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慄頸噪鶥

鎖定
慄頸噪鶥(學名:Garrulax ruficollis)是噪眉科、噪鶥屬中型鳥類,體長22-25釐米。頭頂至枕暗石板灰色,前額、頭側、頦、喉至上胸黑色,耳後至頸側有一慄棕色塊斑,在頭後頸側極為醒目。上體暗橄欖褐色,兩翅黑褐色,初級飛羽外翈沾灰。尾黑色,胸至上腹和兩脅棕橄欖褐色,腹中央至尾下覆羽慄棕色。特徵極明顯,野外不難識別。虹膜硃紅色,嘴黑色,腳、趾黑褐色,爪角褐色。 [1] 
慄頸噪鶥主要棲息於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河谷灌叢和竹叢中,性喜成羣,常成5-6只至10餘隻的小羣活動。性活躍而大膽,行動迅速,頻繁地在灌叢間跳上跳下或飛進飛出,有時也在開闊的地上活動和覓食,較為嘈雜。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各種灌木和草本植物漿果、果實、種子和草子。於中國、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印度(阿薩姆、錫金)等東喜馬拉雅山地區國家和緬甸東北部。
(概述圖參考來源: [2] 
中文名
慄頸噪鶥
拉丁學名
Garrulax ruficollis
別    名
棕頸噪鶥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雀形目
噪眉科
噪鶥屬
慄頸噪鶥
亞    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Jardine & Selby,1838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4] 
外文名
Rufous-necked Laughingthrush

慄頸噪鶥形態特徵

慄頸噪鶥
慄頸噪鶥(16張)
雌雄羽色相似。頭頂至枕石板灰色。前額、眼先、眼周、眉區、臉頰和耳羽等頭側黑色,耳覆羽後部的頭側至頸側有一亮慄棕色的大型塊斑,極為醒目。其餘上體包括兩翅表面橄欖褐色或暗灰橄欖褐色,兩翅暗褐色或黑褐色,初級飛羽外翈灰色,尾黑色,基部綴有橄欖綠色或橄欖褐色,各尾微具不明顯的暗色橫斑。頦、喉至上胸黑色,下胸、上腹和兩脅橄欖褐色、有時微帶棕色,下腹中央和尾下覆羽深棕或慄棕色。 [1] 
虹膜硃紅色,嘴黑色,腳、趾黑褐色,爪角褐色。 [1] 
大小量度
性別
體重
體長
嘴峯
跗蹠
雄性
53-65克
222-250毫米
19-24毫米
92-102毫米
103-119毫米
34-39毫米
雌性
51-57克
215-240毫米
18-23毫米
89-100毫米
103-110毫米
33-36毫米 [1] 

慄頸噪鶥棲息環境

慄頸噪鶥主要棲息於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河谷灌叢和竹叢中,也出入於村寨和農田附近的灌叢、竹叢、蘆葦叢、草坡和林緣地帶,一般不進入森林,是一種林外灌叢鳥類。 [1] 

慄頸噪鶥生活習性

行為:留鳥。性喜成羣,常成5-6只至10餘隻的小羣活動。性活躍而大膽,行動迅速,頻繁地在灌叢間跳上跳下或飛進飛出,有時也在開闊的地上活動和覓食,較為嘈雜。 [1] 
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各種灌木和草本植物漿果、果實、種子和草子。 [1] 

慄頸噪鶥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印度(阿薩姆、錫金)等東喜馬拉雅山地區國家和緬甸東北部。在中國分佈於雲南西部盈江、潞西、耿馬和西藏南部墨脱等地。 [1] 
慄頸噪鶥分佈圖 慄頸噪鶥分佈圖

慄頸噪鶥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3月30日獵獲一隻雄鳥,睾丸已膨大為9毫米×7毫米(彭燕章等,1987)。巢呈深杯狀,主要由草莖、草葉、根等材料構成,內墊有鬚根和纖維。通常營巢於次生林或荒地灌叢中高的灌木或小樹上。每窩產卵通常3-4枚,卵淡藍色或白色,卵的大小為25.7毫米×20毫米。 [1] 

慄頸噪鶥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