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成都私立蔭唐中學

鎖定
1937年,成都瀛寰中學從成都中央軍校對面的苦竹林街遷移至青城山下的長生宮,更名為成都私立蔭唐中學。馮玉祥、老舍、碧野、方然、王元輝、黎光明、屈義林、肖萸等一大批文化人和蔭唐中學的學子們在此留下了一段值得追憶的往事。
中文名
成都私立蔭唐中學
創辦時間
1937年
所屬地區
四川成都
類    別
私立中學

成都私立蔭唐中學學校歷史

成都私立蔭唐中學原名成都瀛寰中學,由黃埔軍校學生、時任國民黨某師師長的葉蔭堂和好友康策、王元輝黎光明等共同創辦。1937年,成都瀛寰中學從成都中央軍校對面的苦竹林街遷移至灌縣(今都江堰青城山下的長生宮,校長葉價人為了紀念父親葉蔭堂,將校名改為成都私立蔭唐中學。抗戰勝利後,蔭唐中學遷回成都原址。

成都私立蔭唐中學專業課程

蔭唐中學早期開有國文、歷史、英語、地理、體育、音樂等課程。1942年後,課程增加了動物、植物、生理衞生、化學、物理、三角、幾何、代數等。學校的理化實驗室儀器齊備,超過當時的公立學校。許多課程在實驗室由教師邊講邊演示完成,教師講授完畢後,學生分組實驗,教師當場指導。動物課有生物標本供學習,生理衞生有人體模型供學生觀察,植物課到田間地頭,教學活動都是理論聯繫實際。手工製作課主要是泥塑和木雕,音樂課通常由老師教唱當時的抗日歌曲《松花江上》等。師生們常常唱得熱血沸騰、淚如雨下。學校有籃球場10多個,還有大足球場、大游泳池等,課外活動豐富多彩,每學期開運動會、營火晚會、音樂晚會、書畫展覽、講演比賽、話劇晚會等。
時當全民抗戰,蔭唐中學也實行了軍事化管理,學校配置有步槍200支左右,童子軍棍數百根,軍用帳篷幾十個,每星期打靶兩次,每人每次可以打3發子彈,學生們參加訓練非常積極,期待有一天能走上抗日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