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感光玻璃

鎖定
感光玻璃相指的是是利用重鉻酸鹽經感光後粘附瓷粉形成影像,並採用轉移薄膜的方法,將影像移到平板或曲面的玻璃片上來,經過整修和白化處理,最後經高温烘燒而成。玻璃相的特點是,透光不透明,別具一格,能永久保存而不褪色。在各種形狀的玻璃片上,經打磨修飾,配上精美的托架,那感光玻璃相更為賞心悦目。在商品世界裏,自有它的一席。
製作感光玻璃相的材料與感光瓷相所使用的材料基本相同,只是製作玻璃相要多幾道工序。
中文名
感光玻璃
外文名
Photosensitive glass
原    理
重鉻酸鹽經感光後粘附瓷粉而成
採用方法
轉移薄膜
特    點
透光不透明

目錄

感光玻璃簡介

製作感光玻璃相的材料與感光瓷相所使用的材料基本相同,只是製作玻璃相要多幾道工序。

感光玻璃製作技法

[1] 
第一節 工具、原材料和準備工作
修相用的斜抬架——自制一個略有斜度的抬架,上面鋪有一塊麪積較大的5mm厚的磨砂玻璃,玻璃下邊安裝一兩支5W-10W的日光燈。
松油醇棗調開乳白粉用,醫藥公司或化學試劑門市有售,可用玻璃工藝廠的冷印油(松油醇為主要成分)。
乳白瓷粉或乳白玻璃粉棗作白化託底用。
第二節 薄膜強化處理
製作感光玻璃相要先製作薄膜相。薄膜相是很容易拭擦掉的,因瓷粉仍在上面,稍不小心便會損壞瓷粉相,即使很輕巧的頓打着色,也易將瓷粉相的粉末粘上而破壞了形象。而玻璃是透明的,玻璃相的特點是透光不透明,在光線的作用下,玻璃相面上的一小點瑕疵都會暴露無遺。脱粉是其中一大弊,所以在着色前應經強化薄膜處理,使彩色填色工作更易操作。
強化處理的辦法是:
用極稀薄的塑料醛溶液(無水乙醇100ml配塑料醛2~3g)淋到薄膜相面上,塗布均勻後(多餘的應傾倒回原器皿裏,覆蓋面應以儘可能薄為宜),曬乾即可。加封過塑料醛溶液的薄膜相,可經受較大的衝力和拭抹,不致使薄膜瓷粉相受損,在以後烘烤過程中也不會起破點而影響質量。這是第一步的強化處理,是為填彩作準備的。當然如果使用噴筆,通過空氣壓縮機直接噴彩,或使之白化託底,則不必加封塑料醛溶液這一層,因噴彩是不會產生直接衝力接觸的,不會帶走瓷粉,此為最妥的辦法,而且噴彩均勻細膩柔和,藝術感較強。
第三節 白化託底處理
感光玻璃相的整修與着色,方法與感光瓷相無異,只是感光玻璃相無論是製成黑白或彩色後,都要經過白化託底處理。因玻璃是透明的,如果不經白化託底,這幅玻璃相的畫面看上去,主體不夠突出。透過光線來看,更會覺得色彩或黑色的飽和度會嚴重不足,儘管上粉或上彩已達到了標準,甚至超過了標準,仍然會感到不足。經過白化託底的處理,便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製作感光玻璃相,就必須有白化託底處理這一環節。
所謂白化託底即是在已經整修或已填彩的薄膜相面上加上一層乳白色的瓷粉(或者是乳白玻璃粉)。乳白粉須經研磨才能使用,可用兩塊小的磨砂玻璃夾着乳白粉研磨(用松油醇調開),直到將乳白粉研磨到嫩滑為止。薄膜相在加上這層乳白瓷粉後,反過來看,會立時覺得主體突出,層次感和色彩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人感到有一種透光不透明的磨砂效果,所以白化託底是必須的。 [1] 
白化託底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噴筆或噴槍來處理;另一種是用頓打方式來處理。兩種方式處理的效果各有特點:
一、噴底白化法步驟如下:
(1)用松油醇(可用松節油來適當稀釋)100ml配乳白粉20g,經研磨過濾,倒到小瓶中備用。
(2)整修後或上彩後的薄膜相不需完全烤乾(只需略為烘乾),用噴槍(噴筆更好,使噴面更加細膩柔和)裝上乳白油後,可直接噴到薄膜相面上。
