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戟葉石韋

(水龍骨科石韋屬植物)

鎖定
戟葉石韋(Pyrrosia hastata (Thunb. ex Houtt.) Ching)是水龍骨科石韋屬植物。植株高10-20釐米以上。根狀莖短粗,橫卧,密被披針形鱗片;鱗片幼時黃色。葉遠生,一型;葉具長柄。葉片戟形,長6-12釐米,兩側寬6-9釐米。葉幹後軟革質。主脈不隆起,成熟時擴散,但彼此不密接或匯合,無蓋,幼時被星狀毛覆蓋。 [1] 
分佈於中國、朝鮮和日本;在中國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南的各省區,北至河南、陝西、山東半島及旅順等地。附生林下樹幹上,或蘚類叢生的蔭濕巖面上。 [1-2] 
戟葉石韋是一種株形奇特、姿態優美的常綠觀賞蕨類,是庭院佈置、配植山水盆景的較好材料。 [2] 
(概述圖參考來源: [3] 
中文名
戟葉石韋
拉丁學名
Pyrrosia hastata (Thunb. ex Houtt.) Ching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5] 
水龍骨目
水龍骨科
石韋屬
戟葉石韋
命名者及年代
(Thunb. ex Houtt.) Ching,1935
保護級別
瀕危(IUCN標準)、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瀕危 )

戟葉石韋形態特徵

戟葉石韋
戟葉石韋(6張)
植株高10-20釐米以上。根狀莖短粗,橫卧,密被披針形鱗片;鱗片幼時黃色,老時黑色,邊緣睫毛狀。葉遠生,一型;葉具長柄,約等於葉片長度的1.5-2倍,基部被鱗片,向上被星狀毛,褐棕色,木質。葉片戟形,長6-12釐米,兩側寬6-9釐米,基部略下延,全緣,上面灰綠色光滑無毛,下面灰棕色,被有厚層的星狀毛。葉幹後軟革質。主脈不隆起,小脈網狀,不顯。孢子囊羣近圓形,滿布葉片下面或沿着葉片邊緣分佈,成熟時擴散,但彼此不密接或匯合,無蓋,幼時被星狀毛覆蓋。 [1] 

戟葉石韋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朝鮮和日本;在中國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南的各省區,北至河南、陝西、山東半島及旅順等地。原生長在亞熱帶,海拔在2000-2300米的山坡林下潮濕地區以及溪邊谷畔的滴水岩層間。附生林下樹幹上,或蘚類叢生的蔭濕巖面上。性喜温暖,陰濕的性態環境,也能耐寒,要求在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的酸性或中性土壤中生長。 [1-2] 

戟葉石韋繁殖方法

戟葉石韋孢子

戟葉石韋的播種繁殖在亞熱帶地區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但是,大多數都是在孢子成熟後隨採隨播,因為播種及時,能提高孢子的出苗率。戟葉石韋的孢子着生於主脈兩側,5-10月都是它的成熟期,成熟的孢子為淡灰褐色,蒔養者見到第一批孢子成熟後就可採集,因為5-7月是孢子發育的最佳時期。如在晚秋成熟的孢子,而又沒有温室設備的話,可將孢子收藏起來,待到來年春暖花開時再播。播種以前,要選好苗牀,一般都用淺口土陶花盆代替苗牀。播種基質可用森林腐葉土2份、山泥土3份、泥炭土2份、砂質菜園土2份、磚屑、炭粉1份配製。配好的基質要經曝曬,整細過篩,再按藥物消毒的方法,浸泡花盆,噴灑基質。嚴格進行消毒處理後,上盆裝至盆沿2-3釐米處,稍微壓實,刮平,然後均勻地將孢子撒播在基質上面。播後不蓋土,將苗牀置於澆水容器中或盛有水的盤子中,待水分從底孔滲入基質,並且確實完全濕透後,蓋上玻璃,置於温暖濕潤的地方,等待孢子萌發。 [2] 

