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才讓太

(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院長)

鎖定
才讓太(Tsering Thar),男,博士,藏族,1958年9月出生,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院長
中文名
才讓太
民    族
藏族
出生日期
1958年9月5日
代表作品
《古老的象雄文明》
性    別
職    務
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院長

才讓太社會兼職

中國社會科學院薩滿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青海醫學院客座教授
青海社會科學院客座研究員教學和學術活動
77.9-82.8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師範學校任教,講授藏語文。
82.9-85.7 在青海省民族學院少語系夏日東·洛桑協珠嘉措教授和多加格洛教授門下攻讀藏族古典文學專業研究生並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85.7-87.3 在青海民族學院少語系任教,講授藏族古典詩學理論名著《詩鏡論》和《藏族史》。
87.3-91.1 在北京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從事苯教研究,期間每年用三至四個月時間對雍仲林、朗依、多登等著名的寺院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對原始苯教、苯教文獻、佛本比較等專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91.11-93.1 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東方大學和象雄研究院作訪問學者。
從九二年三月三十一日至四月三日在意大利撒丁島參加“基督教與藏傳佛教的對話”國際學術討論會並提交題為《苯教及其與藏傳佛教的關係》(意大利文)的學術論文。
九二年六月十日在意大利沃戴熱(Volterra)文化節上作了題為《大山民族的文化》的學術報告。
九二年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八日在挪威參加第六屆國際藏學會並提交題為《論七赤天王時期佛教始傳吐蕃》的論文。
九二年八月三十日至九月四日在意大利阿奇多索(Arvidosso,GR)參加第二屆國際藏語學術討論會並提交論文《論藏語普通話》。
九二年十月五日至十二月二十日在意大利錫也那外國人大學參加意大利高級A班並畢業。

才讓太學術著述

一、 《苯教史名著〈嘉言庫〉》,《青海教育》1982.6,西寧。
二、 《論藏族現代文學的發展》,青海《民族語文工作》1984.1,西寧。
三、 《論〈旋努達美〉中的佛家出離思想》,《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84.2,西寧。
四、 《〈諾桑王子〉研究》,《青海教育》1985.6,西寧。
五、 《論梵語文學對藏族古典小説的影響》,《藏學論文選編》(碩士論文選)第二輯。1991.2,中國藏學出版社,北京。
六、 《論七赤天王時期佛教始傳吐蕃》,第六屆國際藏學會論文集《西藏研究》 (Tibetan Studies) 第二輯。
七、 《論藏語普通話》,1992年在意大利參加第二屆國際藏語文學術討論會時的會議論文,先收在西南民族學院學報上發表,後在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委員會編的《藏語文研究論文集》(民族出版社1999.9)轉載。
八、 《甘孜州藏傳佛教寺院志》中十一座寺院歷史的研究和撰寫,作為內部資料由中國藏學出版社印出,1999。北京。
一、 《〈智美更登〉初探》,《西藏研究》1988.3,拉薩。
二、 《七赤天王時期的吐蕃苯教》,《中國藏學》1995.1,北京。
三、 《岡底斯神山崇拜及其周邊的古代文化》,《中國藏學》1996.1,
北京。
四、 《意大利的藏學研究及藏傳佛教》,陳慶英主編《藏族歷史宗教研
究》 第一輯,中國藏學出版社,1996.8,北京。
五、《西藏曆史文化詞典》有關苯教辭條,王堯和陳慶英主編,西藏人
民出版社和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6。
六、《宗教大辭典》苯教辭條,任繼愈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8。
七、《苯教文化研究學術討論會在日本召開》,《中國藏學》1999.4,
北京。被譯成藏文發表在《中國藏學》藏文版1999.4,北京。
八、《雍仲苯教的文獻》,論文,《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圖説明鏡》,第108-200頁。民族出版社,2002年,北京。
九、《苯教塞康文化再探》,《中國藏學》2001.3,北京。
十、《藏傳佛教在西方的傳播和發展瑣議》,拉巴平措、格勒主編《當代藏學研究中的幾個理論問題》,中國藏學出版社,2002年,第229-250頁。北京。
十一、《苯教〈大藏經〉的形成及其發展》,《西藏研究》2005.2。
十二、“藏傳佛教僧人學經和晉升學位問題專題研究”課題獲得中國藏學研究中心2002年度特等獎,本人承擔其中甘青部分
十三、《再探古老的象雄文明》,中國藏學,2005.1
一、 《古老的象雄文明》,《西藏研究》藏文版1985.3,拉薩;《西
藏研究》漢文版1985.2,拉薩。被譯成英文發表在《西藏研究》
英文版(《Tibetan Studies》),1989.1,拉薩。
二、《藏文起源新探》, 《中國藏學》藏文版1988.1;《中國藏學》
漢文版1988.1,北京。
三、 《試論苯教研究中的幾個問題》,《中國藏學》藏文版1988.3;《中國藏學》漢文版1988.3,北京。
四、 《苯教文獻及其集成》,《西藏研究》藏文版1990.4,拉薩;《中
國藏學》漢文版1990.2,北京。被譯成英文發表在《中國藏學研
究論文集》(《Thesis on Tibetology in China》),1996,北京。
一、 Dralag Monastery and its Tribes (《扎拉寺及其部落》)。論文,第屆國際藏學會論文集《西藏研究》(Tibetan Studies)第二輯。奧斯陸,挪威。
二、Bonpo Tantrics in Kokonor Area (《青海湖地區的苯教密士》),論文,
第八屆國際藏學會論文集,1999,印第安那,美國。
三、“Lama”of Bonpo Tradition in Amdo and Khams (《安多和康區苯教傳統中的“喇嘛”》),論文,1999年日本大阪召開的國際苯教學術討論會提論文。載該會議論文集《New Horisons in BonStudies》大阪,日本。2000。
四、《Bonpo Tantrics in Kokonor Area》(《青海湖地區的苯教密士》),九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至三十一日參加第八屆國際藏學會(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召開)論文
五、《A New Bonpo Center---Shar-rdza Hermitage》(《一個新的苯教中心---夏爾扎修煉地》),論文,為第九屆國際藏學會提交的論文。2000,萊頓,荷蘭。發表在該會議論文集,勞然司·艾坡斯坦編《康巴史》(Khams pa Histories:Visions of People,Place and Authority,edited by Lawrence Epstein),Koninklijke Brill NV,Leiden,The Netherlands,2002.
六、《Monastic Education of Bon in sNang zhig》(朗依寺的苯教寺院教育),為第十屆國際藏學會提交的論文。2003年,英國,牛津。
七、《A Survey of Bonpo Monasteries and Temples in Tibet and the Himalayas》(西藏和喜馬拉雅地區苯教寺院神殿研究),合著,大阪,日本,2003。
八、《A Catalogue of the Bon Kanjur》(苯教大藏經目錄研究),專著(合著),大阪,日本,2003。
一、 《La Religione Bon e I suoi Rapporti con il Buddhismo in Tibet》(《苯教及其 與藏傳佛教的關係》),1992年“基督教與 藏傳佛教的對話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有關藏族佛僧的對話》(Monachesimo tibetano in dialogo),1995,羅馬,意大利。