(3)噴乳白油的重點應在畫面上,畫面以外的部位也可以噴上薄薄的一層,以顯示出磨砂的效果。白化的厚薄視畫面要求效果而定,可自行選擇。
二、頓打白化法
步驟如下:
(1)用松油醇或乳香油調開乳白粉,用刮刀按調其他色粉一樣,在調色板上擦磨,要求粉末達到細柔嫩滑的程度。
(2)已整修或已上彩的薄膜相,要經充分烘乾或經一定的温度的烘燒(500℃左右),降温取出後,用絲棉(或脱脂棉)捲成小球狀蘸乳白粉,往畫面上輕巧地頓打,直至頓打至白色均勻為度。人像的背景部位可以打得淺一些,要談化漸變得自然柔和。當然,也可以視情況將整幅玻璃相打得厚實一些。
三、白化託底效果
松油醇及乳香油都有疑固、強化、硬化瓷色粉的作用,還能降低瓷色粉熔點。經過噴白或打白的託底起着保護薄膜相的作用,烘乾和加温烤乾(未經高温烘烤)或自然晾乾後都能達到強化玻璃相的效果。此時的玻璃相,只要不用刀來刮它,而用框架裝起來,效果與燒製成的玻璃是相同的,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也能防潮。但它畢竟是未經過高温燒製的,瓷粉未能溶融到玻璃上,與玻璃牢固地結合成一體,所以仍是不能稱為永久性的感光玻璃相。
四、白化託底製作方法歸納比較
各白化託底製作方法的步驟如下:
(1)黑白頓打白化法
黑白薄膜相→整修→烤乾→頓打白化→高温燒製
(2)黑白噴油白化法
黑白薄膜相→整修→直接噴油白化→高温燒製
(3)彩色頓打白化法
黑白薄膜相→整修(加塑料醛溶液)封膜強化→填彩→低温烘烤→頓打白化→高温燒製
(4)彩色噴油白化法
黑白薄膜相→整修→(加塑料醛溶液)封膜強化→填彩→直接噴油白化→高温燒製
從上面可以看出,各種方法是大同小異的,只是噴油法白化前省卻一道低温烘乾烘燒的工序,而且效果會相應地好一些。第四節 燒 成
黑白或彩色的經過白化託底的玻璃相,便可以放到高温電烘爐中烘燒了,原來的爐膛內鋪有礦棉花或礦棉氈等耐温材料,現在要由自己備一些燒透了的白色柴灰或燒過的稻穀白灰(也稱“牙灰”,如無,可用2~3mm厚的不鏽鋼鋼板代替。不鏽鋼鋼板放在礦棉上,玻璃相放在鋼板上面即可),鋪在礦棉氈上面,將玻璃相放進去,相面要朝上,向着爐蓋內的電熱絲,使相面直接受熱。頓打白化或噴油白化都要使託底層充分乾燥、硬化。所以燒製前要進行預燒,即通電後爐子升温時,讓爐蓋開啓一小縫(用絕緣硬物頂住爐蓋)加温烘燒,讓白化託底玻璃相的油氣全部揮發,這時室內有股嗆人的油煙味,人員應稍避一下,待油氣(乳香油或松油醇)全部蒸發後,再蓋下爐蓋正式烘燒。油氣蒸發的時間約是5~10分鐘,温度300℃左右。玻璃相的耐温程度不及陶瓷,熔點也比較低,一般在600℃左右開始軟化,温度再上升,便逐漸進入融熔狀態了。所以要準確地掌握好温度,要恰到好處。温度不夠,白化託底的乳白粉未能軟融,玻璃未軟化,兩者的附着力都差,結果燒了也等於未燒,仍然可以刮脱,如果是這樣,倒不如採用免燒法更為保險些。但温度過高,玻璃變形(甚至融熔),便成了廢品。初學者,可以計算着時間,蓋下爐蓋後,每10數分鐘便輕輕揭開爐子的一小縫,用肉眼觀察,當發現白化託底一層有少許光澤時(不必待到能倒映爐蓋內的電熱絲)即斷電,這時的烘燒時間約是20分鐘左右。如果有温度控制儀,應是540℃~600℃之間,超過600℃,玻璃變軟,如果託底不平,則整個玻璃相會嚴重彎曲變形,成了廢品。所以務必使温度控制在600℃左右。待積累了經驗,便可準確地掌握所使用的爐子烘製的時間及温度,這樣成功率便會大大提高。
在爐膛裏的高温玻璃相,如果沒有外來低温空氣突然注入,一般不易破裂。因玻璃此時的膨脹收縮率是基本一致的。所以斷電後,不能馬上開啓爐蓋,須讓爐膛內的温度逐漸自然下降,約1小時後才能揭開爐蓋,再過半小時左右才能取出玻璃相。如果剛斷電即去揭開爐蓋取玻璃相,此玻璃相必破裂是無疑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