戟葉石韋分株

戟葉石韋的分株繁殖可在春秋兩季進行,但是,以春季翻盆換土時分切最好。這不但省時省事,而且成活率高。分株前要準備好大小適宜的花盆和栽培基質。分株時,要在苗株土壤不幹不濕的疏鬆狀態下進行,先將花盆倒放,用手拍打,促進土壤和盆分離,然後輕輕帯土團取出苗株。剔去多餘的土壤,再根據植株的生長情況和根狀莖的走向,切取根狀莖,每段至少要有2-3片老葉。操作時,要特別精心,儘量少損或不損細根,切口塗抹草木灰,傷口水分幹了後便可進行分株栽培。分株栽培也很簡單,花盆要用清水浸泡,使其完全失去火性後,才能使用。 [2] 
栽培時,要用數塊瓦片棚蓋花盆底孔,再用碎木炭塊填在盆底,厚度為2釐米,使之透氣滲水,消毒後的培養土填至盆沿2釐米處,稍加抖動,使之落實,然後在盆內挖穴栽培,注意栽培不宜過深,一般以能穩住植株為宜。分株苗栽好後,要把水灌透,再把花盆置於温暖、濕潤、廕庇、通風的地方,毎天向其葉面進行霧狀噴水。在保持良好的通透條件下,還要保持基質的濕潤。當分株苗發出新根後,葉片隨之恢復生機,如果根狀莖出現葉芽時,要適當降低基質的温度,加強通風,注意保護新芽。一般經過1年以上的培育,新株就能長出叢叢新葉,便可進行綠化美化栽培。 [2] 

戟葉石韋栽培技術

戟葉石韋播後管理

戟葉石韋播種後,要努力提高育苗率,因此,要求精心管理,盆內基質要保持濕潤。乾燥地區可每隔2-3天用浸盆的方法把基質再次濕透特別要注意,苗牀既不積水,又不幹旱。苗牀內的温度一般要控制在20-22℃,如果温度過低,可在玻璃上覆蓋報紙什麼的,將其置於陽光下迅速提高温度。如果温度過高,超過28-30℃時,要在保證濕度的前提下加強通風,不斷調節苗牀內的温度。這樣若在適宜的温度條件下,一般經過25-30天的生理生化發育,孢子便開始萌發,出現原葉體,這時要保持基質的濕潤和透氣,以利雌配子體受精。當雌配子受精後發育成幼苗株時,可進行分栽。操作時,要特別精心,柔嫩細弱的小苗,很怕機械衝擊,也怕積水和乾旱,若管理不當,也有死亡的情況。在真葉出現時,即可用小刀帶原土把苗株移植至培養土中,擴大株行距,促進幼苗前壯成長。當培育至根狀莖伸展、小苗發出3-4片真葉時,便可用大小適宜的十陶花盆,進行定植栽培。 [2] 

戟葉石韋栽植方法

假山栽培戟葉石韋,可選山石縫隙或洞孔,撬取培育好的幼苗,注意不要損傷根系,將其植於縫隙或洞孔中,把水濕透,廕庇數日,植株就能成活、配植山水盆景的栽培方法與其相同,同時還能將盆景移至温暖濕潤蓢蔽的地方,待其成活生長後,就可以置於室內觀賞。 [2] 

