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戴嚮明

鎖定
戴嚮明,1967年生於河北承德。本科、碩士先後就讀於吉林大學北京大學考古系,在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考古係獲得博士學位。長期供職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原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院,並任考古院院長。擔任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入選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並獲得政府特殊津貼。2023年8月入職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2] 
長期在晉南運城地區從事田野考古工作,先後參與並主持了山西垣曲商城遺址的發掘,主持了運城盆地東部新石器至早期青銅時代區域系統調查、絳縣周家莊史前遺址和西吳壁夏商冶銅遺址的發掘,這幾個項目都先後被列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子課題。其中西吳壁遺址的發掘成果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目前正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山西絳縣周家莊遺址發掘資料的整理與研究”。 [2] 
中文名
戴嚮明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河北承德
學    位
博士

戴嚮明主持課題

作為課題負責人,戴嚮明主持了館重點科研課題“晉西南聚落形態的演變與早期國家和文明起源”的實施,完成了對運城盆地東部的大規模田野考古調查及聚落形態研究。(該項目被列為國家科技部資助、國家文物局組織實施的“中華文明探源過程(二)”中的子課題。)

戴嚮明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兼及夏商考古。 [2] 

戴嚮明主要著作

《裴李崗墓地新探》、《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格局之演變》、《西方考古學觀念的演變》、《中國考古學觀念的回顧與反思》、《廟底溝文化的聚落與社會》、《廟底溝文化的時空結構》、《垣曲盆地聚落考古研究》(合著)等。 [1] 
2006, Pottery Production, Settlement Patterns,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mplexity in the Yuanqu Basin, North-central China, BAR, Oxford (博士論文,英國Archaeopress(BAR)出版,2006年); [2] 
《陶器生產、聚落形態與社會變遷——新石器至早期青銅時代的垣曲盆地》(博士論文中文版),文物出版社,2010年; [2] 
《運城盆地東部聚落考古調查與研究》(主編),文物出版社,2011年; [2] 
《黃河流域史前時代》(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21年。 [2] 

戴嚮明主要論文

《裴李崗墓地新探》,《華夏考古》1996年第3期;
《內蒙古托克托縣海生不浪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研究(三)》,科學出版社,1997年;
《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格局之演變》,《考古學報》1998年第4期;
《試論廟底溝文化的起源》,《青果集——吉林大學考古系建系十週年論文集》,知識出版社,1998年;
《西方考古學觀念的演變》,《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紀念文集》,科學出版社,2000年;
《中國考古學觀念的回顧與反思》,《東南文化》2001年第1期;
《廟底溝文化的時空結構》,《文物研究》第14輯,黃山書社,2005年;
《“海生不浪類型”文化過程論》,《古代文明(第7卷)》,文物出版社,2008年;
《區域聚落考古的比較分析》,《中國聚落考古的理論與實踐(第一輯)——紀念新砦遺址發掘30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10年;
《中原地區早期複雜社會的形成與初步發展》,《考古學研究(九)——慶祝嚴文明先生八十壽辰論文集》,文物出版社,2012年;
《中原地區龍山時代社會複雜化的進程》,《考古學研究(十)——慶祝李仰松先生八十壽辰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12年;
《寧紹地區史前文化與社會變遷的有關問題》,《河姆渡文化國際學術論壇論文集》,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3年;
《陝晉豫地區仰韶早期文化的有關問題》,《仰韶和她的時代——紀念仰韶文化發現9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文物出版社,2014年;
《中原龍山到二里頭時期文化與社會發展階段的兩個問題》,《慶祝張忠培先生八十歲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14年;
《陶寺、石峁與二里頭——中原及北方早期國家的形成》,《夏商都邑與文化(二)——紀年二里頭遺址發現55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古史傳説與中國文明起源的探索》,《無限悠悠遠古情——佟柱臣先生紀年文集》,科學出版社,2014年;
《晉南龍山到夏商時期考古學文化的演變》,《慶賀徐光冀先生八十華誕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15年;
《山西絳縣周家莊遺址居址與墓地2007~2012年的發掘》,《考古》2015年第5期(合著,第一作者);
《北方地區龍山時代的聚落與社會》,《考古與文物》2016年第4期;
《黃河中游史前經濟概論》,《華夏考古》2016年第4期;
《簡論中國早期國家形成的動力機制》,《新果集(二)——慶祝林沄先生八十華誕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18年;
《山西絳縣周家莊遺址聚落考古的主要收穫》,《區域、社會與中國文明起源》,科學出版社,2019年(合著,第一作者);
《陶寺墓地分析》,《南方文物》2019年第6期;
《中國史前社會的階段性變化及早期國家的形成》,《考古學報》2020年第3期;
《文明、國家與早期中國》,《南方文物》,2020年第3期;
《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2018-2019年發掘簡報》,《考古》,2020年第7期(合作,第一作者);
《晉南鹽業資源與中原早期文明的生長:問題與假説》,《中原文物》2021年第4期;
《夏文化、夏王朝及相關問題》《江漢考古》2021年第6期;
《考古學視野下的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歷史研究》2022年第1期;
《從陶寺兩次鉅變看龍山時代黃土地區的文化與社會》,《考古學研究(十五)——慶祝嚴文明先生九十壽辰論文集》,文物出版社,2022年。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