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成都武侯工業園

鎖定
武侯工業園區是經省政府批准、由國家發改委審核通過的省級開發區,由原武侯科技園與中國女鞋之都工業園整合而成。經過多年的發展,武侯工業園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被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全國模範勞動關係和諧工業園區”稱號,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授予“中國女鞋之都”區域品牌,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優秀工業園區”,並獲得了“成都市科技園區建設標兵”、“成都市模範單位”、“成都市環境管理模範組織”、“四川省工業生態園區”等榮譽稱號。所屬的武侯創業中心成為西部地區首家通過科技部評審的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園區規劃面積8.6平方公里,產業定位為以輕工設計及軟件開發為主的工業總部。在推動傳統產業建設方面,園區按照建設成都市“一都兩園”產業格局和園區“一基地五中心”發展規劃的要求,建成了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鞋業生產基地。在推動高科技產業建設方面,一批世界五百強企業艾默生、杜邦、SBX、台灣聯強及在國內有重要影響的川大智勝、神州數碼等已在園區安家落户。 截止2008年10月,園區已累計引進企業328家,其中鞋業企業25家,電子信息類企業103家,機電一體化企業42家,生物工程及製藥企業40家,環保新材料企業17家,投資及其它企業101家。其中入園建設產業化生產基地90家,已建成投產企業57家。建園以來,園區累計創造產值246.2億元,實現税收15.33億元,實現就業近4萬人,園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體現。
中文名
成都武侯工業園
佔地面積
750 畝
總建築面積
104萬平方米
總投資
36億元

目錄

成都武侯工業園簡介

成都武侯工業園 成都武侯工業園
成都武侯工業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地處成都市武侯區西南部,規劃面積8.6平方公里,屬省級開發區,為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園區,着力發展高科技產業和鞋業高端產業,是武侯區對外開放的主要窗口和打造外三環經濟帶的重要載體。截至目前,在園區建設產業化生產基地的企業有89家,已建成投產企業51家,園區內從業人員約3萬人。眾多知名品牌和優質企業落户園區,一批世界五百強企業如艾默生、杜邦、台灣聯強,及在國內有重要影響力的川大智勝神州數碼、彩虹集團等已在園區安家落户。 [1] 

成都武侯工業園發展

隨着園區企業的建設發展,園區的經濟效益開始得到有力的彰顯。截止2009年10月底,入園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99.18億元,税收6.96億元。在園區現有規劃範圍內,剩餘6721畝土地可供開發,包括工業用地2461畝、商業用地2546畝,二類住宅用地1714畝、園區還有約4000畝土地未進行徵地拆遷。結合周邊三大場鎮的開發建設,武侯區將舉全區之力把武侯工業園打造成為外三環科技新城,未來這一片區將成為容納50萬人的高科技新城區。為了最大限度發揮土地效益,儘快開發建設以實現社會經濟效益,2007年8月,武侯區委、區政府決定成立全國資的成都武侯工業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侯工投公司),先期註冊資金2億元,之後逐步增資到5億元,主要負責園區剩餘7000畝土地的報徵、拆遷、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以及工業地產的開發運營。
西部智谷成都武侯工業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全力運作的首個工業地產項目,是武侯工業園實現產業升級換代的重要平台。結合武侯區是國務院定位的高科技文化區,區內智力資源豐富,再加上武侯區強勁的經濟發展勢頭以及領先於其他各區(市)縣的優越投資軟環境,成都武侯工業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將西部智谷的產業定位為:知名企業區域總部聚集區、技術研發及服務外包中心、IT動漫創意產業園、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等四大類產業。項目位於武侯工業園北端,地處成都市三環路外側,與連接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貨運大道相連,距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約5公里,火車西站約5公里,火車南站約6公里,物流便宜,交通便捷,是成都市已有工業總部園區中距離市區最近的園區。
項目,其中地面建築面積約68萬平方米。西部智谷超前規劃,設計有約1萬個地下停車位,車位配置比例領先於其他工業地產項目。此外,該項目所規劃的11.6萬平方米綜合配套服務設施,將為入駐企業提供人才公寓、星級酒店、會展、銀行、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電信、餐飲、超市、健身、休閒娛樂等相關配套服務,完全滿足入駐企業的辦公及生活需求。
整個西部智谷計劃在3年內分期建設完成。至2014年,西部智谷A地塊29萬平方米已動工建設,其中1組團7.8萬平方米已實現主體完工,將於2009年底交付使用;2組團9.7萬平方米以及D地塊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23萬平方米預計將於2010年底交付使用。
整個項目建成後,將容納各類高端人才2萬人以上,形成一個"匯聚千家企業、創造百億產值、貢獻十億税收"的龐大產業集羣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