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想當然

鎖定
想當然,是漢語的一則成語,語出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孔融傳》。 [1] 
這則成語形容憑主觀想象推斷,認為事情大概是或應該是這樣。其結構為動賓式,在句子中可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1]  [4] 
中文名
想當然
拼    音
xiǎng dāng rán
近義詞
想當然耳
反義詞
一分為二
出    處
《後漢書·孔融傳》
語法功能
作謂語、定語

想當然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孔融傳》:“融乃與操書,稱:‘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不悟,後問出何經典,對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1] 
後人由這則典故剪裁出“想當然”作為一則成語。 [1] 

想當然成語典故

據《後漢書·孔融傳》記載:東漢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曹操為了徹底消滅袁紹割據勢力,又出兵北方,率軍攻佔袁紹的老巢,進攻袁紹的兒子袁尚等人,他的第二個兒子曹丕也隨從出征。第二年,曹軍攻破袁氏割據勢力的老巢鄴城。年僅十八歲的曹丕進入鄴城後,率兵進駐袁氏的府邸,袁氏的妻子兒女,多數遭到了侵犯掠奪。曹丕遇見了來不及逃走的袁紹夫人和袁紹的兒子袁熙的妻子甄氏。他一眼便發現甄氏長得貌若天仙,非常漂亮,不覺出了神。甄氏非常害怕,趕緊把頭伏在劉氏夫人的膝上,曹丕要劉夫人叫她把頭抬起來,甄氏抬起頭後,曹丕仔細觀察了一番,覺得她容貌確實美麗,便把年長他五歲的甄氏納為夫人。
此後,曹丕就在鄴城留住了十多年。他本人富有文學才能,因此鄴城聚集了不少文人,其中孔融、王粲、陳琳等七人經常在一起遊樂,賦詩唱和,形成一個文學集團。曹丕就稱他們為“建安七子”。在建安七子中,孔融的歲數較大。此時,曹丕事情鬧得輿情譁然。正在鄴城的孔融,知道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後,便寫了一封信給曹操,説是從前周武王伐商紂王的時候,把紂王的寵妃妲己賞給了周公。曹操讀了這封信,沒有領悟到其中的意思。後來遇到孔融,就問信中寫的那件事出自什麼經典。孔融笑着回答説:“這是我用現在的情況推想過去而來的,應當是這樣的吧。”
原來孔融對曹丕的做法不滿,所以編造了這個典故來加以諷刺。後來人們就把憑主觀想象與事實並不相合的情況稱為“想當然”。曹操明白了孔融的真實用意,心裏自然不快,以後藉口殺孔融,或多或少與這“想當然”有些干係。 [2]  [5] 

想當然成語寓意

“想當然”其實是一種假借古人編造故事用來為己所用的一種手法。這種手法有兩個要點:“想”是假想、設想,“當然”是按照情理推測存在某種必然。也就是説,故事雖然是編造的,但應符合人物的個性特徵和歷史背景,是很有講究的,與一般的胡編亂造大有區別。“想當然”並非完全沒有依據。而後來“想當然”的意思有了很大的轉變,它給人的啓示是,憑“想當然”,得到的結論(判斷)錯誤會滾滾來,對於科學研究危害極大。“想當然”與‘拍腦袋下結論’的錯誤性質差不多,都是唯心主義的思維。必須消滅這些錯誤的思維方式,用邏輯學配合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真理進行科學思維,才能夠得出正確的結論。千萬不能夠用感性認識代替理性認識,不能夠搞讓實幹(實踐)感性認識包打天下,否則真理近在眼前也會發現不了。 [1]  [5] 

想當然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想當然”指憑“胡思亂想”下結論,以為事情和結論一定是如此,而其實不是;形容憑唯心主義的沒有根據的推測來斷定。這則成語在句子中可作謂語、定語,口語、書面語通用,多用於貶義。 [1]  [3] 
運用示例
宋·龔頤正《芥隱筆記·殺之三宥之三》:“東坡試《刑賞忠厚之至論》,其間有云;‘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梅聖俞以問蘇出何書。答曰:‘想當然耳。’” [6] 
清·愛新覺羅·弘曆《遣興》:“楊震四知何謂弗,帝堯三宥想當然。” [7] 
人民日報記者王浩《到農村創業 少些“想當然”》:“實際上,農村創業並非易事,千萬不要‘想當然’,否則就會遇到‘想不到’的困難。”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