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愛爾蘭國家博物館

鎖定
愛爾蘭國家博物館是位於愛爾蘭共和國的國立綜合性博物館。該館重點強調愛爾蘭的藝術、文化和自然歷史。1733年由都柏林皇家學會設立收藏農業器具的博物館,不久又收藏動、植物標本。1857年成立自然歷史博物館,1877年形成國立博物館,並於1890年正式開放。主要展出古器物、藝術品、金製品、早期基督教金屬工藝品及動物學、 植物學、 地質學方面的標本和資料。
中文名
愛爾蘭國家博物館
外文名
National Museum of Ireland
類    別
歷史類
地    點
愛爾蘭都柏林卡斯爾巴
竣工時間
1877年
館藏精品
聖阿達杯,方特希爾瓷瓶,塔拉胸針
藏品規模
約400萬件
參觀者數目
共783278人次(2009年)
現任館長
帕特里克·F·華萊士

愛爾蘭國家博物館建築佈局

該館設愛爾蘭古器物部、裝飾藝術與歷史部、愛爾蘭民俗生活部、自然歷史分館,其中三個分部在都柏林,外一個在梅奧郡
古器物部
古器物部中以史前金制裝飾品最為精緻,是歐洲罕見的文物青銅時代的項鍊、別針、護喉具等也極珍貴,顯示出愛爾蘭古代的高度繁榮和工匠巧奪天工的高超技術。早期基督教時代遺物豐富多彩,由 300多個玻璃杯製成的聖阿達杯是8世紀時的代表作。
位於基爾代爾街的古器物部展出史前愛爾蘭展品,包括早期金製品、教會珍品和維京時期及中世紀時期藏品。有來自塞浦路斯埃及羅馬帝國的特別展品,並定期舉辦特別展覽。
裝飾藝術品與歷史部
裝飾藝術品與歷史部,展有愛爾蘭自由邦的國璽,是柯林斯軍營遺址所保存的藏品的一部分。於1997年開放,幷包含博物館的行政中心、商店和咖啡廳。
本部展出傢俱、銀器、陶瓷、玻璃器皿,以及民間生活的例證、服裝、貨幣和武器。出自公元1300年左右的中國瓷花瓶——方特希爾瓷瓶是其特色之一。定期舉辦特別展覽。
民俗生活部
民俗生活部是最近開放的分部。它位於梅奧郡卡斯爾巴以東8公里的圖洛夫村外圍,並於2001年對外開放。
民俗生活部着眼於從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愛爾蘭的平凡生活,其中許多藏品來自20世紀30年代的愛爾蘭鄉村。這是關於家、自然環境、羣落和變革的力量的展覽品。
自然歷史分館
自然歷史博物館國家博物館的一部分,雖然往往認為是不同的,位於都柏林梅瑞恩街,展出來自世界各地的動物標本,有已滅絕的愛爾蘭巨麂、熊、狼、北極狼猛獁以及大量鳥類的珍貴標本。 [1] 

愛爾蘭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

愛爾蘭國家博物館的館藏可達400萬件,來自於世界各個角落,涵蓋了考古學、民眾生活、自然歷史、藝術和工業等方面。館內的自然歷史側重於動物學和地質學的收藏,約200萬件標本,其中數目最多的當屬昆蟲標本。考古收藏為博物館最重要的收藏之一,主要收藏了愛爾蘭史前時期至中世紀的各種物品,約200萬件,包括歐洲考古發現、埃及考古發現等,這些考古發現不論在質量、數量,還是多樣性而言,都是愛爾蘭最寶貴的財富。藝術和工業收藏涵蓋了愛爾蘭的裝飾藝術、政治、軍事和社會歷史等方面,共約15萬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