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慈禧行宮

(河北邯鄲市黃梁夢慈禧行宮)

鎖定
慈禧行宮,位於河北邯鄲市黃粱夢呂仙祠中軸線西側,為傳統的北方兩進四合院建築,宮門向南,前院為接官廳,廳後為五間寬的門廳,是行宮的奏事房。後院主房五間,即為慈禧太后休息和接見官員之處。房前植有臘梅,環境很幽靜。 [1] 
中文名
慈禧行宮
地理位置
河北邯鄲市黃梁夢呂仙祠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8:30—17:30
景點級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價格
30每人
著名景點
黃粱夢呂仙祠

慈禧行宮發展歷史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葉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及光緒帝逃命西安。次年,辛丑條約簽訂後,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自西安迴鑾,黃梁夢邯鄲行宮即為慈禧沿途所建行宮之一。 [3] 
據陪同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迴鑾時的官員吳永口述、由劉治襄記錄出版的《庚子西狩叢説》卷五記載:“辛丑(1901年)十一月十二日,(兩宮)自彰德起鑾,駐蹕磁州。十三日由磁州起鑾,至邯鄲縣駐蹕。十四日,由邯鄲起鑾,申刻抵臨洺關駐蹕。奉旨,明日駐蹕一天。十六日駐順德府。”由於吳永是從西安陪同皇太后和皇帝同時迴鑾返京的官員。也就是説,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在邯鄲共住了四夜(磁州一夜、邯鄲縣一夜、臨洺關兩夜)三個地方。但是,經査,磁州城內沒有行宮,也沒有找到行宮建築遺址,史書文獻上磁州也沒有建行宮的記載。 [4] 
至於在臨洺關駐蹕兩夜,據《邯鄲大事編年》記載,是在“小天壇”,也沒有新建行宮。這樣,邯鄲境內只有在縣城內建了一座行宮。但是據《廣平府志》記載卻有三座:“一在邯鄲縣城內,二在城北呂仙祠,三在磁州城內。”磁州城內的行宮如前所述已不存在,只有“邯鄲縣城內”和“城北呂仙祠”內的行宮。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十一月十四日,慈禧太后西逃回鑾路過呂仙祠,聽李蓮英説這裏的測字很靈驗。於是她便來到呂祖殿,先上了香,然後慈禧便問:“祖師在上,請問大清江山還有多長氣數?”乩手架着籮圈,帶動木杆筆,在沙盤上劃拉起來。旁邊的謄寫手在紙上的照謄了三個字。慈禧一看是“二八秋”三個字,一皺眉頭説:“這是啥意思,再上香。”過了一會兒,道士又拿過來一張紙,一看還是“二八秋”。慈禧很不高興,對李蓮英説:“再上香!”心裏卻暗想:再出這幾個字,我就把你呂祖的神案給踢翻。不一會兒,道士又遞上來。慈禧一看,這回卻是一首詩:“胡兒不必記冤仇,前人拆廟後人修。縱然踢翻龍書案,再問還是“二八秋”,慈禧知道呂祖爺生氣了,不敢再問,於是灰溜溜地退出了呂祖殿。1911年,清政府被推翻,從慈禧測字至此整整十年,正好是慈禧測的“二八秋”。“二秋”加“八秋”正好是“十秋”。 [1] 
呂仙祠分佈 呂仙祠分佈 [5]

慈禧行宮地理環境

慈禧行宮坐落於邯鄲市黃粱夢,地處河北省南端,太行山脈東麓。西依太行山脈,東接華北平原,與晉、魯、豫三省接壤。地勢自西向東呈階梯狀下降,高差懸殊,地貌類型複雜多樣。氣候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風多幹旱,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温和涼爽,冬季寒冷乾燥。 [6] 

慈禧行宮建築分佈

慈禧行宮東行宮

呂仙祠內的行宮分東、西兩部分。東行宮位於呂仙祠三大殿(鍾離殿、昌祖殿、盧生殿)東側,坐北朝南,為二進式四合院建制,建築面積五百四十平方米。正房面闊五間,進深一間,七檁前出廊,硬山捲棚琉璃瓦屋頂,兩側各有對稱均勻的廂房四座。中間由一座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八檁帶前後廊的過廳相隔,分成前後兩進院。廂房四座,分佈在前後兩院,各為三間,進深一間,比正房略低,為五檁捲棚硬山式屋頂。在該院倒座房與過廳之間有一座六檁捲棚廊罩式垂花門。四根垂柱懸掛廊下,前後對稱,柱頭為含苞欲放的四朵蓮瓣,雕工精細,造型優美,堪稱上乘。垂花柱中間安裝檐板,檐板下四周裝簾籠坊,牙子雀替,更顯襯了垂花門的堂皇富麗。從建制上來看,它應是在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所建行宮的基礎上重建。在縣誌上出現“規制宏敞,非復昔日之舊”的記載。該建築距今已二百多年。 [5] 

慈禧行宮西行宮

西行宮位於三大殿西側,由接官廳和西行宮兩部分組成。西行宮為一進式四合院,正房同東行宮一樣,面闊五間、進深一間,七檁前出廊,硬山捲棚布瓦頂;兩側為對稱均勻的東西廂房。西行宮南面建有接官廳,接官廳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兩側為圍廊;通過過廳與西行宮相通。過廳也同東行宮一樣,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八檁帶前後廊,捲棚硬山布瓦頂。 [5] 
在呂仙祠內卻建有東、西兩座行宮,據邯鄲市文史專家梁辰考證,按照宮廷慣制,兩宮是不能同居一院的。呂仙祠內的東行宮為光緒帝休憩之處,西行宮是慈禧太后休憩的地方。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路經黃粱夢昌仙祠,在行宮稍事停留(可能進了午膳)後,復啓程”(見《邯鄲歷史大事編年》)。而邯鄲城內的行宮慈禧太后駐蹕的可能性較大,光緒帝可能住在縣衙,因為在縣誌上也有“知縣襲彥師即縣署修建行宮,大堂、二堂及後樓但加補葺”的記載。由於縣署早已不復存在,無法考證。 [5] 
從呂仙祠內的東、西行宮來看雖然也是按照宮室的建築理念、建築形制建設,但由於它位於呂仙祠內,也融入了道教的一些建築理念。如接官廳就不是宮廷建築的定製,應屬道教建築。同時,在西行宮和東行宮的四座廂房屋頂鋪設青筒布瓦,也不符合宮室建築定製。據作者分析,這可能是東、西行宮在重建施工中的一個失誤。 [5] 

慈禧行宮主要景點

慈禧行宮原是呂仙祠內的西王母殿,後因當時的縣官來不及給慈禧修造行宮,才將西王母殿改建為慈禧行宮。為增加旅遊項目,1992年,文物處把空閒的接官廳改為六十甲子殿,裏面供奉的是六十位保護神。可根據生辰找到自己的保護神。因此,每逢陰曆初一、十五這裏都是香火繚繞。中間供奉的是傳為“眾星之母”的鬥姥。 [1] 
穿過六十甲子殿便是宮門廳。門廳的右側是茲禧展室,裏面陳列着慈禧太后從68歲到74歲的照片,反映了她的生活景況。門廳的左側是清帝展室,裏面展出的是清朝皇帝、皇后的畫像和清朝皇帝世系表,可讓一覽清朝的興衰狀況。另外還陳列着清政府和外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史實照片,其中是為醒目的是圓明園殘垣斷壁的遺址照片。 [1] 

慈禧行宮旅遊信息

  • 門票價格:30元/人
  • 開放時間:8:30—17:30
  • 市內交通:公交17路、6路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