戟葉石韋水肥管理

施肥:在假山盆景中栽培的植株,可以不施肥,但是,噴泉水閥要隨時打開,盆景中不能缺水,只要保持濕潤,或山石的潮濕,植株就能旺盛生長。如盆栽置於室內蒔養和觀賞,就根據植株的長勢和各個生長階段對養分的要求,追施肥料,植株才能成活。盆栽戟葉石韋,要求土壤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滲水透氣,pH值在6-6.5之間。一般可用森林腐葉土3分、石灰岩風化後的山泥土3份、泥炭土2份、堆積腐熟的幹類肥2份配製。配好後,曝曬數日就可使用栽培時,基部還可用幹豬糞作底肥,但數量不宜過多,以免燒根。用這樣肥沃的土壤栽培,平時可以少施或不施追肥,植株就能旺盛生長。如果在旺盛生長季節,確實土壤缺乏肥力,可用花生麩的稀釋浸出液或化肥的淡薄水溶液澆灌,每10-15天施一次即可。施肥時,要注意,氮肥施用要適當,過多則葉片會出現疲軟,嚴重時,還會造成葉片腐爛。 [2] 
澆水:戟葉石韋性喜土壤濕潤,要求盆土和空氣都要有較高的温度,如果將植株置於室內蒔養和觀賞,空氣相對混度不能低於70-75%,尤其是旺盛生長期,最好每天多次進行霧狀噴水,滿足植株對空氣濕度的要求。給花盆澆水,要根據季節氣候和各個生長階段的不同,適時適量進行。春季可每隔1-2天澆水一次,最好每次澆水施肥都把肥土鬆鬆,這樣基質才能疏鬆透氣。夏季澆水更要嚴格,土壤絕對不能幹燥,必要時,可把花盆放在盛有水的容器中浸泡,使其完全吃透水分。如果空氣乾燥,還要向葉片噴水,減少葉片水分的蒸發。秋季澆水可以適當減少,但是盆土也不能幹早。因為秋季是戟葉石韋的第二次旺盛生長期,盆土缺水對其生長不利。冬季澆水要適當,既要保持盆土的濕潤,又要要求土壤中有適宜的新鮮空氣,因此,置於室內蒔養還要注意通風。 [2] 

戟葉石韋温度光照

光照:戟葉石韋性喜陰濕環境,不耐夏季的強陽光照射。所以栽培戟葉石韋,一定要選廕庇的地方,最好春秋冬二季,都能見到陽光,而夏季較為廕庇的地方,最適宜戟葉石韋的生長。為了提高戟葉石韋的觀賞價值,延長葉片的觀賞時間,春季應將盆栽植株放置於東南方向的窗台內蒔養,使之有允足的陽光照射。如果這時光照不足,植株則生長不好,枝葉柔軟不健壯。如果置於室外蒔養則要選擇全日照和温度較高的地方,加強水肥管理,促進植株的旺盛生長。夏季,應將花盆放置在涼爽陰濕的地方,進行半廕庇式蒔養,滿足植株只要柔和光照的要求。秋季,是戟葉石韋第二次旺盛生長期,這時室內蒔養的植株,可把花盆放置在東南或西南方向的窗台上蒔養,因為這兩個方向的窗台光照最強,能滿足植株對光照的要求。冬季可把花盆放在温室的南向玻璃窗內蒔養,植株仍能翡翠碧綠。 [2] 
温度:戟葉石韋性喜温暖,不耐高温和嚴寒,它最適宜的生長温度為20-25℃,在這樣的温度條件下,如果光照、水分合理,植株便旺盛生長,觀賞價值最高,但是大部分地區,夏季氣温較高,一般可達30-35℃,這段時間要把植株移至涼爽、濕潤、廕庇的地方,儘量把小范固的温度下降到25-30℃,並加強噴水降温的工作。在亞熱帶地區秋季的氣候也較適宜戟葉石韋的生長,這時,蒔養者應加強蒔養管理工。作,促進植株健壯生長。一般氣温在15-18℃,植株還可以緩慢地生長,如果氣温低於10℃,植株便基本上停止生長。冬季把植株置於南向的窗台內,室內温度控制在5-8℃之間,戟葉石韋便能安全越冬。 [2] 

戟葉石韋主要價值

戟葉石韋是一種株形奇特、姿態優美的常綠觀賞蕨類,是庭院佈置、配植山水盆景的較好材料。 [2] 
戟葉石韋 戟葉石韋

戟葉石韋保護現狀

戟葉石韋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瀕危(EN)。 [4] 

戟葉石韋植物文化

在細長的根狀莖上,密被棕紅色的美麗鱗片,葉形多變,三裂五裂,狀若雞爪,故其有“金雞腳”的美稱。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