才讓太藏譯漢

一、 南喀諾布《論藏族古代史研究中的幾個問題》,《中國藏學》1988.2,北京。

才讓太英譯藏

一、《苯教的文獻》(Literature of Bon),派爾·克威爾內 (Per Kvaerne)著,《中國藏學》1998.3,北京。

才讓太英譯漢

一、 伊里奧特·史伯苓(Elliot Sperling)著《第五世噶瑪巴以及西藏和明初的關係要略》(The 5th Karmapa and some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bet and the early Ming),《國外藏學研究譯文集》第二輯,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拉薩。
二、 《香格里拉的囚徒——西藏佛教與西方》(Prisoners of Shangri-La__Tibetan Buddhism and the West)中第四章“咒語”(the Spell),約17000多字。中國藏學出版社。

才讓太主編叢書

《苯教文獻叢書》(藏文版)
第一部、扎敦·格桑丹貝堅贊著《夏爾扎·扎西堅贊傳》(二十世紀作品),中國藏學出版社,1990、北京。
第二部、章傑增巴之伏藏《賽米》(十四世紀作品),中國藏學出版社,1991,北京。
第三部、芭·丹傑桑布著《苯教源流宏揚明燈》(十四世紀作品),中國藏學出版社,1992,北京。
第四部、貢珠扎巴著《苯教大藏經目錄》(十八世紀作品),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北京。
其它書籍將陸續出版。
《諾爾布叢書》(藏文版)
第一部、《歷算白蓮口傳心要》(十五世紀作品),作者:普巴·倫珠嘉措, 民族出版社,2002,北京。
第二部、《象雄和吐蕃本教源流寶鬘金要》(當代),作者:更桑洛哲,民族出版社,2003年,北京。
第三部、《四部藏醫經典》(十二世紀以前),作者:傑布赤協等,2005年。民族出版社,北京。
其它書籍將陸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