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戰爭動員

鎖定
戰爭動員,國家或政治集團為保持和增強戰爭能力,應對戰爭或其他軍事危機,使社會諸領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的活動。簡稱動員。
中文名
戰爭動員
簡    稱
動員
概    述
是國家採取緊急措施
影    響
戰爭的進程和結局

戰爭動員分類

按領域,分為武裝力量動員、國民經濟動員、政治動員、民防動員和科技動員等;按資源,分為人力動員、物力動員和財力動員;按規模,分為總動員和局部動員;按時機,分為戰前動員和開戰後動員;按階段,分為戰爭初期動員、戰爭中期動員和戰爭後期動員;按方式,分為秘密動員和公開動員等。 [1] 

戰爭動員來源

據現有資料,“動員”一詞,最早見於法語“mobilisation”。1793年8月23日,法國國民公會頒佈實施《全國總動員法令》,開創了不分階級的全民總動員。19世紀50年代,普魯士軍語中出現“mobilmachung”一詞,用來描述軍隊在臨戰階段的“集結、裝備和展開”,賦予“動員”以明確的軍事內涵,普軍動員因此被稱為“軍隊動員之祖”。
中文“動員”一詞來自日語。19世紀80年代後期,日本在以德國為師進行軍制改革時,用日語中的漢字將德國軍語“mobilmachung”一詞翻譯為“動員”。1903年,北洋陸軍督練處編印的《軍語》中收有“動員”條,其意為:“按平時之預備規畫聚齊人馬器械備調赴戰之總稱也”。 [1] 

戰爭動員基本問題

戰爭動員的基本問題主要包括戰爭動員的主要內容、戰爭動員的基本特徵和戰爭動員的地位作用等。戰爭動員活動主要包括動員準備、動員實施和復員。為在戰爭狀態或緊急狀態下迅速有效地進行動員實施而在和平時期進行的準備活動。對於建立動員的組織和物質技術基礎,積蓄和提高動員能力,有效地進行戰略威懾和實施戰爭,具有重要意義。許多國家都從戰略的高度,本着寓軍於民、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原則,組織開展動員準備。 [1] 

戰爭動員基本做法

基本做法是:①建立健全動員組織體系。普遍建立由最高權力機構負責動員決策,由行政機關領導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等社會組織協助配合的動員組織體系。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完善動員的組織工作制度,形成職權明確、聯繫順暢、運轉靈活、反應迅速的組織機制。②明確動員的政策思想。通過有關文件和法律法規,明確動員在軍事活動中的地位作用,明確國家或政治集團關於動員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以及在動員活動中處理各方利益關係的政策依據等,以此作為組織開展動員活動的基本依據和行動指南。③進行動員潛力統計調查。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人力、物力等一切可用於戰爭的資源進行統計調查,分析掌握各類資源的現存狀態、發展趨勢和軍事價值等情況,為規劃、計劃動員準備與實施提供基本依據。④籌劃制定動員計劃。在對所擁有的戰爭動員潛力進行統計調查的基礎上,依據軍事戰略和戰爭準備的需要,制定動員計劃,詳細籌劃在動員實施時所要採取的各種措施,並據此進行動員準備及動員能力建設。⑤加強動員的各項基礎建設。根據動員計劃,適度進行動員的各項基礎建設,合理確定動員基礎建設的規模、佈局和水平以及所應具備的動員能力。例如,以後備力量建設和裝備物資動員為主要內容的武裝力量動員基礎建設,以軍工生產動員、戰略物資儲備、勞動力動員、交通運輸動員和信息通信動員為主要內容的經濟動員基礎建設,以人防設施建設、戰時人口和物資疏散動員和重要目標防護動員為主要內容的民防動員基礎建設等。⑥組織開展戰爭動員演練。根據戰爭動員計劃和動員基礎建設情況,組織開展動員組織指揮、預備役徵召、軍工生產動員、交通運輸動員和物資徵用演練等不同內容和不同形式的動員演練,藉以發現動員準備以及動員計劃中存在的問題,完善組織機構、政策制度和計劃預案,鍛鍊提高動員能力。⑦加強民眾的國防觀念教育。普遍的做法是將國防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有計劃地對國家公職人員和其他社會羣體,開展以國家安全形勢、國防政策制度、國防責任和義務等為主要內容的全民國防教育,提高全民的國防觀念和支持、參與國防活動的積極性。國家或政治集團在遇到戰爭或軍事危機時,啓動動員程序使動員付諸實施的活動。
動員依據最高權力機關發佈的動員令和動員計劃組織實施。國家或政治集團在動員實施的過程中,通過採取各種非常措施,使社會諸領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的同時,將戰爭潛力轉化為戰爭實力。動員實施活動受到動員潛力、動員準備情況、戰爭或軍事危機的形勢、國際和國內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制約。通常做法是:①適時作出關於動員實施的決定。最高權力機關或其授權的機構依照法定程序,適時作出動員實施的決定,發佈動員令,宣佈進行總動員或局部動員,啓動動員計劃和預案。②強化動員的組織領導體制和政策制度。主要包括:依據有關的法律法規,調整組織領導機構及其動員職權,充實動員的組織力量,改變關於重大動員問題的決策和議事程序,實行戰時動員政策和制度,調整對內、對外政策等。③迅速進行武裝力量動員。主要包括:停止現役軍人休假和退役,徵召預備役人員和其他公民服現役,將預備役部隊轉服現役,擴編現役部隊,動員民兵參戰支前等。④組織開展戰時宣傳教育。包括加強官方的戰爭宣傳,組織開展社會宣傳,通過各種文藝形式對民眾進行戰爭教育,爭取國際輿論的支持等。⑤強化軍事經濟活動。包括啓用應急儲備金,增加軍事撥款,發行戰爭公債,加速新式武器裝備的研製和生產,動員民用企業轉產軍品,對軍品生產所需的勞動力和原材料實行優先分配,徵用民用資源,加大戰略物資的進口等。⑥加強對社會經濟活動的統一管理。包括控制商品流通,對重要物資實行統購統銷,將交通、通信系統納入戰時軌道,凍結銀行存款,限制外匯交易,加強物價管理等。⑦組織民眾採取安全防護措施。包括將人口和物資疏散到安全地區,加強對重要目標的警衞和偽裝,對重要機關和工礦企業進行轉移、搬遷,組織民眾防空襲等。⑧及時消除戰爭災害。包括對遭到破壞的公共設施進行搶修搶建,對傷病人員進行及時救治,對難民進行妥善安置等。⑨組織民眾擔負戰時勤務。包括組織民眾隨軍擔負勤務保障,動員民眾就地參加軍事工程建設等。⑩對社會生活採取多種非常措施。包括對某些地區、部門和行業實施管制,在部分地區實行戒嚴、宵禁,對主要生活日用品實行統一調配,發動民眾開展節約活動,限制人口流動,限制或禁止營業性娛樂活動等。終止全部或部分正在實施的動員活動,將社會秩序和業經動員的資源由戰爭狀態或緊急狀態恢復到平時狀態的活動。涉及動員的各個方面,內容主要包括:戰時國家管理體制的復員,社會生產生活秩序的復員,人員的復員和徵用物資的善後處理等。科學地組織實施復員,對於最大限度地減輕國家和人民羣眾的戰爭負擔,使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儘快恢復到正常狀態,正確處理國家、社會組織和公民三者之間的利益關係,保持社會各方面履行動員義務的積極性,加強動員能力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1] 

