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情愛畫廊

(張抗抗創作長篇小説)

鎖定
《情愛畫廊》是中國當代作家張抗抗創作的長篇小説,首次出版於1996年4月。
《情愛畫廊》描寫了畫家周由和美女水虹的愛情故事,女主人公水虹令人驚心動魄的美被南下尋美的畫家周由發現,由此引起靈魂的震撼,從而引發出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小説通過對女性身體的藝術化描繪與情愛慾望的自主化表達,建立了一種靈肉結合的個人主義性愛觀;在這種性愛觀的預設下,作者實現了對傳統“性文化”的消解,表現出自身女性意識的覺醒;與此同時,更是以“愛”為武器,在更高的精神層面實現了對女性主體精神家園的重構。 [1-2] 
作品名稱
情愛畫廊
作    者
張抗抗
創作年代
當代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首版時間
1996年4月
字    數
320千字

情愛畫廊內容簡介

《情愛畫廊》講述了20世紀90年代青年畫家周由和美麗動人的水虹母女,以及前女友舒麗之間的情感糾葛。周由痴迷於藝術,尤其喜歡畫東方女性人體。他在蘇州的小河邊見到了阿霓,被這個活潑明朗的姑娘打動了,痴迷於繪畫的阿霓也被周由吸引,於是請周由做自己的繪畫老師。後來周由與阿霓的媽媽水虹也產生了愛情,母女二人都深愛着這個浪漫又自由的男人。周由的到來讓這個原本幸福平靜的家庭開始走向另一個方向,他將水虹和阿霓原本被保護起來的臃腫的外衣剝開,讓她們展現出自己完美的身體和熾熱的心靈。 [3] 

情愛畫廊創作背景

1995年,張抗抗開始創作長篇小説《情愛畫廊》,小説創作的初衷是由於張抗抗對物質時代人的愛情和生活原則的功利化趨勢,以及文學中情愛描寫的低俗和瑣屑的市民趣味有所不滿,希望能以至善至真的美感給讀者另一種影響。 [7] 

