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袁熙

(東漢末年幽州刺史、袁紹次子)

鎖定
袁熙(?-207年),字顯奕 [1]  (一作顯雍 [15]  ),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北)人,袁紹次子,袁譚之弟,袁尚之兄。
袁熙早年隨父征戰,在袁紹佔據冀、青、幽、並四州後,令袁熙為幽州刺史。官渡之戰,袁紹大敗於曹操。建安七年(202年),袁紹因兵敗憂鬱而死。在袁紹死後,袁熙未參與袁譚、袁尚兩兄弟的爭權。曹操平定河北之時,袁熙接納敗給曹操的兄弟袁尚,建安十年(205年),袁熙的部下焦觸和張南發動叛變,並指揮軍隊攻擊袁熙和袁尚,袁熙順勢逃往遼西烏桓 [13]  建安十二年(207年)被曹操所打敗,再前往遼東投奔公孫康, [2]  而曹操用隔岸觀火之計令公孫康斬殺袁熙、袁尚,然後二人首級被獻給曹操。 [13] 
後漢劉表曾評價其説:袁熙氣度不凡,寬宏大量,且寬裕有度。 [13] 
全    名
袁熙
顯奕(一説顯雍)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汝南郡汝陽縣(今河南商水)
逝世日期
207年
最高官職
幽州刺史

袁熙人物生平

袁熙管治幽州

袁熙,是袁紹的次子。袁紹讓長子袁譚出任青州時,對沮授説:“我要讓四人各據一州,來觀察他們的能力。”後來,袁熙被任命為幽州刺史,袁紹的外甥高幹則被任命為幷州刺史。 [15-16] 

袁熙收留袁尚

建安九年(204年),鄴城曹操攻破後,袁尚逃到中山,又遭到袁譚的攻擊,從故安撤退到幽州,投奔袁熙。 [3]  [17] 

袁熙遭受叛變

建安十年(205年)正月,袁熙帳下大將焦觸張南發動叛變,並對袁熙和袁尚發動攻擊,袁熙和袁尚投奔三郡烏桓 [4]  [18] 
當初,三郡烏桓趁着天下大亂的時候攻入幽州,略得十多萬户漢人。後來袁紹和他們打好關係,立他們的酋豪為單于,並把族人的女兒作為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們為妻。其中遼西單于蹋頓勢力強大,受到袁紹厚待,所以袁尚、袁熙兄弟前去投奔他。 [19] 

袁熙柳城之戰

建安十二年(207年),田疇成為曹操的嚮導幫助曹軍奔襲柳城。烏桓得知消息,袁熙、袁尚與蹋頓、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等率領數萬騎兵迎擊。曹操派大將張遼白狼山之戰大破烏桓軍,斬殺蹋頓及名王以下,胡、漢投降者二十多萬口。 [20] 
戰敗的袁熙、袁尚逃奔遼東,當時袁尚還有數千名騎兵。遼東單于蘇僕延與遼西、右北平諸豪皆捨棄種人,跟隨袁熙兄弟。曹操的部下勸他征討遼東太守公孫康,則袁尚兄弟可以擒獲,曹操説:“我剛讓公孫康斬下袁尚、袁熙的首級送過來,不必動兵了。” [2]  [21] 

袁熙命喪遼東

袁尚為人有勇力,在逃到遼東後欲圖奪取公孫康的部眾,就同袁熙商量説:“現在到遼東,公孫康必然見我,我為兄長親手殺了他,並且佔領遼東,還可以用來擴大自己。”公孫康心裏也想着:“現在不取袁熙、袁尚,無以説於國家。”就事先在馬棚裹面安排了精強勇猛的士兵,然後出來邀請袁尚、袁熙。袁熙心中起疑,不想進去,袁尚強迫他進去,袁熙就同他一起進去。還沒來得及坐下,就被公孫康派的伏兵捉住了。公孫康斬殺袁尚、袁熙以及蘇僕延等人,並把他們的首級送給曹操。 [5]  [22]  [23] 

袁熙軼事典故

袁熙恩義尚存

丟失鄴城後,袁氏的衰敗已經必不可免。袁熙部將焦觸和張南發動叛變,下令幽州的所有官員歃血為盟背袁投曹。眾人都不敢説話,各自按次序歃血。 [4]  而幽州別駕韓珩不同意,説道:“我受到袁紹袁熙父子的厚恩,現在袁氏敗亡,我智不能救,勇不能死,於大義已經缺了;如果此時要我投降曹操,我做不到。” [6] 