戰爭動員復員

復員通常依據國家作出的決定和發佈的復員命令,由動員機構或臨時成立的復員機構會同有關方面組織實施。基本程序是:①確定復員時機。復員時機包括選擇戰時復員還是戰後復員,或兩種復員方式相結合,以及戰時復員和戰後復員的具體時機。②制定復員計劃。包括復員的指導思想、主要任務、政策措施、方法步驟、組織領導和保障措施等。③下達復員命令。復員時機和復員計劃確定後,逐級下達復員命令和指示。復員命令和指示的內容主要有復員的必要性,復員組織領導及權限,復員的規模和起止時間等。④組織復員實施。軍隊和政府的各級組織,按照國家的復員命令和指示,依據復員計劃,組織展開復員活動。復員過程中,應加強宣傳教育和檢查監督,全面落實和兑現動員政策,切實維護社會組織和羣眾的利益,保護人民羣眾參加和支持戰爭的積極性,重建國家動員基礎。 [1] 

戰爭動員基本特徵

戰爭動員的基本特徵隨着戰爭形態的演變而變化。現代戰爭動員的基本特徵包括總體性、多樣性、合理性、國際性、法制化等。 [1] 

戰爭動員歷史發展

現代戰爭的總體性,使戰爭動員突破軍事和經濟領域的侷限,廣泛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領域。國家的組織力、政治凝聚力、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現代化水平、戰略資源及地理狀況等,都成為戰爭動員能力的構成要素。每遇戰爭都要不同程度地動員各個領域的資源,使戰爭動員呈現出國家運用綜合國力或綜合實力與敵進行總體較量的顯著特徵。戰爭動員體制也因此融入國家體制之中,成為國家體制的有機組成部分。現代戰爭的多樣性,使戰爭動員呈現出多樣性特點。適應多種戰爭規模需要的總動員、局部動員、有限動員、選擇性動員等動員模式應運而生。多種動員方式和動員時機,為戰爭動員的組織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使戰爭動員變得紛繁複雜。與此同時,戰爭動員所具有的危機管理功能,被逐步開發應用到非傳統的公共安全領域,產生了反恐怖動員、搶險救災動員等非戰爭動員,使戰爭動員在國家安全活動中發揮更加廣泛的作用。現代戰爭動員,已結束了缺乏節制的粗放狀態。通過對動員權力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制約,建立和實行科學的動員制度及方法,適度、高效地進行戰爭動員,最大限度地減少戰爭動員給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產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對社會組織和公民權益帶來的“合理損害”,成為各國動員制度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現代戰爭動員,已經難以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中孤立地進行。國家和地區之間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日益廣泛和密切聯繫,以及戰略資源在各國分佈的不平衡性,強化了戰爭動員的國際性。通過廣泛的國際宣傳和外交活動,爭取得到國際社會的理解以及道義和物質上的支持,形成廣泛的國際統一戰線,減少本國的戰爭損失和戰爭負擔,成為戰爭動員的重要內容之一。
現代戰爭動員,充分利用現代高度發達的信息手段,進一步克服了時間和空間給動員活動帶來的障礙,使動員活動從獲取信息到信息傳遞、從聚合資源到資源輸送,都能以比較理想的速度和便捷的方式進行,有效地提高了戰爭動員的快速性、即時性和可靠性。在法制水平比較先進的國家,戰爭動員活動已經被完全納入法制軌道,在把戰爭動員作為憲政問題寫入憲法的同時,制定和實行了一整套有關戰爭動員的法律法規,並通過有力的普法宣傳和嚴格執法,使戰爭動員活動形成了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化局面。不僅保證了動員組織行為的權威性和規範性,而且使社會組織和公民的權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戰爭動員屬於戰略問題,直接影響戰爭的進程和結局,關係到國家的安危。①戰爭動員是確定戰略目標的重要依據之一。戰爭動員能力是戰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戰略目標的確定及其實現。戰略目標的確定,必須充分考慮雙方戰爭動員能力的強弱,把戰略目標限定在己方戰爭動員能力允許的範圍內。②戰爭動員是形成強大戰爭實力的重要措施。一旦遇有戰事,國家或政治集團通過戰爭動員,將所擁有的戰爭潛力有組織、有計劃地轉化為戰爭實力,以此獲得消除戰爭及其他軍事威脅所需的力量。③戰爭動員是在戰爭狀態或緊急狀態下對各類資源進行統籌分配的重要手段。國家或政治集團通過動員,實現對資源的有效控制和分配,在充分滿足武裝力量作戰需要的同時,兼顧維持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和消除戰爭災害的需要。動員是戰爭的產物,隨着戰爭的演變,經歷了古代、近代、現代漫長的發展過程。在人類早期的戰爭活動中,各氏族部落或邦國每當遇到戰爭威脅,為擁有、保持和增強武裝力量,同敵方進行軍事對抗,都進行發佈誓言或檄文、徵募兵士、打造武器、籌措糧草等動員活動。在中國夏、商時期,軍隊平時“有常數而無常人”,戰時經動員聚合成軍。甲骨卜辭中,有大量類似“王登人五千徵土方”的記載,説明當時徵召民眾(登人)參戰的現象已十分普遍且數量眾多。春秋時期,楚國平時就建有徵賦制度,把民間的車輛、馬匹、武器、適役人員都登記造冊,以備戰時徵用。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相互攻伐,大量動員社會勞動力參軍參戰。秦趙長平之戰中,秦國連15歲的男子都應徵參戰。在歐洲,古羅馬自公元前6世紀~前2世紀G.馬略改革軍制前,軍隊一直是靠臨戰動員建立起來的。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由於生產力水平低、國家可支配的資源有限,加上社會等級森嚴,動員總體上是屬於軍事性、輔助性、後勤性的戰爭活動。1789年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引起了國內外敵對勢力的恐懼,歐洲君主國家結成同盟,對法國革命進行武裝干涉。法國國民公會為動員全民的力量,保衞革命成果,於1793年8月23日頒佈《全國總動員法令》,宣佈“從現在起到一切敵人被逐出共和國領土為止,全法國人民始終處於徵發狀態”。為保證總動員法令得到執行,執政的雅各賓派建立了救國委員會、公安委員會和社會保安委員會等戰時權力機構,相繼頒佈了限制物價、糧食徵收等多種緊急法令,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實行了諸多嚴厲甚至過激的措施,使法國的戰爭潛力被充分動員起來,在很短時間內就徵集了40萬人入伍,還動員武裝了數量眾多的義勇軍。到1794年春天,法軍總數已經達到120萬人,並完全掌握了軍事主動權。1794年7月,各國干涉軍全部被逐出法國,歷史上第一次打破國防義務的等級界線,具有普遍意義的全民總動員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國內戰期間,聯邦政府利用當時工業社會提供的物質技術基礎,進行了大規模的武裝力量動員、工業動員和政治動員,展示了工業時代戰爭動員的初期形態。普魯士在進行統一戰爭中,先後借鑑法、美兩國的戰爭動員經驗,在動員活動中充分發揮鐵路和電報的作用,極大地改變了戰爭動員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以及方式方法,並且在創建總參謀部的同時,首創了動員計劃制度和以現役軍人為骨幹、預備役人員為基礎的後備軍制度。