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成都電子信息學校

鎖定
成都電子信息學校是雙流區唯一一所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教學設備總值達6409.39萬元,有實訓室76個、智慧教室17間、網絡多媒體教室75間。現有教職工307人,在校生3000餘人,開設有電子技術應用、機械加工技術、旅遊服務與管理、汽車運用與維修、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會計、學前教育8個專業 [8] 
中文名
成都電子信息學校
外文名
Chengdu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hool
簡    稱
成電校
創辦時間
1986年
所屬地區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雙流雙楠大道888號
現任校長
劉代貴

成都電子信息學校歷史沿革

成都電子信息學校於1986年建校,原名雙流縣職業中學。
2006年,為整合雙流職教資源,更名為“雙流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為了體現學校辦學優勢、突出辦學特色,2012年1月,更名為成都電子信息學校。
自2008年搬入新校以來,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獲得了“成都市語言文字工作示範校”、“2008年工作突出職業院校”、“ 全國青少年健康成長教育基地”、“ 成都市2009年度職業教育攻堅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近五年來,師生在各級各類技能競賽中獲得集體和個人獎項200餘項。
2009年9月,成為成都市首批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
2010年6月又創建為四川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目前,又順利跨入第三批“國家改革與發展示範學校”的建設行列。

成都電子信息學校辦學條件

學校佔地面積200.91畝,總建築面積8.1萬平方米,教學設備總值達6409.39萬元,有功能齊全的實訓室76個,智慧教室17間,網絡多媒體教室75間,校園網絡實現雙網全覆蓋。
學校現有教職工307人,研究生學歷23人,本科生學歷196人, 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75人, 雙師型教師130人,專任教師219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人,市級優秀教師5人,市教壇新秀3人,雙流工匠5人,區(縣)級學科帶頭人23人,市教研中心組成員11人,區教研中心組成員17人。
現有成都市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市級名師工作室1個,區級名師工作室2個。學校面向全省招生,在籍學生3189人,現開設有電子技術應用、機械加工技術、旅遊服務與管理、汽車運用與維修、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會計、學前教育八個專業。 [1] 

成都電子信息學校辦學特色

學校緊緊圍繞建設“天府新區”的發展定位,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努力實踐“學校企業合一、教師師傅合一、學生員工合一、作業產品合一”的辦學思想,對學生培養提出了“文化薰陶企業化、習慣培養軍事化、生活服務市場化、技能訓練標準化、日常行為職業化”的要求,積極探索“引產入教、產教結合、工學交替”的辦學模式,走集團化發展之路,在德育、課改、辦學模式方面特色鮮明。
關注學生心靈創新德育機制以“人的全面、協調、持續發展”為根本,以“養成常規道德、習得職業道德、增強人文修養、培養健康人格”為德育目標。建立了“德育、心育、美育”相互支撐的德育新機制。通過禮儀訓練提升學生自信,激勵學生自強;軍事化管理,規範學生行為,磨礪堅強意志;各項綜合性活動的開展,鍛鍊學生能力,提升綜合素質。
強化技能提升就業層次堅持“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課改方向,通過師傅進課堂、學生進企業、頂崗實習及學生技能大賽等活動,提高了學生專業技能。近三年,學生在各級技能大賽中,獲獎100餘項,助推了學生就業。
對接產業打造品牌專業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四川省、成都市工業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成都市把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作為拉動地域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打造中西部最具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高地。我校根據地方經濟發展方式,強力打造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發展方向與地方現代產業發展實現了有效對接。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成為全省的骨幹示範專業,牽頭了成立了“職教集團”,並投入2000餘萬元建立了電子實訓基地,根據崗位需求構建了課程體系,形成了學校教育與企業培養緊密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全市中職學校起着龍頭示範作用。
校企合作實現多元共贏我校校企合作主要有“股份制合作、共建校內生產基地、校辦工廠、訂單培養的冠名班”等方式,並從專業實習發展到課程建設、實訓室建設、教學指導、師資水平提升等多樣化的合作形式,實現了硬件共同建設、師資共同培養、學生共同評價、辦學效益共享的局面,正探索技術共同開發,走在同類學校的前列。
目前,我校已成為四川省乃至中國西部的一艘職教航母,成為一所服務地方經濟,推動經濟發展,面向人人,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現代化的中等職業學校,2013年4月,我校成功跨入“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建設行列,全體師生正以飽滿的熱情,在創建“示範校”的道路上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為地方經濟發展再立新功!

