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戈健勇

鎖定
戈健勇(戈建勇) [1]  ,藝名俗子、若木,韜公,號抱月居主,五味齋主,簡明樓主,1958年生於天津楊柳青,祖籍江蘇淮陰(今淮安),擅長行書。自幼承家教習書,拜戚慶隆先生為師,受益於林散之沈鵬、陳大羽、尉天池言恭達孫曉雲徐利明諸位名家師友。
中文名
戈健勇
別    名
俗子,若木,韜公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江蘇淮陰(今淮安)
出生日期
1958年
職    業
書法家
出生地
天津楊柳青

戈健勇風格特色

行書作品 行書作品
戈健勇先生的書法出入古今,博採眾長,又匠心獨運,自具新貌,精多種書體,尤其擅長行草及甲骨文。他從漢隸秦篆入手,主工行草,旁襲石鼓、二爨,從《張猛龍》、《張遷碑》、《禮器》、《喪亂帖》、《澄清堂帖》、《孔侍中帖》、《草書千字文》、《自敍帖》、《書譜》等一路走來。這些較為系統的練習,為他的人文精神和審美理想的構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戈健勇先生的楷書取法魏碑,得厚重體格,又有晉人的蕭散氣息,更兼弘一法師出塵之思,更有晚明張瑞圖、黃道周諸人縱橫捭闔、折衝樽俎的爽勁。透過奔放而又藴藉的筆跡,還隱約可見黃賓虹、謝無量、弘一法師等人端倪,有着“童兒體”的稚趣與“方外高士”的逸氣……瘦硬的線條、靈動的體勢、反差的章法(字矩緊結、行矩疏朗與通篇“上齊下不齊”的組合),構成大疏大密、跌宕起伏、履險如夷的藝術效果。總體風格是不媚俗,不造作,有古意,有拙味,富情趣。健勇以行草之法入篆,追求生動多姿,於審美“二重性”多有穎悟。
名家合影
名家合影(7張)
戈健勇先生追求正大之氣,他的作品洋溢着書卷氣與陽剛美,字裏行間汩汩奔湧的是個人情懷和美學意韻的涓涓清泉.功力與情性並重,傳承與變法相踵,逐漸形成自己的風貌,特別是其行草書,用筆靈動暢達,結體姿態多變,章法依勢而生,令人一見傾心,難以忘懷。從健勇的書跡看,講究情感的抒發,有着極好的“創意”,醖釀多種書體的融合,規整中見活潑、靈動中顯沉著,造型極具動感。戈健勇的書法作品,在外拓與內抑、放縱與收斂的對立統一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俊逸而不浮滑、厚實而不呆滯、簡樸而不稚嫩、平和而不寡味、儒雅而不躬卑的品質。

戈健勇書畫成就

部分作品
部分作品(36張)
由於戈健勇先生刻苦鑽研,多拜名家,故成名較早,三十年前即在江蘇省淮安、泰州,連雲港等地舉辦個人書展,曾受邀為全國重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淮陰區劉老莊八十二烈士墓書寫碑文,為洪澤度假村、老子山等省內一批著名旅遊地題寫匾額。其作品多次參賽獲獎並人選由中國書法家協會等舉辦的國內、外重大展覽,並首批通過了國家文化部ISC2000藝術品價值標準評定,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法國、比利時、中國台灣地區、中國香港地區、中國澳門地區等國家與地區。曾獲得淮安市政府首屆藝術獎,被淮安市委市政府授予(書法)藝術明星稱號。
戈健勇先生常用印章
戈健勇先生常用印章(9張)
作為藝術名品,其部分作品還被收入《當代著名書法家作品集》、《中國書法名家墨跡選》、《當代書法家大辭典》等數十部全國性專集,更有作品入選黃河碑林、神墨碑林,炎帝碑林,清風書壁,廣東西山碑廊等並被刻石勒碑,應邀為亞運會基金會捐贈書法作品24幅。近年來,戈健勇先生在書法藝術上始終勤於耕耘,先後出版了《戈健勇書法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