隨着普魯士在普法戰爭中的勝利,普軍創造的動員制度開始為許多國家所接受,對戰爭動員在近代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日俄戰爭中的戰爭動員,反映出帝國主義時代戰爭動員的戰略性、總體性和複雜性,引起各國的普遍重視,對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進行的戰爭動員準備產生了直接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各主要參戰國依靠大量儲備的後備力量和戰時大規模徵兵,將軍隊的規模不斷擴大。軍隊裝備有坦克、潛艇、飛機、高射炮、毒氣彈等新式武器。戰爭中人員的傷亡和物資的消耗都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迫使各國在戰爭中期進行大規模的軍工生產動員。規模巨大的軍工生產動員,導致社會資源的大量集中,引起社會生產生活的連鎖反應,要求各國進行全國總動員,把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方面全面轉入戰爭軌道,以便對人力、物力資源進行重新分配,同時廣泛地進行聯盟動員,以彌補本國資源的不足。整個戰爭期間,交戰雙方動員的總兵力達7000多萬人;主要參戰國生產飛機18萬多架,火炮15萬門,坦克9200輛。德國軍工生產佔工業生產的比重,由1915年的35%增長到1917年的75%;法國1918年與1914年相比,軍工部門的工人數量增加33倍,飛機月產量增長28倍,野炮日產量增長16倍,重型炮彈日產量增長103倍。各主要參戰國的鐵路、造船、航運、通信、科技等部門,都轉而為戰爭服務。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戰爭動員,適應了工業時代戰爭目的、手段和力量的總體性,產生了新的戰爭動員形態――大規模全面戰爭動員。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20年(1919~1939),各國在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動員經驗進行總結的基礎上,產生了許多新的動員思想。諸如英國B.H.利德爾・哈特在《大戰略》中提出的動員思想,德國E.魯登道夫關於“總體戰”的思想,意大利G.杜黑關於動用空中力量打擊敵方戰爭潛力和動員活動的“反動員”思想,蘇聯B.M.沙波什尼科夫關於“動員是戰爭的序幕”的思想,美國D.麥克阿瑟關於“舉國迎敵”的思想,以及英國官方提出的消耗戰思想。這些思想直接影響各國的戰爭動員準備。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於參戰的國家和兵力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更多,交戰空間更大,時間更長,並使用了火箭炮和導彈等先進武器,在戰爭的最後階段還使用了原子彈,出現了閃擊作戰、立體作戰、戰略轟炸等新的作戰樣式,動員在規模和方式方法上又有新的發展。德國法西斯為發動侵略戰爭,首次將大規模武裝力量動員提前到戰前秘密完成。1934年陸軍由10萬人增加到30萬人,海軍擴大了1倍,到1939年9月對波蘭突然襲擊時,總兵力發展到170萬人,至1941年又發展到720萬人(不含僕從軍)。整個戰爭中,共計動員兵力1700萬人,佔總人口的22%;生產飛機11.92萬架、坦克6.68萬輛、火炮69.5萬門,以及大量的輕武器和彈藥;軍費開支佔國民收入的比例由1939年的30.6%上升到1943年的82%。日本為發動侵略戰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動員兵力近970萬人,約佔總人口的12.8%;戰爭期間,共生產飛機6.24萬架、艦艇105萬噸、坦克3685輛、火炮1.95萬門等。英國、蘇聯、美國在戰爭初期不利的情況下,依靠有利的地理條件、雄厚的戰爭潛力和相互支持,對國內和國際的力量進行了充分的動員,巨大的戰爭優勢逐步顯現出來,最終改變了雙方戰爭力量的對比。1941年6月22日,蘇聯在遭到德國突然襲擊的當天發佈動員令,6月30日成立國防委員會,加強了戰爭和戰爭動員的領導。6月23日至7月1日,在9天內就動員預備役士兵530萬人,1個月內徵召預備役軍官65萬人。到1945年1月,總兵力從1939年1月的160萬人擴大到1136.5萬人,整個戰爭中共動員兵力2700萬人,佔總人口的14.1%。戰爭初期,蘇聯還迅速改組、調整了國民經濟結構和佈局,1941年7~11月,共向東部地區搬遷了1523個企業(其中大型企業1360個)及大批重要物資,並迅速恢復了生產;1941~1945年共生產飛機10.8萬架、坦克(含自行火炮)9.5萬輛、火炮和迫擊炮53.6萬門等,保障了戰爭的需要。美國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開始實施總動員,總兵力從180.1萬人,擴大到1945年的1212.3萬人。戰爭期間,共動員兵力1400萬人,佔總人口的10%;從事軍工生產的勞動力,1939年為280萬,1944年增加到1040萬;新建軍工廠1690個,擴建970多個;共生產飛機27.5萬架、艦艇988萬噸、坦克8.12萬輛、自行火炮4.79萬輛、火炮62.3萬門。中國在國力不足的情況下,依靠國共合作形成的政治力量,進行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民族總動員,成為形成持久抗戰的戰略局面和贏得最終勝利的重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動員,極大豐富了動員的實踐和理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確立了適應大規模全面戰爭需要的動員制度。美、蘇兩國根據冷戰的需要,使動員長期保持臨戰狀態。核戰爭理論的出現,曾一度影響戰爭動員的正常發展。冷戰期間發生的越南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兩伊戰爭、阿富汗戰爭等多場局部戰爭,推動了戰爭動員的進一步發展。冷戰結束後,世界各主要國家為適應局部戰爭的需要,對大規模全面戰爭動員體制進行調整,逐步建立了以常備力量為主、能夠對各種規模的戰爭和軍事威脅作出靈活反應的動員基礎和動員機制。美國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發動的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的動員活動表明,美國已逐步放棄了以工業動員能力為戰略基點的傳統軍事思維,轉而依靠規模較小,但戰備程度較高、技術更為密集、打擊力更強、能夠實現遠程快速動員部署的“應急力量”,通過動員迅速形成壓倒性的“決定力量”,實施“快速決定性作戰”。與此同時,更加註重政治動員、科技動員和信息動員。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動員民用高新技術產業的力量,承擔裝備技術改造和保障任務,大量徵用包括民用衞星在內的多種民用信息資源,投入信息對抗和信息保障,加強了對大眾傳媒特別是對電視媒介的控制和利用,使其在國內外輿論上佔據了十分有利的地位。這一切,都成為美國迅速取得伊拉克戰爭勝利的重要原因。