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扁鰭魚龍

鎖定
扁鰭魚龍(屬名:Platypterygius)又名寬鰭魚龍,屬於魚龍目温多雷魚龍科,近親有:礁靈魚龍(Caypullisaurus)、短鰭魚龍(Brachypterygius)。
中文名
扁鰭魚龍
別    名
寬鰭魚龍
拉丁學名
Platypterygi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蜥形綱
魚龍目
温多雷魚龍科
扁鰭魚龍屬
扁鰭種,美洲種,南方種,海西種,奧切夫種,薩奇卡種,豪特種

扁鰭魚龍解釋説明

扁鰭魚龍 扁鰭魚龍
扁鰭魚龍[Platypteryius]
科:温多雷魚龍科;
亞科:根據2012年的定義,扁鰭魚龍亞科包含:親緣關係接近於扁鰭魚龍,而離大眼魚龍較遠的所有物種。在2001年,Maxim S. Arkhangelsky建立
時代:白堊紀早期-中期; [1] 
扁鰭魚龍(屬名:Platypterygius)屬於魚龍目温多雷魚龍科,化石發現於澳洲、俄羅斯美國、西歐等地,可能還有新西蘭。已有六個以命名種。數個樣本已經命名了種名。已發現了成年體與未成年體,包括剛出生幼年體與懷孕中的雌性個體。 [2] 
它的外形呈傳統的魚龍類外形。它的身長7米。它有長口鼻部與強壯的鰭狀尾。它前鰭狀肢的手指比一般魚龍類的手指還多;這些手指緊密地排列,形成寬廣、平坦的形狀。所以名字來自於它的扁平鰭狀肢。除此之外,部份腕骨完全地消失。對於扁鰭魚龍未成年體的電腦斷層掃描顯示它們是聾的。 [2] 
在澳洲發現的化石起初被命名為Ichthyosaurus australis。它們發現於弗林德斯河的Toolebuc組與Allaru Mudstone(下白堊紀阿爾比階),以及昆士蘭中北部其他地點。在1990年代,Wade建立起長喙扁鰭魚龍(P. longmani),用來取代原先的Ichthyosaurus australis。

扁鰭魚龍外形特徵

頭部長有一個有力的嘴和許多齒,鰭狀前肢長有8~10個指列。在所有的魚龍中,脊椎體很短並凹入,背拱沒有融合,也沒有橫向突出物,雙頭肋條利用椎體上兩個明顯的凸起連接在一起。 [3] 

扁鰭魚龍命名

3D扁鰭魚龍復原
3D扁鰭魚龍復原(5張)
在澳洲發現的化石起初被命名為南方魚龍(Ichthyosaurus australis)。化石發現於弗林德斯河的Toolebuc組與Allaru泥岩層(下白堊紀阿爾比階),以及昆士蘭中北部其他地點。在1990年代,Wade建立起扁鰭魚龍P. longmani),用來取代原先的南方魚龍。 [2] 

