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扁鵲脈書難經

鎖定
《扁鵲脈書難經》是清代熊慶笏輯注的一本內難經類中醫文獻,六卷,成書於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 [1] 
中文名
扁鵲脈書難經
作    者
熊慶笏
字    數
12000
類    別
內難經類中醫文獻
創作年代
卷    數
6

扁鵲脈書難經內容簡介

卷一載環谷公學醫訓、扁鵲傳、諸家論考,以及一難至十二難原文;卷二載十三難至二十一難,並附脈法總論圖説;卷三載二十二難至三十難,並附經絡總論圖説;卷四載三十一難至四十七難,並附臟腑總論圖説;卷五載四十八難至六十一難,並附病能總論圖説;卷六載六十二難至八十一難,並附計法總論圖説。其註文以《素問》、《靈摳》、《傷寒論》為主,旁及諸家,不襲前人,不存成見。 [1] 

扁鵲脈書難經作者簡介

熊慶笏,字叔陵。清代江西安義縣人。庠生。世代為官,其父熊啓謨坐事掛吏議,慶笏乃停進取,肆力於醫學。及學成,能洞悉五臟瘢結,所治多奇效,名重一時。一婦難產昏厥,人皆以為已死。慶笏視之,日:‘是兒抓母心,可救也。’針之而胎下,母子俱生。著有《扁鵲脈書難經》六卷。 [2] 
參考資料
  • 1.    陳榮,熊墨年,何曉暉.中國中醫藥學術語集成 中醫文獻(下冊).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7.01:第956頁
  • 2.    馬繼興著,針灸學通史,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12,第5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