歷次革命戰爭中,在毛澤東關於動員羣眾、組織羣眾、武裝羣眾,進行人民戰爭的戰略思想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實行全黨動員、全民動員的方針,成功地實施了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動員,為壯大人民軍隊,發展人民武裝,壯大革命力量,最終奪取革命戰爭的勝利發揮了巨大作用,在戰爭動員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義。中國共產黨在北伐戰爭開始前,就重視發動羣眾,開展工農運動,建立工人糾察隊和農民自衞軍。1926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後,大力動員羣眾,支援戰爭。在中共廣東區委領導下,省港罷工委員會組織了3000人的運輸隊、宣傳隊、衞生隊隨軍北上。北伐軍向長沙開進時,中共湖南區委動員大批工農羣眾帶路、送信、偵察、運輸、救護等,還組織農民自衞軍直接參加戰鬥,從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戰爭。中國共產黨在創建和發展人民軍隊、建立和鞏固革命根據地的過程中,採取了多種多樣的動員措施。通過“打土豪,分田地”,大力發展羣眾武裝組織,廣泛建立赤衞隊、少先隊,動員他們踴躍參軍參戰,支援前線;採取由鄉赤衞隊、區赤衞大隊、縣赤衞總隊、地方紅軍直到主力紅軍的逐步升級辦法,不斷擴大紅軍;緊緊依靠工會、農會等羣眾團體協助革命政權籌措戰費、給養,引導羣眾發展經濟,支持革命戰爭。1932年7月7日頒發《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關於戰爭動員與後方工作的訓令》,成立勞動與戰爭委員會,負責領導軍事、經濟、財政、勞動等方面的動員事宜;1933年4月,設立國民經濟委員部,專管經濟動員。這些措施,保障了軍隊對兵員、武器裝備和軍需給養的需要。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國共產黨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動員。1937年8月,中國共產黨發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推動全國各族人民和社會各階層、各民主黨派團結起來,積極參加抗日戰爭,形成全國性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出現了全面抗戰的總動員局面。各抗日根據地,建立和健全動員委員會,頒發和完善動員條例等法規,大力進行抗日宣傳教育,加強了對動員的領導。1941年,中央軍事委員會確定實行主力軍、地方軍和羣眾武裝組織“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使武裝力量的組織形式更加適合鬥爭的需要。為粉碎日本帝國主義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和國民黨政府的經濟封鎖,中國共產黨提出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全體黨政軍民,一面打擊敵人,一面進行生產;各革命根據地廣泛組織軍隊、機關、學校,利用作戰、訓練和工作間隙開展大生產運動,開荒種田,並辦起了以自給為目標的工業和商業,為堅持抗戰提供了大量的物資,克服了財經困難,保障了軍隊作戰的需要,改善了人民生活。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和新四軍以及地方軍只有11萬多人,到1945年發展到約132萬人,民兵發展到268餘萬人,自衞軍和少先隊發展到1000萬人以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解放全中國,建立人民民主政權,動員的範圍、規模更大,解放區幾乎動員了一切可以動員的人力、物力、財力來支援戰爭。為適應戰爭發展的新形勢,各級軍事領導機關和黨政部門,都設立武裝委員會、支前委員會,加強了對動員工作的領導。通過土地改革和深入的政治動員,發動廣大青年積極參軍參戰;動員俘虜兵自願參加人民軍隊;動員廣大羣眾參加民兵組織,配合軍隊作戰。到解放戰爭後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展到530萬人,民兵發展到550萬人。在一切為了前線的口號下,大力發展軍工生產,組織軍工企業、民用工廠生產武器裝備和各種軍用物資;組織解放區的廣大幹部、羣眾,積極發展工農業生產,保障前線對各種物資的需要;動員廣大羣眾和民間車輛等支援前線,如在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中,動員支前民兵、民工880萬人,擔架36萬副,大車、小車139萬輛,糧食6.9億千克,有力地保障了軍隊作戰的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抗美援朝戰爭和歷次邊境自衞反擊(還擊)戰中,都進行過不同規模的局部動員。如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在全國廣泛深入地進行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宣傳教育,激發了廣大軍民的愛國熱情,提高了國際主義覺悟,掀起了積極支援戰爭、踴躍參軍參戰的熱潮,全國207萬民兵、青年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還動員了大批汽車司機、鐵路員工和醫務、通信人員擔負戰爭勤務。其中,動員醫務人員約6000人,鐵路員工(北京市、上海市)2600多人,汽車司機(東北各省)5571人。全國還開展捐獻運動,共捐獻人民幣5.565億元,可購買3710架米格-15戰鬥機;動員部分國民經濟部門,生產武器裝備、作戰物資和給養品,保障了戰爭的需要。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在軍事上的廣泛應用,世界範圍內的新軍事革命方興未艾,引起軍隊組織編制、作戰樣式和戰爭形態的變革,信息化局部戰爭日益成為國家安全的主要威脅,對戰爭動員未來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冷戰結束後,國際安全形勢趨於緩和,世界各主要國家不失時機地調整國防發展戰略,壓縮國防建設規模,減少常備軍數量。與此同時,為能夠應對信息化局部戰爭及其他安全威脅,許多國家更加重視戰爭動員,視戰爭動員為國家安全與發展的一個戰略基點,堅持走寓軍於民的道路,加強戰爭動員體制及各項基礎建設,需要時通過動員使國防力量得到迅速增強,以此應對各類安全危機。高度發達的信息技術給戰爭動員帶來許多新的變化,戰爭動員總體上仍然是以工業時代或後工業時代所能提供的物質技術為基礎,其動員對象的總體性、動員規模的多樣性、動員管理的合理性和動員範圍的國際性等特點,在21世紀初期乃至較長的時間裏,仍將以相對穩定的狀態表現出來。在國際安全形勢和世界新軍事革命的雙重推動下,戰爭動員體制正面臨一次大的轉型,總體上將由大規模全面戰爭型向信息化局部戰爭型轉變。轉變後的戰爭動員,將把動員準備的重點轉向技術密集、戰備程度高、反應速度快的骨幹力量;將充分利用高度發達的信息傳播技術和交通運輸技術,進一步提高對動員活動的控制能力,有效克服時間和空間上的障礙,增強對作戰保障的即時性和有效性;將進一步開發它的危機管理功能,將其更多地用於反恐維穩、搶險救災、應急救援等非傳統安全領域,平戰結合、平戰兩用的特點將更加突出。在中國,戰爭動員體制的轉型包括從大規模全面戰爭動員向信息化局部戰爭動員的轉變,由單純應對傳統安全向統籌應對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轉變,適應計劃經濟體制向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1] 

