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我愛香港2013恭喜發財

鎖定
《我愛香港2013恭喜發財》由曾執導《笑看風雲》、《天地男兒》等TVB常青劇集和《我愛香港》系列賀歲電影的香港導演鍾澍佳(佳佳導演)繼續擔任執導;與往年一樣,2013年的《我愛香港》依舊延續着港式幽默與正宗港味文化。在片中飾演70年代點心妹的孟瑤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性感裝扮,以極具甜美和時代特色的波點款上裝和喇叭褲的搭配讓一向粉嫩白潤的她更如少女範兒,孟瑤表示“片中我們的裝扮都很70年代,我很喜歡,那個年代是香港與西洋文化融合的時代,無論是服裝、音樂,還是外來人口進駐的情況,都給香港帶來了碰撞之下的全新港式文化,也奠定了今日的香港精神。”
中文名
我愛香港2013恭喜發財
外文名
I love Hong Kong 2013 congratulation
類    型
喜劇
出品公司
TVB
製片地區
香港
拍攝日期
2013年
拍攝地點
香港
發行公司
邵氏電影有限公司
導    演
鍾澍佳
主    演
徐子珊、曾志偉、黃宗澤譚詠麟、謝天華、葉玉卿、陳百祥、高海寧
片    長
180 分鐘
上映時間
2013年2月7日
對白語言
普通話,粵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彩色
在線播放平台
愛奇藝 搜狐
出品時間
2013年

我愛香港2013恭喜發財劇情簡介

七十年代香港,遍地黃金,處處都有生機!為人忠直的宋池雄(黃宗澤飾)遇上狡猾的夏石森(謝天華飾),促使宋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與夏一起到茶樓打工。茶樓老闆美龍骨(馮淬帆飾)心地善良,夥計騎呢,街坊盞鬼,使茶樓每天都充滿驚喜,人情味和歡樂共冶一爐。唯情關始終擋不過,宋池雄和夏石森同時愛上太子女美洋洋(徐子珊飾),憨直男對戰花靚仔;美洋洋好友朱玉圓(鄭欣宜飾)為人潑辣,揚言男不壞女不愛,只愛夏石森。眾人衝過情關,也難敵時代巨輪,面對股災、移民潮等,宋池雄緊守岡位,捍衞茶樓,與街坊一起渡過難關。現代的宋池雄(譚詠麟飾)人到中年,美洋洋(葉玉卿飾)已為人母,夏石森(陳百祥飾)成為集團老闆,茶樓面對這個年頭的惡勢力,傾訴神仙(曾志偉飾)能否令酒樓再添歡樂,又是否可以一如以往,團結就是力量?

我愛香港2013恭喜發財原聲資料

L.O.V.E》==== 羣星主唱
《喜上有囍》==== 羣星主唱
《求職七友》==== 羣星主唱
《忍不住的風Fing》==== 葉玉卿主唱

我愛香港2013恭喜發財幕後花絮

我愛香港2013恭喜發財 我愛香港2013恭喜發財
2012年11月30日下午,曾執導《笑看風雲》《天地男兒》等膾炙人口的TVB劇集與《我愛香港》系列賀歲電影的著名香港導演鍾澍佳(佳佳導演)做客騰訊微博“明星期末考”訪談,親證2012年的賀歲喜劇《我愛香港2013恭喜發財》邀請到久違的性感女神葉玉卿復出參演,並透露2013年將籌拍一部警匪新片。
由鍾澍佳執導,曾志偉譚詠麟、葉玉卿、謝天華徐子珊孟瑤黃宗澤等主演的賀歲喜劇影片《我愛香港2013恭喜發財》即將於2013年2月4日香港首映,與往年的《我愛香港》系列一樣,2013年的賀歲片更有人性關懷和港式喜劇特質,劇中飾演性感點心妹的孟瑤與飾演內向老土宅男的黃宗澤發生了一起爆笑“胸襲”事件,為該劇增色不少。
我愛香港劇照 我愛香港劇照
孟瑤是難得穩居香港當紅藝人排行榜的內地女星之一,這也讓她不算太靈光的“粵語”風格成為她的個人特色,更成為備受粵語地區受眾喜歡的個人笑點。在《我愛香港2013恭喜發財》中,“雞包仔!雞包仔!”這一句粵語台詞,讓孟瑤在開機後講成“雞仔包!雞仔包!”,令全部演職人員笑爆。孟瑤坦言在片中的粵語台詞,得益於謝天華的指點,“他教我怎麼運用諧音把粵語台詞講得更好笑,出來的效果和風格也很適合我。”
在賀歲片《我愛香港2013恭喜發財》的大結局中,還有一段集體舞的戲份,這對於舞蹈演員出身的孟瑤來説可謂駕輕就熟,讓她在舞台上重温自己當年登台跳舞的記憶,更流露出自己希望有機會演舞台劇的願望,“現在習慣銀幕前的工作,好懷念做舞蹈演員時的那個舞台,站在空曠的舞台上,非常享受那種唯我獨尊的氣場。”
據瞭解,《我愛香港2013恭喜發財》2013年在2月4日香港首映,2013年2月7日全港公映。

我愛香港2013恭喜發財影片評價

我愛香港劇照 我愛香港劇照
《我愛香港2013恭喜發財》由曾執導《笑看風雲》、《天地男兒》等TVB常青劇集和《我愛香港》系列賀歲電影的香港導演鍾澍佳繼續擔綱執導,與往年一樣,2013年的《我愛香港》依舊延續着港式幽默與正宗港味文化。在片中飾演70年代點心妹的孟瑤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性感裝扮,極具甜美和時代特色的波點款上裝和喇叭褲的搭配讓一向粉嫩白潤的她更如少女範兒:“片中我們的裝扮都很70年代,我很喜歡,那個年代是香港與西洋文化融合的時代,無論是服裝還是音樂,還是外來人口進駐的情況,都給香港帶來了碰撞之下的全新港式文化,也有了今日的香港精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