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戴錫綸

鎖定
戴錫綸(1754~1831),字東堂,河南光山人。清舉人,丁末進士,嘉慶24年(1819)任高州知府 [1] 
本    名
戴錫綸
東堂 [4] 
所處時代
清朝
出生地
河南省光山縣 [1] 
出生日期
1754年
逝世日期
1831年

戴錫綸人物生平

戴錫綸,以即用知縣分發廣東,歷任南海、普寧、合浦、澄海等縣知縣,連山綏猺廳直隸同知,羅定、嘉應、南雄等直隸州知州,高州、韶州等府知府 [6]  。戴錫綸為官清廉,勤政愛民。
在任期間大辦鄉學,用中原文化教化高州寒兒,雅拔才俊,惜苦憐貧,甚得百姓愛戴。其曾踏遍高涼六邑,遍察高州山水,一生也愛吟聯賦詩 [1]  ,及精通風水之術,戴錫綸在高州任職時曾對高州進行過風水改造 [5] 

戴錫綸個人作品

《歷代疆域沿革》三十卷 [7] 
《直隸南雄州志》 [2] 
詩集《樂靜軒》十二卷 [7] 

戴錫綸軼事典故

冼太廟與艮塔
冼太廟與艮塔(2張)
戴錫綸與冼太廟
清代嘉慶二十四年(1819),戴錫綸任高州知府,曾為高州城冼夫人廟題詩《冼夫人廟》:“天使圖麟別出奇,一身嶺海手維持。長雄自謝真王貴,誠敬人懷聖母慈。漫數軍聲懾娘子,便論家法守孫枝。只今廟貌留鄉里,多少鬚眉拜女師 [3] 
戴錫綸與高州艮塔
戴錫綸對堪輿地理頗有研究,有一次他來到現高州艮塔的所在位置,環視縣城四面皆山,青蒼秀拔,挺立軒昂,所憾的是正當艮位的主山艮峯,既低又小,顯得縣城“主山較弱”,必須在艮峯建一座塔樓“以壯郡脈”。
隨後戴錫綸便遂倡建塔,邑內鄉紳、百姓皆附議捐資。艮塔建成後,戴錫綸為艮塔親筆提詩,在首層實心門額上書陽文“龍騰天市”,頂上二層書陽文“積基樹本”,左側和右側分別書陰文“科宦俱高”和“羣山領袖”。
這些匾刻一直保存至今,雖經過將近二百年的風雨洗禮,但字跡依然清楚,陰陽交輝,輪廓分明。
據高州對戴錫綸天心正運風水比較有研究的國學文化傳承委員會理事文超良介紹,“龍騰天市”中的“天市”是指星象中四大垣局中的天市垣,屬木位居東,有二十二星,在氐、房、心、尾、箕、鬥宿之內,代表天上的市集。寓意是希望高州府能像天上的天市垣一樣熠熠生輝,福祿千秋 [7] 
戴錫綸離任時曾言:“高州境內,山水清秀奇偉,三百年間必有雄才崛起”。
據《高州府志》記載,戴知府辭官回家途經大垌山,為大垌山風光景色所迷,遂剃髮為僧,盾跡空門, 法號釋大千,為淨業寺第三代祖師,晚年隱居陽西淨業寺,傾畢生積蓄,重修淨業寺,逝後葬於大垌山,成就佛界一段佳話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