戰爭動員現代戰爭

戰爭動員簡介

現代戰爭是立體戰爭,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消耗巨大,不僅是軍事力量的競賽,而且是交戰雙方綜合國力的較量,戰爭動員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①動員是確定戰略目的的重要依據。確定戰略目的,必須考慮國家的動員能力。從而使加強平時的動員準備,開發和積蓄戰爭潛力,增強戰爭實力,顯得尤為重要;使國家和軍隊領導機關,瞭解和掌握動員能力,尤為必要。②動員是國家迅速實現平戰轉換的根本措施。動員能使軍隊迅速轉為戰時體制,實施戰略展開,使國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領域迅速轉入戰時軌道,把戰爭潛力轉化為戰爭實力,將人力、物力和財力集中使用於戰爭。③動員是保障戰時軍需民用的主要手段。動員能重新分配和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統籌安排軍需民用,即使軍事需求得到優先保障,也使民眾生活必需品得到基本保障,其重點是保障軍隊所需要的兵員和擴大軍工生產所需要的勞動力和原材料等。 [2] 

戰爭動員動員的特點

現代戰爭是立體戰爭,規模大,範圍廣,突然性強,破壞性大,特別是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以及高技術武器的出現和使用,使戰爭更加殘酷,人員傷亡、物資消耗巨大。這一切對動員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帶來了許多新的特點,主要是:①動員範圍大,領域廣。隨着戰爭規模的發展,動員範圍也隨之擴展到軍事、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外交等各個領域,無論是工業還是農業,人力還是物力、財力,生產資料還是生活資料,都成為動員的對象。②動員內容多,數量大。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國家33個,共15億人口,動員總兵力7000餘萬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家61個,共17億人口,動員總兵力1.1億人。1973年爆發的第四次中東戰爭只打了18天,阿、以雙方亦動員大量人員、物資投入戰爭,埃及和敍利亞動員兵力116.5萬人,動用坦克3550輛,飛機1011架,直升機190架,作戰艦艇128艘;以色列動員兵力41.5萬人,動用坦克1700輛,飛機690架,直升機84架,作戰艦艇49艘。③動員時間緊,速度快。為奪取戰爭主動權,要求軍隊組建擴建和展開快;人員物資的運輸、補充快;國民經濟轉入戰時軌道快,改組工業結構、擴大軍工生產快。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在48小時內就徵召了近30萬預備役人員,相當於原有兵力的3倍。在海灣戰爭中,美國軍隊開赴海灣戰區的時間一般只用2~4天。④動員技術兵員多。現代戰爭由於大量使用先進的武器裝備,技術兵種增多,要求兵員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專業知識和軍事素養,以便能迅速掌握先進的武器裝備。⑤科技動員地位突出。許多國家特別是一些軍事大國,十分重視新興科技的開發研究,建立完整的軍事科研體系,籌集鉅額資金,集中大批的科研人員,從事先進武器裝備的研製。如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集中近4000名科學家,投入20億美元研製原子彈。進入80年代後,其每年用於軍事的科研經費佔全國科研費的50%以上。⑥動員應變能力強。許多國家都強調在平時就做好應付各種戰爭的動員準備,加強戰時快速反應能力,既能適應局部戰爭,又能適應全面戰爭;既能適應常規戰爭,又能適應核戰爭;既能打速決戰,又能打持久戰。⑦動員準備充分。許多國家平時就制定有周密的動員計劃,不斷完善法規、制度,健全領導機構,加強後備力量建設,大力發展綜合國力,以適應戰爭的需要。 [2] 

戰爭動員動員的實施