情愛畫廊人物介紹

周由
作品的開始,周由是在對市場經濟社會中藝術的困境和出路的思考中出場。比如:“在這個商品和包裝的時代,究竟將由什麼來主宰藝術呢?”“市場經濟早已沖垮了五千年的封建傳統,現在是輪到畫家們尷尬的時候了。”“當中國人能夠坦然而純真地欣賞自家客廳牆上懸掛的人體油畫藝術作品時,這個民族大概才能真正面對精神的解放和自由。”周由是一位人體畫家,他的尷尬來源於失去了兩個最重要的能夠與他的理念和畫筆相契合的人體模特兼女友,她們一個嫁作商人婦,一個南下沉浮商海。這種創作瓶頸帶來的焦灼與迷茫,令他鬼使神差地來到江南,邂逅了秦水虹——這個女人後來離開對一個世俗中的女人來説最為理想的殷實之家,來到北京與他瘋狂地相戀,成為了他的藝術女神。
周由是一個人體畫家,對他的藝術神經來説,最敏感的刺激應該是完美的人體,其次才是色與光的神奇結合、點線面的奇譎組合所構成的感官審美刺激。秦水虹生活在蘇州,在連河水都像綢緞流淌的蘇州流傳着許多令後世文人一提及便唏噓不已的江南名妓的故事,她們都是情、藝、性的集合體,是周由在茲念茲的理想模特。秦水虹可以説就是這些美麗、富有才情而又剛烈的藝妓的後裔,周由碰到秦水虹,就猶如至臻的靈魂終於尋覓到了至美的身體般契合。但是因為秦水虹已為人婦,最初的相遇只得以周由黯然離開江南迴到北京告結。
對周由來説,性是將他帶入人體畫殿堂的那把鑰匙。他的授業導師告訴他女人的腹線是女性人體美的主要內容之一,當他第一次和一個女友發生關係之後,他才真正觸摸體會到了那可以賦予人體畫以生命力的線條,才進入了真正的人體畫領域。可以説,是性開啓了他人體畫創作的新的起點。所以,在離開江南後,他對秦水虹不可得的遺憾與痴戀,使他陷入一種瘋狂的創作境地,最終創作了一幅題為《江南霓虹》的作品。這幅作品的色彩躁動不安、色塊動感極強、構圖奇譎詭異,帶來的是霓虹之光膨脹爆炸的效果。此後,他一直懷着只為秦水虹而創作的私密情感,在作畫過程中,他“有時愛得不能自控,臉色蒼白、全身抽搐。過不了多久卻又大汗淋漓、面色潮紅,渾身癱軟地倒在牀上”。這種種描寫暗示人們這是周由情愛幻想高潮體驗下的創作,而在這樣有些近乎癲狂的狀態之下創作的畫作也被周由視作是為秦水虹所寫的情書。秦水虹在這樣一封封充滿了周由炙熱的情愛幻想的情書的攻勢之下,終於離開了她殷實、理性但又古板、壓抑的家庭,投入畫家的懷抱。
在秦水虹來到北京之後,周由創作的作品,一幅幅都充滿了畫家在情愛體驗刺激下爆發的藝術熱情。周由用身體來體驗繪畫的激情,用身體的快感來刺激每次藝術上新的出發點,他和秦水虹的結合,亦如肉體在擁吻靈魂之後的結合,完整了他熱情的藝術生命。每一次性愛的描寫都是一次繪畫創作的巔峯體驗,而隨這樣的快感體驗而來的癲狂狀態帶來的又是周由更具藝術爆發力的作品,情與欲和畫家的創作已經難分界線。想象帶來的種種誘惑是這種情與欲的創作的誘發劑,就連秦水虹都説出:“我覺得你畫的不是真正的我……是你想象和創作的另一個我。”對秦水虹的人體美不停地進行探索再創作成為周由的藝術生命,他深深地沉醉於情愛與自我詩性的想象之中。小説中有一段描寫對周由的這種創作態度一語道破:“此刻唯有畫才是他真正的情人。他在跟它纏綿、跟它親吻、在撫摸它的全身。有時水虹甚至覺得他是在激情地強暴它。他好像不是在調色,而是在調情;不是在作畫,而是在做愛;卻把他心中的愛侶冷落在一旁。” [4] 
水虹
水虹漂亮又有着藝術修養,十八歲嫁給了吳奐雄,對於外界除了工作外幾乎沒有什麼聯繫。她在吳家像是被悉心保存起來的藝術品,因為太美而被禁錮在窄小的家中。水虹與吳奐雄的情感和相處是模式化的,沒有情趣可言,兩人的性生活也被規定為多久一次,一次多長時間,這對水虹來説是痛苦的。見到周由,並給他做了模特後,水虹的內心開始湧起波瀾,對這個充滿活力的男性開始有了幻想。在吳家的十幾年,她慢慢變得成熟優雅,與此同時不斷生長的還有她渴望的自由和真正的愛情。這也是促成她和周由產生愛情的重要因素。他們在一起暢談藝術,感受兩性之間的歡愉,被周由像女神一樣侍奉、膜拜,這一切讓她如浸在蜜中,似乎她完美的身體在這樣的生活中才能真正綻放出她的美。水虹的出走和她對自己本能的身體需求的滿足,展現出女性在新的社會環境下開始關注自己的感受。 [6] 
阿霓
阿霓是主人公水虹的女兒,她光滑柔軟的小手白潤柔嫩,面頰微微白裏透紅,呈半透明狀。十三歲的阿霓形體修長,個子已經超過同齡的孩子,周由斷定阿霓長大後一定是個絕色江南美人。他覺得阿霓就是自己期待在畫中創造的女孩形象,對她竟有一絲心動。阿霓是個可愛又單純的女孩,她虛心向周由請教繪畫技巧,邀請他去家裏做客。從最初的拜師學畫到對他大膽示愛,她對周由的感情逐漸深入,到最後無法自拔。她為了見到周由,一個人從蘇州坐火車到北京;為了能和周由在一起努力畫畫考取北京美術學院。阿霓作為一個未成年女孩,她的情感和身體都正處於懵懂發展的階段,她對愛情,甚至是對婚姻的幻想,來源於自然的、原始的力量。但她的青春就像是殘忍的童話,她的單戀和幻想讓她沉浸在幸福之中,現實和大人們的謊言卻在不停地傷害着她。她“在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兩方面都很無奈,她會聽到自己內心有一種新的、強烈的聲音要求她作出迴應,但是她卻無法做到。她發現就在她的熱情達到頂點時,社會卻逼迫她不自然地剋制或者誤導自己的感情,並以此來度過自己的青春期。”阿霓的精神和肉體在大人們的感情糾葛中一點點被消耗,她的情感被現實束縛,無法達到她內心的願望。阿霓的情感和身體未得到一致的解放,作為未成年人,家庭的保護阻礙了她的自由行動。但實際上,她已經表現出了不同於傳統女性的新的活力。 [6] 
舒麗
舒麗是周由的前女友兼人體模特,她不甘於過窮日子,於是離開周由到深圳、海南謀求發展,掙到一大筆錢,準備回來和周由結婚,沒想到周由已經有了水虹。舒麗一次次用自己性感的身體誘惑周由,赤裸大膽。小説也兩次寫到舒麗的裸體,水虹的裸體展現在畫室裏,而舒麗不屬於畫室。她的裸體出現在野外的陽光下,或走廊的樓梯上這樣的公共空間,充滿着渴求,是慾望的象徵。 [5] 

