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憔,漢語一級字 [2]  ,讀作憔(qiáo)。會意。從心,焦聲。本義指憔悴,瘦弱萎靡的樣子。也泛指折磨困苦 [3] 
中文名
拼    音
qiáo
繁    體
顦、癄
部    首
[1] 
外文名
wanandsallow
同音字
總筆畫
15 [1] 
注    音
ㄑㄧㄠˊ [1] 

基本信息

本義】心焦 焦心
形聲。字從心,從焦,焦亦聲。“焦”意為“火頭”。“心”與“焦”聯合起來表示“心兒好像在火頭上烘烤”。
出處
顦,面焦枯小也。從面焦,焦亦聲。——《説文》
而日以憔悴。——《國語·吳語》
身憔悴而考且。——《楚辭·離世》
顦妍太息。——《漢書·外戚傳》
又如:憔瘁(黃瘦,瘦損)
組詞
憔悴
qiáocuì
(1)〖wanandsallow〗∶黃瘦;瘦損
憔悴孤虛。——〖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形容憔悴,憔悴了許多。
(2)〖(ofplants)withered〗∶枯萎;凋零
花有點憔悴
(3)〖weary〗∶困頓
漂淪憔悴。——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詩
生民憔悴
(4)〖beworrid〗∶煩惱
何苦將錢去買憔悴,白折了五百兩銀子,又送了五條性命。——《二刻拍案驚奇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昨焦切《集韻》《韻會》慈焦切《正韻》慈消切,𠀤音樵。《廣韻》憔悴,瘦也。《吳語》民人離落,而日以憔悴。與顦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