動員依據國家發佈的動員令和動員計劃組織實施。動員的實施過程,實質上是將戰爭潛力轉化為戰爭實力的過程。能否有效而持續地實施動員,不僅取決於一國的領土、人口、資源和工農業生產、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等條件,而且取決於社會制度和戰爭的性質,民族精神和文化傳統,還取決於組織動員的能力和動員準備的程度等。由於不同時期各國的軍事、政治、經濟等情況不同,動員的範圍、規模和方式也有差異,但實施動員的基該方法大體相同。通常的做法是:①國家發佈動員令,宣佈進入戰時狀態,實行戰時管制,建立健全戰時領導指揮機構,實施各項動員計劃,落實各項動員措施。②運用廣播、電視、報刊、文藝等宣傳工具,對全體軍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愛國熱情,動員參軍參戰,努力生產,厲行節約,為奪取戰爭勝利貢獻力量,並爭取友好國家的同情和支持。③按戰時編制將現役部隊補充滿員,預備役部隊轉為現役部隊;徵召預備役士兵和軍官,組建擴建新的部隊;加強民兵、預備役人員的臨戰訓練,以保證補充擴大軍隊。④將國民經濟各部門迅速轉入戰時軌道,重新分配人力、物力、財力,統籌安排軍需民用;調整經濟建設佈局,搬遷重要工廠、企業和戰略物資;改變產業、產品結構,實施工業轉產,擴大軍工生產,保障戰爭需要。⑤將交通運輸部門迅速轉入戰時體制,利用交通運輸線、設施和運輸工具,保障軍隊兵員和武器裝備、作戰物資的運輸,並完成居民疏散、工廠搬遷,以及其他人員、物資的前送後運任務。⑥統一組織科研部門、科研人員,利用科研設施和科研成果,開拓新的軍事科研領域,加速研製新式武器裝備。⑦按照預定計劃疏散城市居民,健全警報系統,加強安全防護措施;組織人民防空專業隊伍,進行搶修、搶險,保護重要目標和交通運輸線;配合軍隊防空作戰,消除空襲後果。 [2] 

戰爭動員動員準備

平時的動員準備是戰時動員實施的基礎。平時作好動員準備,積蓄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後備力量,不僅對戰時實施快速動員,奪取戰爭勝利具有重要意義,還可以起到遏制戰爭、威懾敵人的作用。世界許多國家都十分重視平時的動員準備,動員準備的着眼點和所實行的方針政策雖不盡一致,但其基本做法大體相同。①建立健全完善的動員體制。根據該國情況,普遍建立健全動員機構和法規、制度,明確動員的權限和職責,完善動員機制,提高動員能力,以便戰時能迅速把戰爭潛力轉化為戰爭實力。②制定動員計劃。依據國家的戰略計劃和綜合國力,制定周密的動員計劃,主要內容包括動員的任務、程序、時限、範圍和要求,以及完成動員所採取的措施等。③實行常備軍和後備力量相結合的制度。在減少國家常備軍數量,提高質量的同時,大力加強後備力量建設,健全預備役制度,儲備大量訓練有素的後備兵員,重點是儲備技術兵員。有些國家還組建預備役部隊,並不斷改善其武器裝備和加強軍事訓練,以提高戰鬥力。④加強人民防空建設。制定和完善人民防空法規和各種防空動員計劃,包括人口、物資疏散,工業搬遷計劃和重要目標防護、搶修預案等;加強防空設施建設,儲備必要的物資和防空器材;對人民進行防空知識教育,提高防空意識;組建防空專業隊伍,進行必要的防空演習和訓練。⑤提高國民經濟動員能力。按照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原則合理佈局生產力,提高經濟戰時生存能力;民用工業和軍事工業相結合,儲備擴大戰時軍工生產能力;儲備一定數量的武器裝備和戰略物資,保證戰爭初期軍隊作戰和軍工生產的需要;加強交通運輸網路和通信保障系統的建設,保證戰時人員、物資運輸和不間斷作戰指揮的需要。⑥發展先進的軍事科學技術。建立平戰結合的科技動員基礎,加強科研設施建設,培養和造就一支精幹的軍事科研隊伍,開發研製新式武器裝備;儲備具有國防科研能力的人才、設備、工藝和技術,平時為經濟建設服務,戰時為戰爭服務。⑦做好資源調查。對人力、工業、農業、科技等各種資源以及一切可以動員的戰爭潛 力,進行深入調查;對工程機械、通信器材、醫療設備、修理工具,以及飛機、車船和機場、港口、碼頭等進行登記統計,以便為平時制定動員計劃提供依據,為戰時實施動員奠定基礎。⑧加強國防教育。通過不斷教育,提高全民的國防觀念,激發愛國熱情,使之積極支持和參加國防建設;教育廣大青年平時積極應徵服兵役,參加民兵、預備役訓練,戰時踴躍參軍參戰,支援前線。 [2] 