情愛畫廊作品鑑賞

情愛畫廊主題思想

個人主義性愛觀
在《情愛畫廊》中,張抗抗試圖將女性置於男性以及男性所代表的“傳統社會”的對立面,通過對女性身體的藝術化描繪與情愛慾望的自主化表達,來實現自我對於理想化的個人主義性愛觀的追求。小説文本通過對女性身體以及其慾望的理想化描繪,來實現對傳統倫理道德的顛覆與合理“性關係”的建構。女性對於“性”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男權社會對“性”文化的價值規約,而女性學會正視自己的身體,正視男女關係中“性”慾望的合理欲求,可以看作是居於弱勢地位的女性對於男權話語的反駁與自我人格的解放。然而,正視身體慾望的合理欲求,並不意味着女性可以在物慾的掌控下毫無原則地開放自己的身體。作者曾借男主人公周由之口,將古時賣藝不賣身的江南藝伎,與當今社會將身體作為籌碼的女性進行對比,直白地表露出自己對於將身體進行商品化消費的行為的批判。在作者看來,那些江南藝伎縱使地位低下,無法掌控自身的命運,但是她們仍沒有將自己預設為單純承載肉體慾望的處於“被看”地位的慾望客體。而是憑着自身的才情與傲骨,將“愛”作為衡量情愛伴侶的不二選擇,實現了精神上的相對自由,從而表現出瀟灑現代的一面。因此,作者倡導的性愛觀其實是建立在女性意識覺醒的基礎之上的男女雙方靈肉結合、經濟自主、精神獨立的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個人主義性愛觀。也就是説,即便是作為傳統慾望承載客體的女性,一旦意識到自己被壓抑、被遮蔽的現實處境,經歷激烈而漫長的思想困惑期之後,也能夠將身體、慾望作為女性自身所應具有的權利,勇敢地在愛人面前袒露自己的身體、慾望並將之付諸實踐,而不受傳統倫理道德的束縛。 [2] 
社會變化
在小説《情愛畫廊》中,張抗抗反覆強調現代社會的巨大變化,除了變成商品的藝術之外,走入經濟社會的女性也呈現出多樣姿態。小説中的舒麗是一個美麗且野心勃勃的女模特,她本是周由的模特,但後面遠赴廣州下海經商。她不再認為女性依附男性是現在女性生存的唯一選擇,相反女性在現代社會中同樣可以像男性一樣掙錢、主動追求愛情。舒麗是一個擅長遊弋在男權社會中的聰明女性,她熟知市場運作,也對金錢利益崇拜。從深圳歸來的舒麗帶着市場經營方式找到周由,她對於周由真的喜歡並且也認為自己能幫周由帶來更多經濟收益。回來後的舒麗發現水虹後便專心於拆散兩人。這裏表現出舒麗與水虹完全不同的女性身體觀念。水虹雖然擁有美到極致的身體,但是她並沒有將這種美麗作為一種資本進行運作以此得益。但舒麗卻相反,她深知自己的身體“本錢”並將這種原先被壓抑的身體變成一種豐富資源,用自己的美麗打開男權世界的大門。她知道那些男性在與自己談生意的同時,更多是在垂涎她的身體美麗,但是舒麗將身體變成一種極富競爭力的優質,把身體放置於資本運轉中以此來獲得在男性社會中的尊重與掙錢機會。從某種程度上説,舒麗才真正代表了消費主義時代中的女性姿態。在小説中的最後舒麗並沒有成功“奪回”周由而是被水虹與周由的這種肉靈和諧的愛情所打動。但她卻能以現代女性的瀟灑姿態來告誡瘋狂迷戀周由的小阿霓:女性真正的獨立並不是依附於男性而是能夠用自己的努力換來與男性平等甚至是高於男性的社會地位,女性的自尊並不是男性給予的,即使得不到追求的愛情同樣也可以獨立美麗。 [8] 

