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戰場偵察雷達

鎖定
探測地面活動目標的雷達。主要裝備於陸軍部隊,用於警戒、偵察敵方運動中的人員、車輛和坦克等目標,測定其方位、距離和活動路線,提供敵軍地面活動的情報。根據雷達作用距離的不同,戰場偵察雷達分為近距離(對車輛10千米左右)便攜式和中遠距離(對車輛20~40千米左右)車載式2種類型。根據雷達發射波形的不同,又有連續波脈衝波2種體制。這種雷達一般採用3釐米或更短的波長,以提高精度和減少體積、重量。由於目標周圍環境中常伴有很多地物,這種雷達常採用動目標檢測技術,以便將活動目標信號從強烈的地物雜波中檢測出來。
中文名
戰場偵察雷達
外文名
battlefield surveillance radar
裝    備
陸軍部隊
用    途
警戒、偵察
生產日期
1974 年
生產國家
美國

戰場偵察雷達簡介

地面戰場偵察雷達又稱地面監視雷達(GroundSurveillance Radar,GSR)或運動目標偵察雷達,在夜間和惡劣氣候條件下,偵察敵方運動中的人員、車輛、坦克、艦船和低空飛行器等目標,測定其位置、運動速度和方向,判明目標性質,是提供戰場實時情報和態勢顯示的重要偵察手段之一 ,主要執行區域偵察、定點監視、邊境和海岸監視、引導己方小分隊行動、指示目標、校正己方火炮射擊等偵察任務。進入 21 世紀後,恐怖主義和不對稱戰爭成為響國家安全與穩定的最大威脅,世界各國都將邊境與海岸監視、要地和重點設施保護等本土防禦任務作為頭等大事,而雷達平時可用於邊境和敏感地區的監視與敵情報警,戰時可用於戰役戰術縱深內的戰場偵察,加之其技術成熟,生產成本和全壽命週期使用維護成本遠低於複雜的機載和衞星偵察系統,因此地面戰場偵察雷達在反恐和安全防禦領域得到了新的應用,成為決定戰鬥勝負的關鍵裝備之一。

戰場偵察雷達發展特點

隨着戰場偵察監視與情報蒐集的需求日益增長,世界各國對戰場偵察雷達的需求急劇增長。各國根據各自的實際作戰需求,強化軍事需求牽引和作戰應用導向,持續新技術開發,促進地面監視雷達優化,在提高 GSR 技術性能的同時,也在尋求降低成本的方案,不斷探尋兩者相結合的最優綜合平衡方案。縱觀國外地面戰場偵察雷達的發展可以發現有三個顯著特點。
(1)採用新技術,雷達性能不斷改進
20 世紀 80 年代後期,隨着晶體管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GSR 廣泛採用固態電路,以減輕重量、提高機動性和簡化操作。進入 21 世紀,由於微電子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使用,GSR採用更先進的技術,如脈衝壓縮、頻率捷變、相控陣、低截獲概率、雷達組網等。隨着軍事重點從高強度的常規戰爭轉向非對稱戰爭和精確打擊,對地面戰場偵察雷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雷達不僅實現對地面目標的探測、分類和識別,還提供更為詳細的目標數據,以及進一步改進可靠性、輕量化和功率效用等其他指標,尤其是對單兵作戰至關重要的輕便性,以滿足陸軍步兵網絡中心戰需求。
(2)雷達的機動性和適用性逐步增強,進一步輕小型化
地面戰場偵察雷達的作戰使命就是在各種戰場環境下感知戰場態勢,其生存的環境相當惡劣,因此運輸方便、架設快捷成為設計時必須考慮的重點。為實現能“看得準、跑得快”,地面戰場偵察雷達系統設計非常重視體積、重量、功耗等指標,國外地面戰場偵察雷達在設計上都很注重降低重量和功耗,以利於人力攜帶和搬運,並能適應多種架設工作方式以及遙控操作。目前,國外開發的地面戰場偵察雷達都採用模塊化和快速拆裝設計,採用低功耗電路、輕型高容量電池、高速處理器、平板顯示器等簡化雷達電路和結構形式,進一步減小雷達的體積和重量,提高整機可靠性和輕小型化水平。
(3)雷達與多傳感器平台綜合
國外地面戰場偵察雷達在數十年的發展過程中,除了探測距離和精度的性能提升,還逐漸地與各種傳感器平台綜合,實現多傳感器協同工作,組成多頻譜/多傳感器偵察系統。