成都電子信息學校學校領導

成都電子信息學校校長 萬忠華

萬忠華,男,1967年8月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中小學高級教師
1985.07-1988.08 雙流縣太平初中化學教師
1988.08-1996.11 雙流縣中和職中團委書記、教導主任
1996.11-1999.11 雙流縣通江職中副校長
1999.11-2003.01 雙流縣通江職中副校長、黨支部書記(全面主持學校工作)
2003.01-2019.05雙流縣通江職業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2010.05學校更名為:四川省雙流縣建設職業技術學校)
2016.03學校更名為:四川省雙流建設職業技術學校
2019.05- 成都電子信息學校校長
重要榮譽:
1996.09月獲成都市職教工作先進個人;
2002.07月被評為雙流縣優秀共產黨員;
2009年論文《百年職教厚德尚能---農村中等職業學校辦學理念的探索與實踐》獲省教科所優秀論文一等獎;
2011.07月被評為雙流縣優秀黨支部書記;
2015年獲海峽兩岸智慧教育特別貢獻獎。
2016年7月被評為成都市教育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
萬忠華校長自擔任成都電子信息學校校長以來,鋭意改革,開拓創新。他把成功學校,當作最重要的使命;把成就教師,當作最重要的責任;把成才學生,當作最高的目標追求。他將帶領成都電子信息學校走出一條具有成都職教特色的不平凡之路,為國家的職業教育貢獻力量。 [2] 

成都電子信息學校黨總支書記 劉代貴

劉代貴,男,生於1964年9月,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現任成都市電子信息職教集團理事長、成都市電子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成都電子信息學校黨總支書記。
1983年7月參加工作,從事教育工作三十餘年。他遵循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律,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辦學模式,他提出的“學校企業合一、教師師傅合一、學生員工合一、作業產品合一”的辦學思路得到同行和專家的肯定和認可。他富有激情,開拓創新、開放辦學,學校形成了“引廠入校、前校後廠”、集團化辦學、國際化辦學、“五年一貫制”等多元辦學模式,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近五年內,帶領學校成功創建為成都市首批示範學校、四川省重點職業學校、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使學校實現跨越發展。 [3] 

成都電子信息學校副校長 李春蘭

李春蘭,女,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本科 ,法學學士,四川省特級教師。主要分管學校外事工作、集團工作、教師發展工作。
1987年7月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畢業後在原華陽中學、華陽職中任教,2008年調入成都電子信息學校副校長,校黨總支委員,同時擔任德育課教學工作。2009年5月成立成都市電子信息專業職教集團後兼任集團秘書長。
從教24年職教17年的磨礪,具備了作為一名職教人的良好素養,尊重中職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遵循職業技能形成規律,務實創新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從工作實際出發關注職業教育、研究職業教育,先後參加了教育部專項課題、市政府課題,主持成都市電子信息職教集團的市級課題研究。被市教育局、市教科院聘為“成都市中等職業學校示範校及重點專業建設”評估、教學大比武等工作的專家組成員。被雙流區教育局命名並掛牌成立了“李春蘭名教師工作室”,主修方向為“中學德育與班主任工作”。 [4] 

成都電子信息學校副校長 付瑜

付瑜,女,漢族,四川省雙流縣人,1976年8月生,200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8年7月參加工作,成都氣象學院會計專業畢業,大學本科文化。現任成都電子信息學校副校長。
曾獲雙流區優秀教務主任、成都市優秀班主任、雙流職業高中教育學科帶頭人、雙流區優秀青年教師等稱號。 [5] 

成都電子信息學校學校榮譽

2018年9月27日,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 [6] 
2021年9月30日,成都電子信息學校獲評2020年度成都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