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意義

(201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意義》一書是楊慧林所著一部哲學類書籍,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書    名
意義
作    者
楊慧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3年7月
頁    數
231 頁
定    價
32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301208427
副標題
當代神學的公共性問題

意義內容簡介

本書分別從"當代人文學術的'意義'問題"、"'意義'問題的跨文化讀解""'詩性智慧'的'意義'同構"、"'意義'追尋的現實情境"等四個維度,深入探究宗教學與一般人文學術的相互關聯和相互啓發,並與當代西方的神學研究直接對話,力圖梳理出一種"關於基督教的'非宗教'詮釋",從"意義結構"的角度探討宗教與神學的公共性問題,為宗教問題提供更為理性的理解途徑。作者認為:在理解的基礎上"破執",不僅可以擺脱任何"中心話語"的束縛,也將在體制化的信仰形態之外,真正揭示宗教的文化意藴。 [1] 

意義作者簡介

楊慧林,1954年出生於北京,文學碩士、哲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副校長,兼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等。代表性學術著作有《罪惡與救贖:基督教文化精神論》(1995)、《聖言·人言:神學詮釋學》(2001)、《基督教的底色與文化延伸》(2001)、《西方文論概要》(2003)、《在文學與神學的邊界》(2012)等,並在美國出版英文論文集Christianity in China: the work of Yang Huilin (2004)、合作主編Sino-Christian Studies in China (2006)。 [1] 

意義目錄

總序 當代西方思想對傳統論題的重構
序言 自家有悟
第一編 當代人文學術的“意義”問題
第一節 名詞的動詞性與動詞的交互性
第二節 從“差異”到“他者”的神學讀解
第三節 齊澤克的“基督教遺產”與意義結構
第四節 齊澤克的“反向”神學與文學研究
第二編 “意義”問題的跨文化讀解
第一節 中西之間的“經文辯讀
第二節 “經文辯讀”與“詮釋的循環” [1] 
第三節 《聖經》“和合本”的詮釋學意義
第四節 “漢語神學”的語言學定位及其獨特價值
第三編 “詩性智慧”的“意義”同構
第一節 文學研究與文化研究的神學進路
第二節 “聖盃”的象徵系統及其“解碼”
第三節 當代神學對文論研究的潛在價值
第四節 西方馬克思主義宗教論説的六個問題領域
第四編 “意義”追尋的現實情境
第一節 漢語語境中的基督教詮釋
第二節 “倫理化”的漢語基督教與基督教的倫理意義
第三節 早期教會大學的兩種授課語言及其價值歸宿
第四節 “全球地方化”話語中的神學主題
代結語 關於比較文學與宗教學的對話 [1] 
主要參考書目
索引

意義叢書信息

人文學科關鍵詞研究 (共10冊), 這套叢書還有 《道説》,《焦慮》,《身體》,《書寫》,《法則》 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