袁熙從容赴死

二袁中計 二袁中計
公孫康活捉袁尚、袁熙後,袁尚嫌地上寒冷,向公孫康索要坐席,袁熙説道:“人頭將要送到千里之外,哪還需要坐席!” [8]  (一説此為公孫康所言。 [7] 

袁熙家族成員

袁熙父母

父親:袁紹
嫡母:劉夫人

袁熙兄弟

袁譚,袁紹長子。
袁尚,袁紹第三子。
袁買,袁尚之弟(一作袁尚兄子)。 [22] 

袁熙妻子

文昭甄皇后,建安中袁紹為袁熙納之。建安四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鄴城侍奉婆婆劉氏。 [10]  建安九年,曹操攻屠鄴城,甄氏被曹丕所納。 [11] 
吳氏,早卒。生子袁謙。僅見於族譜《袁氏世考》。 [12] 

袁熙兒子

袁謙,高涼太守。

袁熙史料記載

袁熙的事蹟見於《三國志》、《後漢書》的袁紹傳。
《三國志·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 [9] 
《後漢書·卷七十四下·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下》 [14] 

袁熙影視形象

《新三國》袁熙 《新三國》袁熙
1987年歌仔戲《金縷歌》:吳美飾演袁熙;
2010年電視劇《三國》:藍天飾演袁熙
2012年電視劇《曹操》:郭凱飾演袁熙
2013年電視劇《新洛神》:婁淇飾演袁熙
2018年電視劇《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小小白飾演袁熙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袁紹傳》典略曰:譚,字顯思。熙,字顯奕。尚,字顯甫。
  • 2.    《後漢書.袁紹傳》:十二年,曹操徵遼西,擊烏桓。尚、熙與烏桓逆操軍,戰敗走,乃與親兵數千人奔公孫康於遼東。
  • 3.    《三國志.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尚走故安從熙,譚悉收其眾。
  • 4.    《後漢書.袁紹傳》 熙、尚為其將焦觸、張南所攻,奔遼西烏桓。觸自號幽州刺史,驅率諸郡太守令長背袁向曹,陳兵數萬。
  • 5.    《後漢書.袁紹傳》;‘尚有勇力,先與熙謀曰:“今到遼東,康必見我,我獨為兄手擊之,且據其郡,猶可以自廣也。”康亦心規取尚以為功,乃先置精勇於廄中,然後請尚、熙。熙疑不欲進,尚強之,遂與俱入。未及坐,康叱伏兵禽下,坐於凍地。尚謂康曰:“未死之間,寒不可忍,可相與席。”康曰:“卿頭顱方行萬里,何席之為!”遂斬首送之。’
  • 6.    《三國志·魏書三》至別駕韓珩,曰:“吾受袁公父子厚恩,今其破亡,智不能救,勇不能死,於義闕矣;若乃北面於曹氏,所弗能為也。”一坐為珩失色。
  • 7.    《後漢書.袁紹傳》尚謂康曰:"未死之間,寒不可忍,可相與席。"康曰:"卿頭顱方行萬里,何席之為!"
  • 8.    《典略》:熙、尚入,康伏兵出,皆縛之,坐於凍地。尚寒,求席,熙曰:"頭顱方行萬里,何席之為!"遂斬首。
  • 9.    三國志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4-04]
  • 10.    《三國志》:熙出在幽州,後留侍姑。
  • 11.    《三國志》:及冀州平,文帝納後於鄴,有寵,生明帝及東鄉公主。《資治通鑑》:太祖之入鄴也,帝為五官中郎將,見袁熙妻中山甄氏美而悦之,太祖為之聘焉,生子叡。
  • 12.    《袁氏世考》:“熙字顯雍,三國時為幽州刺史。妻吳氏。生子謙。”據《新唐書》言,熙後人世居樂陵東光(現為河北),熙為東光袁氏始祖。
  • 13.    鄭天挺,吳澤,楊志玖.中國歷史大辭典·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第2368頁
  • 14.    後漢書 卷七十四下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1-16]
  • 15.    《後漢書·卷七十四上·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上》:紹有三子:譚字顯思,熙字顯雍,尚字顯甫。譚長而惠,尚少而美。紹後妻劉有寵,而偏愛尚,數稱於紹,紹亦奇其姿容,欲使傳嗣。乃以譚繼兄後,出為青州刺史。沮授諫曰:“世稱萬人逐兔,一人獲之,貪者悉止,分定故也。且年均以賢,德均則卜,古之制也。願上惟先代成敗之誡,下思逐兔分定之義。若其不改,禍始此矣。”紹曰:“吾欲令諸子各據一州,以視其能。”於是以中子熙為幽州刺史,外甥高幹為幷州刺史。
