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扁船蛸

鎖定
這是一種雌雄異形的軟體動物。口的周圍有八隻腕,二行吸盤。雌性體大,第一對腕極膨大,具有很寬的腺質膜,用以分泌和抱持貝殼;雄性體小沒有外殼。軟體肉質。雌性體型遠大於雄性。雌性的第一個腕有寬闊的膜,可製造存放卵的殼。雌性的外套膜呈圓頂狀,外表平滑。沒有鰭。外套膜開口寬闊。第2-4腕細而沒有膜,腕吸盤有2列。雄性的右第3腕是鞭狀末端延長的交接腕,在交配時會自切。
別    名
紙鸚鵡螺
中文學名
扁船蛸
拉丁學名
Argonauta argo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頭足綱
章魚目
船蛸科
命名者
Linnaeus, 1758

扁船蛸外形特徵

雌性成年扁船蛸的殼徑可達二十公分,貝殼薄而對稱,單室無隔壁,表面有凸起,在一平面上做背腹旋轉捲成螺旋形。上有細緻的多條放射肋和疣,成體的貝殼,每邊殼頂有疣突五十個以上,疣突尖而小,殼的兩側很扁。但卻非常薄、輕,顏色淺米白且半透明,所以也叫做紙鸚鵡螺。雄性個體無殼,同時身體非常小,只有雌性的十五至二十分之一而已。
母扁船蛸用第二腕(從章魚右眼往下算,最接近的一隻手臂稱為第一腕,順時鐘排列下去分別是第二、三、四……腕。)分泌一種類似塑膠的物質來製造殼,因此日本人稱之為貝殼章魚;而那對由殼內翻出來的第一腕,也就是它抱持殼的手臂。 [1] 

扁船蛸分佈範圍

中國南海和台灣附近海域常見

扁船蛸習性環境

船蛸是暖水性種類,在熱帶或亞熱帶海洋中均有分佈,我國的南海也曾發現它們的足跡。這種軟體動物營底棲生活,雄性通常棲息在大洋或深海海底,主要用腕匍匐而行,也能借漏斗噴水方式在水中游泳。雌性以噴水方式游泳時,殼頂向下,腕部伸出,頂端呈翼狀的背腕頗象一張船帆,而其扁殼則很象一葉微形的小舟,雌性船蛸卧於其中,遇到外敵則埋入殼中沉入海底。而這殼的主要功用是它生育後代用的卵匣!雌性船蛸爬行時,殼頂向上和游泳時的姿勢相反,象蝸牛一樣負殼爬行。而這種所謂的貝殼在它生育完幼蛸後,即被拋棄,成為浮在水面上的又薄又脆的殼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