扁鰭魚龍種類劃分

扁鰭 扁鰭魚龍
模式種為扁鰭 扁鰭魚龍,發現於德國漢諾威。化石保存於德國慕尼黑的博物館,1944年與著名的棘龍正模、鯊齒龍正模、無棘腔鱷正模被炸燬。這具化石的主人體長7米。
因為模式種化石損毀,使得扁鰭魚龍的特徵不明顯,缺乏準確的定義,所以大量白堊紀的魚龍被併入扁鰭魚龍屬。
南方 扁鰭魚龍
南方扁鰭魚龍正模標本 南方扁鰭魚龍正模標本
它是化石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扁鰭魚龍。南方扁鰭魚龍的化石最早發現於1867年,化石出土於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最初被命名為“南方魚龍”,還有一個異名“朗氏扁鰭魚龍”(P.longmani)。它是扁鰭魚龍里研究最為豐富的,已經有多具屬於不同年齡段的,相對完整的骨骼出土。它的時代從阿爾布期一直延伸到早森諾曼期,甚至有晚森諾曼期的零星記錄。
QMF 16811是一條7米的雌性Platypterygius longmani(扁鰭魚龍屬),發現於澳大利亞,腹中有一個胎兒(頭長40cm)。其胃中發現了protostegid海龜、enantiornithine海鳥和actinopterygian魚,這些食物沒有來得及消化,魚龍就已死亡。魚大多是一些2~8mm的椎體,顯示個頭不大,但有三個大型的牙齒(5~7mm)和一塊下頜顯示它也會以大型魚類(大約50cm)為食,可能是鯡狀的Cooyoo或Pachyrhizodus。海龜化石為一隻或幾隻幼體,全長10~20cm,估計屬於Protostegidae,可能是Notochelone costata。從龜化石的情況看,吞下獵物之前可能有過通過搖晃將獵物撕碎的過程(processed by shake feeding)。海鳥的化石也非常小,跗蹠骨只有19.45mm,可能是Nanantius。
美洲 扁鰭魚龍
發現於美國,與南方扁鰭魚龍、模式種體型接近。
海西 扁鰭魚龍
海西扁鰭魚龍法國標本 海西扁鰭魚龍法國標本
也叫赫爾西扁鰭魚龍。椎骨遠比其他扁鰭魚龍更加粗壯。海西扁鰭魚龍十分龐大,法國個體體長6.4米甚至超過8米,頭骨長1.4-2.14米。
發現於德國的海西扁鰭魚龍正模
發現於德國的海西扁鰭魚龍正模(2張)
發現於德國的模式標本比法國標本小,頭骨長1.04米。
因為海西扁鰭魚龍的化石模式標本在德國下薩克森州出土,曾有學者認為海西扁鰭魚龍正是被炸燬的出土於德國模式種的新標本,但2012年的一項研究指出了海西扁鰭魚龍擁有獨特的肱骨形態,末端有4個關節面,和所有其他扁鰭魚龍都不同;顱頂孔位置也和其他扁鰭魚龍有顯著的差異,這才確定了它是獨特的物種。
豪特 扁鰭魚龍
豪特扁鰭魚龍智利標本 豪特扁鰭魚龍智利標本
發現於智利和阿根廷,最初人們認為兩地地層時間相近,但經過研究發現二者時間非常遠,地層斷代無誤且兩地標本屬於同一物種,則豪特扁鰭魚龍是最長壽的扁鰭魚龍屬種,延續2200萬年。
豪特 扁鰭魚龍體長4米。
奧切夫 扁鰭魚龍
發現於俄羅斯,長3.6米。

扁鰭魚龍其他信息

原屬於扁鰭魚龍的新屬
發現於俄羅斯的辛比爾斯克魚龍原屬扁鰭魚龍。
發現於俄羅斯的巴諾夫卡 佩氏魚龍和發現與英國的傾齒 佩氏魚龍原屬於扁鰭魚龍。2014年,從傾齒 佩氏魚龍中又分離出了一個新物種:西斯特魚龍。
發現於哥倫比亞的薩奇卡 扁鰭魚龍於2021年從扁鰭魚龍屬獨立出來,成為新屬鋒齒魚龍
無效種
來自俄羅斯的克氏 扁鰭魚龍被認為是無效種。
扁鰭魚龍屬碎片化石
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印度還發現了許多屬於扁鰭魚龍的不完整化石,包括頜骨、椎骨和牙齒。這些不完整的化石中,有一塊來自英國早森諾曼階的化石CAMSM B4204_20,保存部位是一塊椎骨,它的主人被認為可達19.8噸。

扁鰭魚龍分佈範圍

歐洲北美洲澳大利亞、南美洲。 [2] 

扁鰭魚龍生活習性

海生,爬行動物,以魚為食。 [2] 
南方扁鰭魚龍 南方扁鰭魚龍
參考資料
  • 1.    Fernández M. 2007. Redescription and 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Caypullisaurus (Ichthyosauria: Ophthalmosauridae).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81 (2): 368-375.
  • 2.    《恐龍世界大百科(注音彩圖版)》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1年
  • 3.    寬鰭魚龍  .中華文化網[引用日期201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