戰爭動員外國國防

任何國家投入的任何戰爭,必須首先對武裝力量實施動員。世界一些主要國家在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為主的戰爭動員實踐後,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斷調整國家武裝力量動員戰略與政策,探索出一些適合本國實際的武裝力量動員新路子,較好地體現了現代戰爭中武裝力量動員的特點規律,並在一些局部戰爭中得到驗證。

戰爭動員兵貴神速

戰爭動員突出一個"快"字
現代科技的神速發展,使戰爭的突然性、突變性不斷增強,戰爭進程大大縮短;情況突然、時間短促的應急動員成為現代戰爭動員的主要樣式。為此,世界各國對以速度為標誌內容的應急動員極為重視。
美國為提高武裝力量動員速度,採取了隨時保持較高戰備等級的方法。美國將戰備分為5個等級:五級為正常狀態;四級部分部隊戰備值班;三級人員停止休假;二級要求指揮員進入指揮位置,艦艇出航,地面部隊能在12小時內出動;一級為最高戒備狀態,地面部隊能在2小時內出動,艦艇、飛機能在30分鐘內出動,快反部隊必須在48小時內抵達世界上任何一個危機地區。海灣戰爭中,布什總統簽署"沙漠盾牌"命令僅5個小時30分鐘,著名的82空降師就登機飛往沙特。美國的預備役部隊戰備程度也較高,具有較強的快速動員能力。人員接通知後,要在一週內到指定地點報到。在海灣危機中,預備役人員接到徵召命令後,95%按時到指定地點報到。
以色列常備軍少,預備役部隊多,戰備程度高,動員速度快。全國分為14個徵兵和動員區,每區編1至2個後備役旅,各旅所在地域設有若干動員集結點和存有大到坦克、火炮,小到衣被、鞋帽等軍用物資的應急倉庫。緊急動員時,應召人員一接到電話、電報、口頭通知或聽到廣播、電視的呼喚,便會立即到指定處領取武器裝備,爾後到就近的動員中心報到,按預定建制開赴前線。第四次中東戰爭時,面對埃、敍、約多國精心準備的突然襲擊,以色列48小時動員了30萬後備兵員,最快的18小時即投入戰鬥。3天之內就恢復了戰略主動權。

戰爭動員科學有序

戰爭動員力避一個"亂"字
鑑於現代戰爭的突然性,為減少戰爭初期的混亂,保證國家的持續動員能力,一些國家十分強調戰爭的有序動員。為此,這些國家通常對後備力量按軍兵種的不同或戰爭動員的先後順序劃分預備役等級,進行分類建設。同時,根據戰爭威脅程度劃分動員等級,以確保實施有序動員。
美國設有陸軍國民警衞隊,陸軍、海軍、空軍後備隊和海岸警衞後備隊,按動員的程度,預備役人員分為三類:第一類為服滿現役後退役或志願參加預備役,且受過半年現役訓練的成員,被稱為"現成預備隊"。這類人員分編組和非編組兩種,前者按師、旅、團建制編組,配發武器裝備,是首先動員對象。非編組人員雖然不成建制,但緊急動員時必須在3~9天內報到集結,用以補充現役和預備役部隊。第二類為待編預備役,主要是服滿6年現役、退出現役後經歷4年以上第一類預備役的人員。第三類是退休預備役,多為服現役或預備役滿20年的退休退伍軍人。
法國預備役按編組情況分為兵役預備役和防務預備役兩大類。前者又分"在編"兵役預備役和"待編"兵役預備役,與現役部隊一起構成戰爭初期的基本兵力,具有應急預備役的性質。後者主要用於補充戰時傷亡和充實保障部隊,並可用於組建新的部隊。
一些國家除對預備役人員進行分類外,還根據戰爭威脅的程度,將動員劃分為若干等級,對武裝力量實施逐級有序的動員。如美國將戰爭動員劃分為有選擇的動員、徵召志願預備役、總統下令徵召精選預備役人員、局部動員以及全面動員和總動員6個等級。可根據不同的戰爭需要,作出從動員部分預備役人員到動員國家所有後備力量和資源支援戰爭的各種選擇。英國根據戰爭危機程度,把動員分為總動員和局部動員。總動員令由內閣會議提出,經議會批准,由女王簽署發佈。局部動員由內閣會議提出,授權國防大臣發佈命令。科學合理明確清晰的區分,足以保證戰爭緊急動員時有條不紊,按需動員。

戰爭動員寧多勿缺

戰爭動員定位一個"足"字
從幾場局部戰爭看,各參戰國武裝力量動員中除了現役部隊外,十分重視後備力量的動員。無論重視編組預備役動員,還是非編組預備役動員,其動員數量之大,編成之廣,專業人員之多,技術含量之高,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一、後備役動員人多量大。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的最高動員量接近40萬人,佔其總人口的12.6%。海灣戰爭中,美國陸軍共徵召了14.5萬國民警衞隊和聯邦後備隊人員改服現役;海軍陸戰隊共徵召了約3萬人,佔可徵召人數的75%。與此同時,伊拉克總動員指揮部分三次下達命令,徵召30~32歲的後備役人員服現役。使伊軍得到迅速擴充。
二、戰鬥、戰勤各有用途。各國在後備役人員動員中,作戰與支援勤務人員並舉,各有使用重點。以色列、伊拉克、伊朗等國動員的後備役人員以直接參戰為主,美國、英國等國則以戰勤保障為主。如美空軍動員,主要用於戰略空運等。海灣戰爭中,美空軍後備役人員承擔了42%的戰略空運任務和33%的空中加油任務。
三、突出專業技術兵員。現代戰爭對專業技術兵員的需求量很大。為此,世界各國針對未來戰爭,十分重視專業技術後備力量的建設與動員使用。美軍後備力量中,技術密集的海、空軍預備役部隊和專業技術人員在一類預備中的比重較大,能為戰略轟炸機和大型運輸機提供大批編組完畢的預備役人員。海灣戰爭中,美國動用了空軍後備隊和空軍國民警衞隊的300餘架運輸機參加空運。共動員國民警衞隊和預備役人員5萬人,約佔可動員總量的25%,其中80%是擔任後勤技術保障的專業技術人員。英軍在海灣戰爭中共動員1000多名預備役人員,主要是醫務人員、戰場技師、情報技術和機修人員。

