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我故鄉的泥濘小路

鎖定
《我故鄉的泥濘小路》是湖北荊門詩人郭坤軍(穀米)創作的懷戀家鄉的抒情詩。簡單常見的鄉村景色在作者筆下總能變成高尚而優美的圖畫。作者喜歡早年的家鄉山水、翠綠樹林。與其另一首《愛的另一種解釋》一樣,作品再次表現了真情實感這個主題
作品名稱
我故鄉的泥濘小路
創作年代
當代
作品出處
楚漢文學網及其認證微博客
文學體裁
詩歌
作    者
郭坤軍

我故鄉的泥濘小路作品全文

我故鄉的泥濘小路 [1] 
穀米 / 湖北荊門
故鄉的土屋 故鄉的土屋
曾經,或許因為貧窮
  總是想着離開
  以後,或許為了富裕
  永遠不再回來。
也許蝸居在繁榮的都市
  也許僑居在發達的海外
  可故鄉
  竟然常常回旋在腦海!
還是那很難看的山
  是茅屋破損的簡陋灶台。
  還是那曾深深恨過的
  最苦澀的野菜
《我故鄉的泥濘小路》微發佈 《我故鄉的泥濘小路》微發佈
那翠綠的樹林
  是不是依舊還在?
  那清澈的河水
  有沒有被工廠破壞?
那犁田的耕牛
  是不是已讓機械取代?
  那進村的黃泥土路
  有沒有修建整改
故鄉的泥濘小路
  牽扯着我的情懷
  回想我青春的腳步
  曾在那裏輾轉徘徊
  (2001、11、1初稿,2014、11、2修改)

我故鄉的泥濘小路作品賞析

簡單常見的鄉村景色在作者筆下總能變成高尚而優美的圖畫。作者喜歡早年的家鄉山水、翠綠樹林。與其另一首《愛的另一種解釋》一樣,作品再次表現了真情實感這個主題。
作者家鄉沙洋紀山鄉村的景色並不是有多麼美麗。原有的樹林在上世紀90年代已經遭人為砍伐;清澈的溪流也讓曾經的造紙作坊小工廠污染。再也見不到小遊動着清澈透明的溪水了。絕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的發展!惡化我們的生存環境只能是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耕牛 耕牛

我故鄉的泥濘小路作者簡介

作者穀米 作者穀米
穀米(郭坤軍) 1973年出生,湖北荊門市人 。大學文化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肄業) 。專業技術職稱:文學創作三級 [2]  國家職業資格:高級技師。中共黨員,楚漢文學網總編。系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中國大眾文學學會會員。荊門市東寶區作家協會第二屆委員。
  創作有詩詞《沁園春·釣魚島》、《調笑令·倭寇》、《滿江紅·中國夢》、《單相思》、《心在流浪》、《愛的另一種解釋》等。
  2007年出版 《遲到的春天》詩集(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2008年出版《三分地》文集(合著)(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8年《遲到的春天》詩集獲中國大眾文學學會(2006-2008年度)大眾文學獎·百花優秀獎。2012年詩歌《讓道德的光芒驅散黑暗》獲首屆湖北省殘疾人文化節徵文類優秀獎。現為荊門市東寶區肢殘人協會委員,東寶區龍泉街道南台社區殘疾人協會專職委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