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我們圓桌會

鎖定
《我們圓桌會》是杭州電視台綜合頻道的一檔互動交流談話類節目,時長40分鐘,每週六、週日播出。秉承着民主促民生的理念,就城市共同關注話題,邀請專家、官員、市民等社會各界代表共聚一“桌”,對話、溝通、交流、理解、共贏。在杭城地區具有廣泛影響力。節目立足交流注重溝通關注民生,聚各方之聲於圓桌之會,以參與嘉賓身份背景的豐富多樣及客觀理性精神而具特色。
中文名
我們圓桌會
播出頻道
杭州電視台綜合頻道
節目類型
新聞談話類
製作單位
杭州文廣集團
播出方式
錄播
播出時間
(首播)週一至週五20:00-20:30

我們圓桌會節目介紹

《我們圓桌會》,關注我們的生活,關注我們的城市,“讓我們生活得更好”!
在《我們圓桌會》,您可以就衣食住行等民生問題提出建議;在《我們圓桌會》,您可以直接對話職能部門領導;在《我們圓桌會》,您可以與行業企業領袖和專家一起交流心得,在《我們圓桌會》,您可以對杭州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提出看法,在《我們圓桌會》,您可以瞭解到新聞熱點的最權威解讀……這是一張屬於我們的圓桌:平等、對話、交流、協商。
我們圓桌會 我們圓桌會
在節目樣式上,欄目大膽創新,每週連續五天對1-2個話題進行談論,通過層層剝繭的方式,把話題談深談透。每期節目以主持人加上4-5位具有不同背景的嘉賓在演播室進行交流討論為基本模式,採取過程穿插外場採訪、背景資料回顧、電話熱線、網絡觀察員、信息小靈通播報、調查發佈等多種開放式的互動參與形態,增加節目的信息量,增強節目的藝術感。
在談話話題上,充分體現開放性和普遍意義,更加註重老百姓關心與黨政界關注相結合,注重城市居民生活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注重新聞事件切入與社會現象分析相結合,注重把輿論熱點中社會心理分析、情緒疏導與專家學者所關注的深層次思考和背景相結合。
(一)主體定位——我們
在《我們圓桌會》的平台上,參與節目的黨政、市民、媒體、知識界、企業界等各界代表都以主人翁的姿態,以我們彼此複合、主動關聯的方式展開理性交談,構成“我們”一體,“我們”的城市“我們”共同參與管理的氛圍和成果。
(二)實現渠道——交流
欄目每期節目都邀請來自黨政、院校、行業企業、媒體四界等人士相聚圓桌會。“平台”關聯各方坐在一起,通過電視中的公開交談,理性交流,不僅溝通理解達成共識,而且納民意聚智慧,尋求最佳和諧管理路徑。
(三)參與方式——聯動
為推動政府部門積極參與,《我們圓桌會》欄目設置了政府參與的聯動機制:每期節目作為話題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通過市委辦公廳發函的形式,要求參與節目。通過各界聯動、主動關聯,欄目組建立了市民主體、專家支撐、黨政引導、媒體傳播、行業企業參與的欄目聯動機制。欄目與市有關職能部門和區、縣(市)有效聯動,使其擁有一個反映工作的渠道和應對突發事件的通道,形成有效的發佈解釋和建議徵集機制。同時欄目還與政策制定部門建立互相聯動機制,在政策調研、發佈和執行階段通過欄目進行意見徵集、發佈、反饋等。

我們圓桌會節目背景

“民主民生”作為杭州城市發展的六大戰略之一,在2009年推出了網絡民主民生互動平台——“杭網議事廳”,現在又推出電視互動平台。《我們圓桌會》力將成為一個促進杭州民主民生、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渠道,成為匯聚民智、溝通交流的重要平台,成為促進發展、促進和諧的重要平台。
我們圓桌會 我們圓桌會
(一)長期以來,媒體在履行社會責任、行使輿論監督權力方面頗感力不從心:一方面是民眾的深切期待,另一方面是被關注對象的自我訴求,兩者似乎形成了難解的矛盾。在社會治理中,媒體能否以新的形象出現、以更有效的方式參與這一命題不僅僅是新聞界,也是社會管理者所必須面對的。
(二)杭州不僅率先推行“開放式決策”,而且積極開拓多種路徑,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公平性,多樣化地利用大眾傳媒即是其中之一。大眾傳媒具有政治社會化功能,既是政府傳播、溝通、説服公民的重要渠道,也是公民反映心聲、參與公共管理的主要途徑,在促進民主政治發展方面具有獨特作用。《我們圓桌會》正是承擔着上述功能的一個典型載體。
(三)大眾傳媒競爭日益加劇,如何吸引公眾的注意力、提升民生欄目品位,成為傳媒最重視的命題之一。
於是《我們圓桌會》應運而生,欄目依託傳媒平台注重新聞規律的同時,關注民生熱點城市建設。尤於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疑難雜症傾注心力,而邀請市民專家機關人員一起交流見解啓迪智慧。或是溝通或是解惑或是探討或是展望,和您一起見證這個時代的繁榮城市的發展。在此過程中,欄目尤其注重聲音的表達;在這裏,溝通交談的目的不只是解決問題,更是溝通本身。

