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慶豐藥行

鎖定
慶豐藥行,今博粹堂中醫館,館長毛順麟,由毛氏家族"湖廣填川"後第五代行醫人毛德山創辦。據家譜族系記載,藥行創立於清光緒年間(1895年),位於重慶的陝西街。 [1] 
中文名
慶豐藥行
地    址
重慶陝西街
創辦人
毛德山
創立於
清朝光緒年間
歷史經歷
慶豐藥行經營藥材上千種,以祖傳藥方治病行醫,救治傷患無數,“厚德濟世”聞名於巴渝地區醫藥界。在民國初期二十多年的軍閥混戰時期,重慶社會動亂,民不聊生,廣大民眾缺醫少藥、生活貧困,看不起醫生,吃不起藥。“慶豐藥行”以濟世救人、解病人之疾苦為先,治病救人、不分階層、不計得失。遇到有窮苦百姓不僅分文不收,還以藥相送,深得病人敬仰,很多病人不畏路途遙遠慕名而來,近到重慶、四川,遠至湖南、湖北。 [1] 
1937年“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本帝國為了“摧毀中國的抗戰意志”,派空軍對重慶進行了野蠻的狂轟濫炸,重慶市區幾乎成為廢墟,市民傷亡累計1.5萬人以上,財產損失難以計數。重慶人民以民族利益為重,表現出堅強不屈的鬥爭意志,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慶豐藥行”作為重慶醫藥界的大藥行之一,傾全力支援前線抗戰,捐獻了大量外傷的草藥,內服外敷,救治了無數的百姓。 [1] 
“九二”火災殘景圖
“九二”火災殘景圖(3張)
1949年重慶發生有史以來特大 “九二火災” [1]  。 9月2日,下午3時40分左右,下半城贛江街17號協合油臘鋪失火。火勢迅猛蔓延,東水門至朝天門,陝西街至千廝門一帶燃成火海,這場大火燒燬了慶豐藥行所有的藥材倉庫,大量毛氏祖傳秘方遺失,慶豐藥行自此不復存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