情愛畫廊藝術特色

性體驗描寫
在《情愛畫廊》中,張抗抗對性體驗有較多描寫,並且在這其中着意描寫了很多水虹身體上的美:她完美的身體充滿着聖潔之光,讓第一次見到水虹躶體的周由有種膜拜的衝動,水虹洗完澡後身上形成的水霧。這些對於女性身體的着意描寫實際上是為了讓女性的身體被解放、被正視。女性身體不再是難以啓齒之物,正視女性身體的美是女性解放的至關重要的一步。另外,張抗抗也將兩人的性體驗做了諸多描寫,但是她的描寫並不露骨與低俗。在水虹與周由的性生活中,張抗抗始終強調兩者的和諧與契合,這種契合不僅是身體上的也更加是精神上的,強調水虹與周由在其中的靈魂的自由與暢快。這與同時期的很多女性作家不同,張抗抗始終強調身體與靈魂並重,真正的和諧情愛是兩者的同時契合。張抗抗在對當時“肉體氾濫”的抗議與撥亂反正之餘,更是營造除了一個現代社會中頗具古典美的“純愛烏托邦”。張抗抗眼中的男女兩性的和諧之美,是一種身體與精神的自由。 [8] 

情愛畫廊作品影響

  • 影視改編
2000年,改編自小説的同名電視劇《情愛畫廊》播出,由董志強執導,陳寧姚魯陶澤如夏力薪主演。 [19] 
《情愛畫廊》 《情愛畫廊》

情愛畫廊作品評價

對比張抗抗八十年代作品,《情愛畫廊》女主人公秦水虹不再是男性對象化存在,在這個現代社會中頗具古典性質的愛情故事中,秦水虹是一個性愛主體,這個人物證明着女性在情愛中不再是被動的承受者,而是可以和男性一起主動地實現着平等、自由的愛情理想,在兩性靈與肉的契合中激發性愛美質,讓生命以最大的可能接近愛的真實,用它永恆的温暖來超越生與死的生命過程。可以認定張抗抗以“愛”與“美”構築了愛情烏托邦。儘管於現實的理解顯得虛幻,然而它畢竟展現的是兩性之愛應該有的情愛模式,於本質上體現出生命的自由狀態。(黑龍江省作協副主席、哈爾濱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郭力評) [9] 
觀念與藝術上的雙重更變,使張抗抗在愛情描寫上達到了一個新的水準,跨過了一個新的高度。人們既有理由説張抗抗寫出的《情愛畫廊》是當代文壇最具魅力的情愛小説,也有理由説寫出《情愛畫廊》的張抗抗是當代文壇最具才力的情愛聖手。(文學評論家白燁評) [20] 
不難看出,張抗抗對這門藝術(繪畫)是相當諳熟的,不僅有關它的知識十分內行,而且“創作”了不少構思獨特的繪畫作品,把我們帶入主人公的色彩世界,通過種種“視覺”效果,讓我們感到主人公精神領域那些用文字難以表達的信息和情狀。造型藝術的創作規律與文學不完全相同,它更多地需要“酒神”的蒞臨,使自己進入身心攪渾的境界,在“一瞬間癲狂”(迪倫·馬特語)。(中國當代詩人、作家葉廷芳評) [20] 