我們圓桌會首播時間

開播時間:2010年12月20日

我們圓桌會宣傳片

我們圓桌會 我們圓桌會
1,原始宣傳片。開播之初的原始宣傳片作為圓桌會的名片,立意高遠氣勢恢宏,並有幸請到杜維明教授等學術名流對圓桌會的發展定位深度梳理。2011年1月4號首次在節目中穿插播出。
我們圓桌會 我們圓桌會
2,一週年宣傳片。週年是圓桌會的年齡,時間代表着價值;一週年宣傳片以詩意的方式驚鴻一瞥地展示了圓桌會一年來風風火火的歷程,2012年新年前後播出。

我們圓桌會作品目錄

廣播電視新聞專欄2018年每月第二週播出作品目錄<br>
月份
標題
刊載日期
1月
共享車位如何盤活停車資源
呼喚低温下的人文關懷
2018-01-13
2018-01-14
2月
打造全域花園式城市加快世界名城建設步伐
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決將帶來什麼
2018-02-10
2018-02-11
3月
“三點半難題”如何破
“晚十點不作業”如何推進教育改革提質增效
2018-03-10
2018-03-11
4月
小區自治之路如何前行(上)
小區自治之路如何前行(下)
2018-04-14
2018-04-15
5月
限牌新政來了你能搖到牌嗎
新規來了出租車服如何更好提升
2018-05-12
2018-05-13
6月
教你説“介個套”有必要嗎
隔代撫育利大還是弊大
2018-06-09
2018-06-10
7月
斑馬線前的擁堵是否有良方
“最多跑一次”改革如何跑得更快
2018-07-14
2018-07-15
8月
杭州該如何打造“世界級”風景廊道(上)
杭州該如何打造“世界級”風景廊道(下)
2018-08-11
2018-08-12
9月
共享電單車為何屢禁不止
院前醫療急救如何更加救急
2016-09-08
2016-09-09
10月
杭州工藝美術新風貌
杭州市民宋忠赤
2018-10-13
2018-10-14
11月
文一路隧道“新堵點”引發的思考
公共安全呼喚市民精神
2018-11-10
2018-11-11
12月
把社區工作者“還給”社區(上)
把社區工作者“還給”社區(下)
2018-12-08
2018-12-09 [1] 

我們圓桌會推薦理由

欄目特色鮮明。創建於2010年的《我們圓桌會》,是一檔定位於城市民主協商的談話專欄節目。欄目始終堅持與杭州城市發展和市民民生休慼與共、同頻共振,匯聚社會各界於一“桌”,就城市公共民生熱點問題,本着理性交流和建設性原則進行協商討論,促進交流溝通,達成共識理解,充分做到“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做”,形成正向合力。
注重持續創新。開播8年來,欄目不斷創新,注重線上線下、體制內外的融合發展。在獲得中國廣播影視大獎的基礎上,2018年欄目繼續探索“多屏融合”的表現方式,更加註重對社會熱點的迴應,輿論引導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社會效果良好。截至2018年底共有各界專家學者、熱心市民、政府官員、行業代表及媒體人士等逾萬人次坐上“圓桌”參與討論,先後關注了700多個城市公共話題,對政府工作提出了3000多條建議,推動了40多項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完善。欄目成為杭州市黨委、政府部門瞭解民情、聽取民意、吸納民智、推動工作的重要渠道,被寫入杭州市委全會報告,成為杭城百姓參與城市治理、反映意見訴求、積極建言獻策的交流溝通平台。欄目的公眾關注度、社會參與度和品牌影響力與日俱增。近兩年,欄目作為協商民主的成功案例,引發高層關注。中共中央辦公廳2017年派專員到欄目調研考察;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課題組把“圓桌會現象”作為城市治理樣本進行研究。欄目深度參與現代城市治理的實踐經驗,也為傳統媒體在新時期壯大主流輿論提供了成功範本。 [1] 

我們圓桌會初評評語

“我們”代表着城市中的每一個人,“圓桌”意味着民主、平等與協商交流,《我們圓桌會》欄目以聚焦轉型期的社會需求為定位,通過意見開放、共同面對、協商解決的節目形態與自然、真實的表現形式,搭建了一個公眾參與城市管理的平台,引導觀眾遇到問題時,把“背後的抱怨”轉化為“台前的建言”,有效地發揮了主流媒體在構建良好社會輿論環境中的積極作用,體現了媒體責任與大局意識,是一檔接地氣,有實效的優秀新聞欄目。 [1] 

我們圓桌會往屆節目單

2010年
·12月31日:優化杭州公交 市民來提看法
·12月30日:食品添加劑管理難在哪
·12月29日:食品添加劑真面目
·12月28日:社區醫生離我生活有多遠?
·12月24日:社區醫生 離我有多遠?
·12月24日:文明人 和諧路
·12.23:羣策羣力治擁堵
·12.22:公交如何更好發揮作用(下)
·12.21:公交如何更好發揮作用(上)
·12.20:北京治堵新方案杭州能借鑑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