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我莊

鎖定
《我莊》是生祥樂隊於2013年5月28日發行的錄音室專輯,共收錄9首歌曲,由林生祥、鍾永豐、鍾適芳擔任製作人 [1] 
2013年10月26日,該專輯獲第4屆金音創作獎最佳專輯獎 、評審團獎 [2] 
中文名
我莊
專輯語言
客家語
專輯歌手
生祥樂隊
曲目數量
9 首
音樂風格
民謠
唱片公司
風潮音樂
發行地區
中國台灣
製作人
林生祥
鍾永豐
鍾適芳
發行時間
2013年5月28日

我莊創作背景

《我莊》是“我”的故鄉,是每一個後現代農村的呼喚。呼喚傳統的質樸,呼喚簡單的真實,更呼喚土地的自由。從未脱離對農業社會的書寫,從未疏遠對人情世代的觀照,《我莊》描述的是每一個農村的真實情狀。遠望優美的田園,人氣最高的是便利超商;讀書不再為了學問,追尋的是利祿;老式菜園生養的人口,是渡海而來的新移民;仙人所在的莊頭,唯留真實與現實。鍾永豐覺得“我莊”同時存在着真實人生與化外仙人。仙人們忠於自我,若人們對另類世界的想像與渴望尚未隕沒,終會明瞭:他們有人們永遠到不了的孤獨與自由 [1] 
於是,林生祥以更温柔的姿勢吟唱。錄音現場裏,林生祥的六絃月琴與大竹研的空心吉他、早川徹的貝斯、吳政君的打擊,在即興創作的愉悦中構築了我莊的生動場景 [1]  。生祥樂隊在短短三天內同步錄音、即興創作完成了這張專輯 [3] 
《課本》與《讀書》講鄉村教育的失敗,就像是一首古詞的上下闋,上有“課本”遠離鄉村現實的因,後有“讀書”成功子弟厭棄離鄉不再返回的果。《仙人遊莊》裏的“仙人”指心智或肢體有殘缺的人士,在鄉土文化裏悠遊自在,是在重審鄉村的包容。《7-11》把無所不能、無處不在、無時不開的便利連鎖店比作“我們的新政府,我們的新故鄉” [3] 

我莊專輯曲目

曲序
曲目
作詞
作曲
01
我莊
林生祥 [1] 
02
課本
03
讀書
04
05
06
7-11
07
08
09
化胎
鍾永豐、Mahmoud Darwish

我莊專輯鑑賞

從交工樂隊時期的《我等就來唱山歌》《菊花夜行軍》,林生祥與瓦窯坑時期的《臨暗》,到林生祥與樂團時期的《種樹》《野生》《大地書房》,林生祥的作品一直都離不開探討農民的歷史,生態與文化演進。聽眾若以為林生祥與御用的寫詞人鍾永豐將創作題材環繞在農民堆裏遲早會靈感枯竭,這絕對會大錯特錯。林生祥的每一次出擊居然都能做到更深入的勾勒出很細微的農村 文化現象,像《我莊》就回歸了生活的最真實層面。他細究現代人氣便利商店7-11對農村傳統店鋪的衝擊(《7-11》),興嘆年輕一輩的農民子弟讀書不再純粹為了學問,他們追尋的是現實的利祿(《讀書》)。還有探討農村裏老式菜園生養的人口居然都是渡海而來的新移民(《秀貞介菜園》)和仙人(意指智商較低的同胞們)所在的莊頭所保留的真實與現實面(《仙人遊莊》)等等都以極其細膩與深刻的手法引人深思維與關注着許多被忽略了的課題與文化演變。
除卻言之有物與頗具大器的詞藻內涵,音樂的部分亦有鮮明的破格之舉。此番林生祥以電吉他與打擊樂展現其温柔獨特的搖滾因子,聽眾會訝然於林生祥可以把搖滾樂型混搭自己獨樹一格的歌型呈現出全新的動態韻律,然後又在木魚、手風琴、口風琴、六絃樂琴等樂器的完美襯托下展現其全新的“自創原始樂隊”。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以説唱形式混搭歌仔戲元素的《阿欽選鄉長》。台灣黑金政治色彩滲透入農村的課題被林生祥以幽默的比擬手法栩栩如生的靈現,他總是出其不意的端出色香味俱全的音樂佳餚,令人口齒留香,讚歎有加。
《我莊》遊覽了中國台灣農民文化歷史的進化,時間點從20世紀五零年代橫跨至九零年代。20世紀五零年代台灣當局啓動現代化政策思想,“我莊”子民逐步告別自然田野間,漂移遷徒。這當中有者順服變身,有者逆流而上被誣稱為“黑道弟兄”,在衝突的氛圍裏破繭而出並牢守自身的文化註記。20世紀八零年代回鄉落地生根之潮,曾被邊緣化的流浪子民接管“我莊”公權機構,以身經百戰的江湖經驗贏獲鄉里擁戴,成功整合七零八亂的殘存子民。20世紀九零年代政治派系介入“我莊”所帶來的另一輪致命衝擊外加現代機制的普及化,終究還是讓子民們無奈接受現實並安於現狀。《我莊》就長達數十年的歷史糾結做出了一番嘔心瀝血的總結,是無奈也好,是有聲抗議也罷,歷史的洪流從來不為誰而停留,在挺起胸膛向前走的當下,林生祥以樂觀情懷祝福“我莊”邁向更璀璨的下一個年代 [4] 

我莊獲獎記錄

時間
頒獎方
獎項
獲獎方
結果
2013年10月26日
第4屆金音創作獎
最佳專輯獎
《我莊》
獲獎 [2] 
最佳樂手獎
林生祥《我莊》六絃月琴
評審團獎
《我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