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愉色

鎖定
愉色,漢語詞語,拼音是yú sè,指和悦的神色,出自《禮記·祭義》。
中文名
愉色
出    處
《禮記·祭義》
釋    義
和悦的神色
拼    音
yú sè

目錄

愉色解釋

和悦的神色。

愉色出處

《禮記·祭義》:“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朱子語類 卷三十二》:子夏能勤奉養,而未知愉色婉容之為 美。
菜根譚》:家庭有個真佛,日用有種真道,人能誠心和氣、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間,形骸兩釋,意氣交流,勝於調息觀心萬倍矣。
清田蘭芳《雲南楚雄府通判袁公(袁可立孫)墓誌銘》:“(袁賦誠)家居之日,每晨盥漱畢,必登堂揖問“夜安否”。立而待命,命之坐則坐,與之言愉色承之。”
葉聖陶 《窮愁》:“母聞之,枯顏色呈愉色,口喃喃宣佛號不止。”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