  • 16.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出長子譚為青州,沮授諫紹:"必為禍始。"紹不聽,曰:"孤欲令諸兒各據一州也。"【九州春秋載授諫辭曰:"世稱一兔走衢,萬人逐之,一人獲之,貪者悉止,分定故也。且年均以賢,德均則卜,古之制也。願上惟先代成敗之戒,下思逐兔分定之義。"紹曰:"孤欲令四兒各據一州,以觀其能。"授出曰:"禍其始此乎!"譚始至青州,為都督,未為刺史,後太祖拜為刺史。其土自河而西,蓋不過平原而已。遂北排田楷,東攻孔融,曜兵海隅,是時百姓無主,欣戴之矣。然信用羣小,好受近言,肆志奢淫,不知稼穡之艱難。華彥、孔順皆奸佞小人也,信以為腹心;王脩等備官而已。然能接待賓客,慕名敬士。使婦弟領兵在內,至令草竊,巿井而外,虜掠田野;別使兩將募兵下縣,有賂者見免,無者見取,貧弱者多,乃至於竄伏丘野之中,放兵捕索,如獵鳥獸。邑有萬户者,著籍不盈數百,收賦納税,參分不入一。招命賢士,不就;不趨赴軍期,安居族黨,亦不能罪也。】又以中子熙為幽州,甥高幹為幷州。
  • 17.    《後漢書·卷七十四下·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下》:曹操之圍鄴也,譚復背之,因略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閒,攻尚於中山。尚敗,走故安從熙,而譚悉收其眾,還屯龍湊。
  • 18.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十年春正月,攻譚,破之,斬譚,誅其妻子,冀州平。下令曰:"其與袁氏同惡者,與之更始。"令民不得復私讎,禁厚葬,皆一之於法。是月,袁熙大將焦觸、張南等叛攻熙、尚,熙、尚奔三郡烏丸。觸等舉其縣降,封為列侯。
  • 19.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三郡烏丸承天下亂,破幽州,略有漢民合十餘萬户。袁紹皆立其酋豪為單于,以家人子為己女,妻焉。遼西單于蹋頓尤強,為紹所厚,故尚兄弟歸之,數入塞為害。
  • 20.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十二年……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疇請為鄉導,公從之。引軍出盧龍塞,塞外道絕不通,乃塹山堙谷五百餘裏,經白檀,歷平岡,涉鮮卑庭,東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虜乃知之。尚、熙與蹋頓、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等將數萬騎逆軍。八月,登白狼山,卒與虜遇,眾甚盛。公車重在後,被甲者少,左右皆懼。公登高,望虜陳不整,乃縱兵擊之,使張遼為先鋒,虜眾大崩,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漢降者二十餘萬口。
  • 21.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遼東單于速僕丸及遼西、北平諸豪,棄其種人,與尚、熙奔遼東,眾尚有數千騎。初,遼東太守公孫康恃遠不服。及公破烏丸,或説公遂徵之,尚兄弟可禽也。公曰:"吾方使康斬送尚、熙首,不煩兵矣。"
  • 22.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典略曰:尚為人有勇力,欲奪取康眾,與熙謀曰:"今到,康必相見,欲與兄手擊之,有遼東猶可以自廣也。"康亦心計曰:"今不取熙、尚,無以為説於國家。"乃先置其精勇於廄中,然後請熙、尚。熙、尚入,康伏兵出,皆縛之,坐於凍地。尚寒,求席,熙曰:"頭顱方行萬里,何席之為!"遂斬首。譚,字顯思。熙,字顯奕。尚,字顯甫。吳書曰:尚有弟名買,與尚俱走遼東。曹瞞傳雲:買,尚兄子。未詳。】
  • 23.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九月,公引兵自柳城還,康即斬尚、熙及速僕丸等,傳其首。諸將或問:"公還而康斬送尚、熙,何也?"公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則併力,緩之則自相圖,其勢然也。"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