戰爭動員完善制度

戰爭動員落實一個"全"字
武裝力量體制以及動員制度,是國家對軍隊和後備力量動員的規範,根據不同國情,考慮方方面面因素細節,完備的動員制度和動員戰略對戰時實施快速高效的動員具有重要意義。較具代表性的做法有:
一、常備軍與後備軍相結合。這是多數國家武裝力量建設的共同選擇。如以色列常備軍數量約15萬,而預備役人員則多達45萬。有編制番號的36個陸軍旅中,現役旅只有12個,而預備役旅達24個。以色列每年4次徵兵,青年們入伍就像進院校一樣正常。由常備軍負責把他們培訓為合格軍人。服役期滿後,絕大多數人轉為預備役。因此,以色列的預備役人員,都是經過正規軍事訓練的退伍軍人,軍事素質較高。遭受侵略情況下,常備軍必須堅持48小時的抗擊入侵作戰;預備役部隊72小時內完成動員投入使用,最終完成奪取戰爭勝利的任務。換句話説,後備役部隊才是國防主力,遇較大戰事時,國家安全主要繫於後備役部隊身上。其實,大多數國家後備軍多於常備軍,戰時軍力瞬時膨脹,主要依靠後備軍的快速動員。
二、預備役部隊與現役部隊"一體化"。也就是把預備役部隊和現役部隊作為有機結合、相互依存的整體力量,同步動員、同步使用。這是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武裝力量建設與動員的重要指導思想。其中分為:
A. 編制體制"一體化"。多數國家的預備役部隊編制與現役部隊基本相同,由現役部隊對口組建,隸屬於組建單位;規模以師以下部隊為主。如美國等國預備役部隊與現役部隊混編,每支現役部隊中都有一個預備役旅。
B. 武器裝備"一體化"。一些發達國家把預備役部隊真正看成整體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注重發揮其"夥伴"作用, 明確提出可與現役部隊同樣裝備和配備武器。美國採取了"先打仗的先裝備"、"先打仗的先補充"等方針,注重使預備役部隊的武器裝備與常備軍同步更新、相互配套。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防空導彈、先進戰鬥機等幾乎所有現役部隊的武器裝備預備役部隊都有。現今,多數國家預備役部隊的武器裝備雖仍落後於現役部隊,但二者的差距已明顯縮小。
C. 戰備訓練"一體化"。這是指預備役部隊訓練標準與現役部隊相當或接近。有的國家預備役部隊列入現役序列,混合編組施訓。如美國海軍精選後備隊等人員每年除參加48次週末訓練外,還必須到現役部隊進行兩週訓練執勤。英國預備役部隊也經常與正規軍一起訓練。為在戰爭中實施同步動員和使用奠定了基礎。
三、健全戰時徵召制度。一些久經戰火的國家往往重視健全兵員徵召制度。第四次中東戰爭前,埃及實施了一系列改變兵員動員落後狀況的措施,戰爭中收到良好效果。南聯盟的義務兵役制中包含許多應急徵召和擴大動員措施。科索沃戰爭爆發後,國家緊急發佈徵兵令,使南軍總兵力達到46萬,而兵員動員總數近34萬,接近全國預備役人員總數。
四、完善後備役訓練制度。美國後備役人員訓練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週末訓練,全年共48次,每次4小時;二是夏季訓練,集中兩週進行;三是參加現役部隊的合練包括演習等。以色列實施全民軍訓,中、小學每週分別進行4小時和2小時軍事訓練。青年每年還要參加20天的普遍軍訓。以色列還規定:一級預備役人員每年須集中訓練42天,二級為26天。外國普遍注重動員後的強化訓練。海灣戰爭中,美國所有預備役人員動員後均要接受防化學與生物戰以及基本軍事技能訓練。
五、實施多項軍人優待政策。世界各國無不把實行軍人優待政策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對預備役人員而言,通常按參加的訓練量或難易程度以及所掌握的專業技術等情況,享受不同的物質待遇、政治待遇。海灣戰爭中,美國規定軍官免第一個500美元薪金的所得税;人壽保險費增加一倍達10萬美元;戰區死亡費增加一倍,還可獲得危險地區服役津貼等。英國對參戰預備役人員在保留工作基礎上,按期發給相當於部隊人員120%的工資;根據預備役人員軍銜的不同,每人每天還可得34~90英磅的軍銜津貼。此外,每人可另領一筆戰爭召喚基金。伊拉克規定,應募招加入共和國衞隊的人員可以領取獎金,享有汽車和政府補貼的住房。民船戰時一旦徵用,船員可轉入現役,享受現役軍人戰時待遇。以上國家的軍人尤其預備役軍人優待政策,對武裝力量動員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戰爭動員要求

一,速度要快
二,數量要多
三,質量要高
四,範圍要廣
五,隱蔽安全 [3] 

戰爭動員相關決定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深化國防動員體制改革期間暫時調整適用相關法律規定的決定》。為了深入貫徹黨中央關於深化國防動員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依據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決定:深化國防動員體制改革期間,暫時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動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交通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中有關國防動員以及人民武裝動員、經濟動員、人民防空、交通戰備、國防教育的領導管理體制、軍地職能配置、工作機構設置和國防動員資源指揮運用的規定。具體辦法按照黨中央的有關決定、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有關規定執行。改革措施成熟後,及時修改完善有關法律。
本決定自2021年10月24日起施行。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