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慄喉蜂虎

鎖定
慄喉蜂虎(學名:Merops philippinus)是蜂虎科蜂虎屬的鳥類。有熱帶鳥類羽毛豔麗的特徵:喉部是慄紅色的,黑色的過眼紋,翅膀和背部是綠色的,尾翼是藍色的,飛行時翅膀下面的羽毛是橙黃色的,在陽光的照射下,它們全身閃爍着金屬般的豔麗光澤,有人將它稱之為中國最美麗的鳥之一。
飛行技術高超,能在空中做出急速飛行、滑翔、懸停、急速回轉和仰俯等高難度動作。以蜻蜓、蝴蝶、蜜蜂、甲蟲、蒼蠅等為主要食物,主要生活在東南亞一帶,中國只有雲南的局部地區、海南島、香港和廣東、福建的部分沿海地區有分佈。
中文名
慄喉蜂虎
外文名
Blue-tailed Bee-eater
別    名
紅喉蜂虎
拉丁學名
Merops philippin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佛法僧目
蜂虎科
蜂虎屬
慄喉蜂虎
亞    種
無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66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9] 

慄喉蜂虎形態特徵

慄喉蜂虎
慄喉蜂虎(14張)
慄喉蜂虎的尾和腰藍色;喉栗色。眼先、後及覆耳羽黑色;其下以及一狹形眉紋淡藍綠色;自額至背及翅表輝綠色;頭頂至背草綠色沾黃,寬闊的黑色貫眼紋由額經眼先和眼到耳覆羽,黑色貫眼紋上下又各有一窄的線藍色狹紋,腰和尾上覆羽鮮藍色,尾藍綠色,中央尾羽甚延長且較狹細,其超出側尾羽的長度遠超過跗蹠的2倍長度;尖端突出約38-45毫米左右,突出韻尖端部分為黑色。肩和兩翅表面草綠色,翅上覆羽、初級飛羽和外側次級飛羽銅綠色。內側飛羽藍色,尖端黑色,外側飛羽亦具黑端。頦和上喉黃色,下喉和上胸栗色;下胸、腹草綠色,下腹至尾下覆羽藍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慄黃色。腰及尾上覆羽、尾羽表面亮綠藍色;中央尾羽末段近黑色,側尾羽內翈緣以淡紅栗色;初、次級飛羽具淡黑色羽端,最外側幾枚的外翈及最內側幾枚的暴露部分呈淡綠色;翅底面呈橙棕色。頦鮮黃色;喉鮮栗色;自胸以下淺黃綠至淺綠色;尾下覆羽銀藍色。 [2] 
幼鳥上體羽色缺乏光澤;下體喉部栗色較淡,其下呈較多的淡藍色,少綠色。中央尾羽未延長且缺乏狹形的羽端。 [2] 
虹膜玫瑰紅色;嘴黑色;腳暗褐色;爪黑色。 [2] 
大小量度:體重♂28-42克,♀35-44克;體長♂254-300毫米,♀260-308毫米;嘴峯♂37-42毫米,♀36-43毫米;翅♂130-135毫米,♀114-134毫米;尾♂129-148毫米,♀110-151毫米;跗蹠♂10-13毫米,♀11-13毫米。(注:雄性—♂;雌性—♀) [2] 

慄喉蜂虎近種區別

慄喉蜂虎
彩虹蜂虎
綠喉蜂虎
體重♂28-42克,♀35-44克;體長♂254-300毫米,♀260-308毫米
重20~33克;體長19~20釐米
體重♂18-20克,♀15-22克;體長♂235-240毫米,♀185-236毫米
喉部是慄紅色的,黑色的過眼紋,翅膀和背部是綠色的,尾翼是藍色的,飛行時翅膀下面的羽毛是橙黃色的
初級飛羽淡紅,羽緣綠色,翼尖深灰色。頷、頰沾黃色。喉紅褐色,喉下有一黑色三角形斑紋。尾羽黑色,尾下覆羽水藍色
喉綠色,額部、頭頂至上背為鏽紅色,其餘上體均為亮綠色
慄喉蜂虎 慄喉蜂虎
彩虹蜂虎 彩虹蜂虎
綠喉蜂虎 綠喉蜂虎

