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扎美寺

鎖定
扎美寺位於永寧鄉皮匠街西北的古爾山腳下,現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扎美寺東面與噶木山遙相對應,建於明代嘉靖三十五年,為藏傳佛教黃教格魯派喇嘛寺。該寺是雲南摩梭人和普米族地區最大的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寺院。全寺佔地24000平方米,主體建築正殿、左右偏殿,皆為三層樓閣。 [1]  現任住持關加益西喜繞活佛 [4] 
中文名
扎美寺
地理位置
永寧鄉皮匠街西北的古爾山腳下
佔地面積
24000 m²
始    建
明代嘉靖三十五年
類    型
藏傳佛教黃教格魯派喇嘛寺
保護級別
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扎美寺文化背景

扎美寺
扎美寺(5張)
由明代西藏噶瑪巴活佛始建,原屬噶舉派寺院。相傳白教祖師噶瑪巴巡視西康,途經永寧,得知寺之所在地摩梭語稱為“扎美戈”,音譯恰巧是藏語“和平”之意,便決定在此建寺。 [1]  清雍正年間擴建,改宗格魯派,現屬格魯派(黃教)寺院。該派創始人宗喀巴的宗教理論稱為甘丹必魯,簡稱甘魯派,後演變稱格魯派,意為善規(或善律)派,以該派倡導嚴守戒律而得名;又因該派僧人戴黃色僧帽,於是俗稱黃教。該寺在“文化大革命”運動中被毀壞,僅存一偏殿。1986年,由當地宗教人士集資,國家適當補助,按原樣重修正殿。現基本修復,有僧侶百餘人。

扎美寺建築結構

扎美寺風光(1)
扎美寺風光(1)(19張)
全寺佔地24000平方米,主體建築正殿、左右偏殿,皆為三層樓閣,土木結構,厚牆黃瓦,豎有鍍金銅頂,金碧輝煌,蔚為壯觀。西面偏殿裏,塑有高約12米的鍍金彌勒佛坐像,頭飾五佛冠,手持如意寶珠,為典型藏式泥塑風格。偏殿內四面牆壁繪有6幅壁畫,為佛教經變內容,線條精細,設色明麗,造型生動,與四川藏區壁畫相同,未受漢地佛教和道教壁畫的影響。大殿四周,僧舍環繞,形成以主殿為中心的建築羣。原有僧侶700餘人,均為摩梭和普米族
金頂彩繪的寺院大門在陽光下尤其耀眼,寺內有一幢大殿北側還有一個壯觀的活佛殿建築羣。大殿門兩側的牆壁上繪着精美的宗教壁畫,壁畫前是金色的轉經筒,殿內奉着宗喀巴像、達賴和班禪的台座,還有格姆女神及其他佛神的塑像。偏殿內塑一金身彌勒坐像,高約12米,頭飾五佛冠,手持如意寶珠,為典型藏式泥塑風格。四面牆壁繪六鋪壁畫,為傾佛教經變內容。線條精細,設色明麗,造型生動。系清代作品。相傳永寧寺寺址由西藏白教噶瑪巴親自戡定,用藏語翻譯即為無敵之意。背依之山“增米瓦”亦與藏語“無法丈量之山”相同,寺旁村莊“巴搓古”又與藏語“巨大之彙集”同意。還説寺名用藏語全稱為“塔洛扎美歸”,塔洛又是含有通往涅槃之路之意。佛無處不在,緣隨遇皆是。摩梭人最初信奉達巴教,這是一種驅鬼除邪,祭祀祈福的原始宗教,後因毗鄰藏區,又信仰藏傳佛教,並形成兩種宗教共存的現象。藏傳佛教育有着更嚴密的教義,它也更深地影響着摩梭人的生活。 [2] 

扎美寺人文情況

扎美寺風光(2)
扎美寺風光(2)(14張)
永寧扎美寺平時只有一兩個守寺喇嘛,其他喇嘛都各自在家裏生活,進行晨讀晚禱,也參與勞動,到了大法會之日,他們才自帶乾糧行李,盛裝彙集到寺裏舉行法會。舉行法會時,數百名喇嘛身披袈裟,頭戴黃色雞冠帽,集在一起舉行儀式,蔚為壯觀。神秘的儀式、奇特的法具都能讓你大開眼界。這樣的喇嘛大集會一年有四次:農曆正月初三至初九的咪洛其模會,初七是特別隆重的跳神;農曆三月中旬舉行的措區會;農曆六至七月舉行的歷時四十五天的亞能會;農曆十月二十五日舉行的祭宗喀巴的甘丹安區會。
據羅桑益世活佛生前回憶,該寺有名有姓的格西有四格米格西(忠實村)、格登布旨格西(戛擔村)、巴塔根西(忠實村)、賀國格西(八株村)、拉澤格西(開基橋)、圖登格西(開基橋)、江措益世(忠實村,在拉薩圓寂)、益世格苴(忠實村)、住日喀則(落水村)、南柯格西(落水村)、益世丁都(泥鰍溝村,現在印度)、益巨量一堆(忠實村,現在拉薩)、益世登達(忠實村,在印度圓寂)、益世若布(落水村,在拉薩圓寂)、魯若扁初(泥鰍溝村,現在印度)、羅桑益世(永寧村)14位,根據關嘉益西活佛等人提供的格西12位,共計26位。小小一個永寧壩,考取格西學位的僧人就有26人。 [3] 

扎美寺現任主持

扎美寺圖集
扎美寺圖集(7張)
扎美寺現任寺主羅桑益史活佛,出身於寧藻縣永寧摩梭阿氏土司家庭,系永寧總管阿少雲之弟,3歲時被認為是四川稻城赤直咪活佛的轉世靈童,12歲進西藏拉薩三大寺之一的哲蚌寺學經,26歲獲哲蚌寺大活佛資格,28歲(1955年)返回永寧扎美寺任寺主直到現在。他現任全國佛協委員、雲南佛協理事、麗江地區政協工委副主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