戰場偵察雷達發展趨勢

未來進入安全和防務市場的雷達廠商不斷增多,國外地面戰場偵察雷達產品也會隨之增多。信息化、網絡化、陸海空天一體化的戰爭形態,對地面戰場偵察雷達相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總體來説,地面監視雷達未來發展將在雷達體制、應用頻段和抗干擾應用上有新的突破。
體制上,新體制 GSR 將不斷湧現
地面戰場偵察雷達將不斷採用新體制,進一步獲取全天候、廣域、低虛警和高可靠的持久監視能力。
(1)主流體制的不斷革新
英國 Blighter 雷達獨創性地在調頻連續波體制中採用全相參脈衝多普勒信號處理技術,獲得了極為優越的地雜波對消能力,可探測極慢速運動目標。匈牙利柏迪亞電子公司開發的 “小獵犬”偵察雷達採用準連續波體制,並通過公司自主研發的自適應區域控制軟件來控制掃描扇區,在增大雷達作用距離的同時,又避免了脈衝雷達脈衝峯值功率高的缺點,改善了雷達低截獲能力。隨着 AESA 主流技術的推廣,地面監視雷達可實現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強的作戰性能,將偵察雷達扇區探測和點目標監視相結合,邊搜索邊掃描,同時完成對敵方敏感區域探測和重點目標跟蹤。未來還將從昂貴、耗能的 AESA 軍用雷達技術轉向新的、成本低得多的無源電掃描陣列(PESA)雷達技術。相對 AESA 而言,低功耗的 PESA 技術有顯著優勢。PESA 雖然最初的設計較為困難,但只要生產出能在發射和接收通道對稱使用的電掃描模塊,僅需極低的功耗就能使機內温度較低,從而獲得較高的可靠性。固態PESA 雷達在掃描期間雷達的微波波束完全固定,得以探測雜波環境中極小的慢速運動目標。
(2)創新體制的深化應用
未來自適應雷達能根據周圍環境進行識別和鑑定,並能根據需要調整其工作狀態或自動改變參數,適應環境。地面戰場認知雷達是基於知識的自適應雷達,具有識別能力,即在感知周圍環境及外部世界的基礎上,利用先驗知識並通過與環境的交互作用進行學習,接收機和發射機均能實時地與環境同級變量自適應,從而可以有效可靠地達到特定的偵察探測目的。
隨着激光技術的發展和成熟,激光雷達將極高的工作頻率(較微波雷達的工作頻率高 4 個數量級)和成熟的雷達技術相結合,將光、機、電融合於一體,形成具有獨特性能的嶄新雷達體制,使得雷達的分辨率和“五抗”能力(抗電子戰能力、抗反輻射導彈攻擊能力、抗低空/超低空突防能力、抗隱身目標和高功率微波武器能力)有較大飛躍,在低可觀測性目標探測、高分辨率目標識別、高精度跟蹤/測量等方面表現出明顯的技術優勢。
應用上,向雷達組網方向發展
現代化信息戰要求實現戰場態勢和武器裝備的共享,地面戰場偵察雷達組網是現代戰爭需求和雷達發展的必然趨勢。GSR 組網既能擴大地面監視雷達的覆蓋範圍,又能提高雷達的抗摧毀、抗干擾、反隱身能力,通過所建立的計算機網絡和指揮情報傳遞控制鏈路,構成動態、一體化、智能、高效的地面戰場偵察雷達網絡,其效能較單站 GSR 產生質的飛躍。地面監視雷達組網將多部不同體制、不同平台、不同頻段、不同極化方式的 GSR 適當布站,對網內各部雷達的信息完成“網狀”收集和傳遞,由中心站進行綜合處理和控制管理,形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並將雷達與其他光電探測器相結合,互相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資源共享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