上,再把兩個半圓圈的相交點固定。扎制兩個小圓圈分別拴在兩個半圓圈上,糊上紙,作為蜈蚣的眼睛。把每個竹圈上糊的紙染色,蜈蚣風箏製作結束。
冀東地區在放風箏時,有時還放“趕嘴兒”。即在放風箏的線上,放一隻紮成的小鳥,小鳥順風上滑,直到風箏線的頂端,樣子很像親嘴,故名“趕嘴兒”。做法是先用硬紙剪成兩片蝴蝶狀的翅膀,兩片之間的下部安裝兩個紡車上的釘子軲轆(鋸下來的只剩一個槽口),把兩片之間(頭部、前胸、尾部)用紅辛紙糊好,注意要保持對稱,不能一邊輕,一邊重。放時,順風向往風箏線上一放,小鳥便順線跑上去。有的還在尾部安裝一隻葦笛,風一吹,葦笛呼哨而上,非常有趣。有時也掉下來,看放風箏的孩子們往往爭先恐後地拾檢回來,交給放風箏的人再放。
繪畫
風箏的題材極為豐富,要在特定的平面上形象的表現主題,既要通過圖案和色彩在風箏造型骨架上表現直觀效果,又能在放飛到高空時體現遠視效果。因此,對繪畫有特殊的要求。風箏造型雖模擬自然,但又不能原樣照搬。必須按風箏的造型、工藝需要、和民間審美的要求,把千姿百態的自然景物,納入風箏形體的規矩之中,經過繪畫、圖案,使之具有對稱、美觀、整齊的特點。
繪畫是用水調和透明的水彩顏料,渲染在紙上或絹上的一種藝術。繪法多采用幹畫法(類似書法中的幹筆,筆只洇濕,處於非飽和狀態),力求表現肯定、色彩清晰、體面轉折明確,前一層顏色幹後再塗第二層,層層加塗,前一層色與第二層色有較明晰的界限。要求落筆肯定、準確,每筆都代表一定的形、色關係。具體程序如下:先在幹紙或絹上打底色,第一遍色幹之後,再施第二遍,後塗的顏色要鮮明而薄,考慮透出底色後的效果。第二步是在相接的顏色幹後再畫,顏色之間不要滲化。第三步是暈染,表現大面積的由明至暗的逐漸過渡,可用此法。渲染時,色彩與明暗的過渡要銜接好,避免生硬,要用水均勻,筆的飽濕要恰當。
試飛
風箏放飛時,一般是一人手持風箏的中心條,迎風站在風箏的背後或側面,將風箏舉與肩平,或舉過頭頂,使風箏略向前傾五至十度。一人手持線枴子,左手挑持風箏線,放出一段兒線,至持風箏者10~20米遠。兩人相互配合,待風力適宜時持風箏的人將風箏向空中一推,持線人拉緊線繩,儘量增加風對風箏的阻力,使風箏藉助人的拉力和風的阻力衝向藍天。小型風箏再2級~3級風時就可以放飛,可不用助手協助。一手持風箏線與腳線繫結處,將風箏擎過頭頂,一手持線車,斜身以側背迎風施放。先讓風箏在頭上迎風飄起,在慢慢地放一段兒繩線,停一停,在風箏升起後再放一段兒線。這樣放放停停,直到滿意的高度。
風箏停飛收線時,不能操之過急,要注意安全。可右手握線車,左手伸出抓住風箏線慢慢拉至胸前,右手用食指撥轉線車將線均勻繞在車上,重複進行,直至把線收完。收線時,對一些扎工精細、製作複雜的風箏,在風箏落地前輕輕托住,防止摔壞或擦破。在風箏即將落地時,不要抓風箏的脆弱處,如腿、冠子、尾巴、長翅等。
如果風箏從天空中下摔或一頭栽下,千萬不要拉緊風箏線,應立即鬆弛手中的線車,快速放出一段線,或順風跑動,使風箏安然落地。
市場上所賣的風箏大多數是軟翅類風箏,大多從唐山市場上批發而來,產于山東、福建、浙江等省。一般為機器加工,流水作業,批量生產。面料大多是化纖質的防水綢,電力仿塑薄膜等等,四周留有縫好的邊孔,以備串插硬翅(玻璃鋼製作的圓輥兒)。使用時,把硬翅串好,線繩均拴在風箏的前胸部,就可以放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