慄喉蜂虎棲息環境

常見於海拔1200米以下的開闊生境。結羣聚於開闊地捕食。棲於裸露樹枝或電線,懶散地迂迴滑翔尋食昆蟲。 [2] 

慄喉蜂虎生活習性

慄喉蜂虎在中國雲南西南部和海南島為留鳥,在其它地區為夏候鳥。4-5月遷來,9-10月離開。 [2] 
多呈數只至數十隻的羣體活動,繁殖期間亦見有單獨或成對活動的。動作靈敏,常在飛行時凌空捕捉獵物。結羣聚於開闊地捕食。棲於裸露樹枝或電線,以昆蟲為食,喜歡開闊原野,在土崖挖穴為巢,常常成大羣一起築巢,形成壯觀的羣巢。較其它蜂虎更喜在空中捕食。白天從雄性到晚多在農田等開闊地上空飛翔捕食。有時一羣蜂虎吱吱喳喳從頭頂高飛而過。飛行時發出哀怨的顫聲。 [2] 
紋白蝶為主食,另外蜻蜓、蟬、蛾類、食蟲虻、甲蟲等是食物資源。 [2] 

慄喉蜂虎分佈範圍

分佈於孟加拉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東帝汶、越南。中國有分佈(金門、廈門騎馬山等地)。 [3] 
繁殖於南亞、菲律賓、蘇拉威西及新幾內亞。冬季遷移至巽他羣島。指名亞種夏季繁殖於中國西藏東南部、四川南部、雲南、廣西及廣東;在海南島為留鳥。 [2] 
慄喉蜂虎分佈圖 慄喉蜂虎分佈圖 [4]

慄喉蜂虎繁殖方式

慄喉蜂虎的繁殖期為4-6月。營巢於河流、溪邊較陡峭的土質巖壁上。自己掘洞為巢,巢洞呈隧道形,直徑約6-7釐米,洞深多在1-2米,洞末端擴大為巢,大小直徑為15-20釐米,高約8-10釐米,每窩產卵5-7枚 [5]  ,卵白色,橢圓形或圓形,大小為23-27×18-23毫米。 [2] 
中國福建省只有漳浦、廈門以及金門的海岸帶有幾個點狀分佈的繁殖地點,其中以金門的繁殖種羣數量最多,數量有幾千只。慄喉蜂虎在廈門屬夏候鳥,據説廈門也是最北部的繁殖點。每年4月底5月初遷徙來廈尋找適合的土沙牆為巢址,集體在土牆上挖出深達一米左右的洞穴作為巢。它們的挖掘工具是它們的嘴和利爪。7月底左右,幼鳥開始離巢,學習飛行、捕食技能,待到9月,逐步向南遷徙越冬。 [2] 

慄喉蜂虎保護現狀

慄喉蜂虎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3]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2]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6] 

慄喉蜂虎保護措施

2011年,設立廈門五緣灣慄喉蜂虎自然保護區。 [12] 

慄喉蜂虎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7] 

慄喉蜂虎相關報道

台灣郵政於2003年5月8日發行特447《保育鳥類郵票—慄喉蜂虎》一套4枚,同時推出小全張1枚。小全張背景上為金門民居宅所。
《保育鳥類郵票—慄喉蜂虎》 《保育鳥類郵票—慄喉蜂虎》
在中國金門的天空和林野,從夏天直到秋天,常常可以聽見一陣陣如口哨般清亮的叫聲穿過微風清晰傳來,那就是金門最具特色的候鳥、被譽為金門“夏日精靈”,以羽色豔麗着稱、體態優雅的慄喉蜂虎的鳴唱。慄喉蜂虎在金門營巢,夏墅、青年農莊、田埔水庫、昔果山、後沙等地,都是絕佳的賞鳥地點,7、8月間達2000只以上。由於慄喉蜂虎為台灣本島看不到的鳥種,來自台南、台北等地的鳥友樂此期間趕到金門賞鳥,目睹慄喉蜂虎展翅翱翔、營巢求偶等實況。慄喉蜂虎約4、5月飛至金門,9、10月才離開金門往南過冬。每年都是如此,從不間歇。 [8] 
2022年4月10日,6只慄喉蜂虎飛抵福建省廈門市五緣灣慄喉蜂虎自然保護區。 [10] 
2022年12月,海口慄喉蜂虎保護入選全國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