情愛畫廊出版信息

1996年4月,《情愛畫廊》首次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後有不同版本再版。
名稱
叢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裝幀
ISBN
《情愛畫廊》
布老虎叢書
1996年4月
春風文藝出版社
平裝
7-5313-1599-8 [10] 
《情愛畫廊》
/
2001年1月
西苑出版社
平裝
7-80108-458-6 [11] 
《情愛畫廊》
/
2005年1月
時代文藝出版社
平裝
7-5387-1954-7 [12] 
《情愛畫廊》
紅玫瑰白玫瑰書系
2005年9月
古吳軒出版社
平裝
7-80574-967-1 [13] 
《情愛畫廊》
/
2006年4月
時代文藝出版社
平裝
7-5387-2102-9 [14] 
《情愛畫廊》
共和國作家文庫
2009年4月
作家出版社
平裝
978-7-5063-4649-8 [15] 
《情愛畫廊》
/
2010年2月
江西教育出版社
精裝
978-7-5392-5539-2 [16] 
《情愛畫廊》
/
2016年8月
當代中國出版社
精裝
978-7-5154-0714-2 [17] 
《情愛畫廊》
張抗抗文集
2022年12月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精裝
978-7-5598-5474-2 [20] 
《情愛畫廊》不同版本封面

情愛畫廊作者簡介

張抗抗,女,生於杭州,祖籍廣東。1966年杭州市第一中學(現為杭州高級中學)初中畢業。1969年赴北大荒農場上山下鄉八年。1977年考入黑龍江省藝術學校編劇專業。1979年調入黑龍江省作協從事專業文學創作至今。現為一級作家、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八、九屆副主席。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2009年被聘為國務院參事。已發表小説、散文作品共600餘萬字,出版各類文學專集90餘種。代表作有長篇小説《隱形伴侶》《赤彤丹朱》《情愛畫廊》《作女》等。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説獎、優秀中篇小説獎、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第十二屆中國人口文化小説金獎、第二屆蒲松齡短篇小説獎,三次蟬聯中國女性文學獎,多次獲東北文學獎、黑龍江省文藝大獎、精品工程獎、黑龍江省德藝雙馨獎,以及全國各類報紙、雜誌獎。2015年獲第四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保護金獎。有多部作品被翻譯成英、法、德、日、俄文並在海外出版。曾多次參加中國作家代表團出訪南斯拉夫、德國、法國、美國、加拿大、俄國、馬來西亞、日本、印度,進行文學交流活動。 [18] 
張抗抗 張抗抗
參考資料
  • 1.    姜燕著. 中國現當代女性作家作品研究[M].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6.06:240-242.
  • 2.    蔣卡春. 論《情愛畫廊》中的身體慾望書寫[J]. 戲劇之家, 2020, (7):195-196.
  • 3.    陳佩. 張抗抗小説《情愛畫廊》中的女性身體書寫[J].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19, 第28卷(6):37-39.
  • 4.    王瑋. 情愛與繪畫的結合:論《情愛畫廊》中的畫家形象[J].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2, (9):18-19.
  • 5.    楊秀芝. 故事裏的身體和身體背後的女性觀:張抗抗的《情愛畫廊》和《作女》讀解[J]. 宜春學院學報, 2012, (3):90-93.
  • 6.    陳佩. 張抗抗小説《情愛畫廊》中的女性身體書寫[J].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19, 第28卷(6):37-39.
  • 7.    郭力,張抗抗.人道主義立場與深刻的歷史意識[J].文藝評論,2001(6):53-55.
  • 8.    柳欣. 張抗抗小説中女性身體話語研究[D]. 新疆師範大學,2015:22-23.
  • 9.    心中永遠的“北極光”——張抗抗和她的文學理想世界(郭力)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22-05-27]
  • 10.    情愛畫廊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2-05-27]
  • 11.    情愛畫廊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2-05-27]
  • 12.    情愛畫廊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2-05-27]
  • 13.    情愛畫廊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2-05-27]
  • 14.    情愛畫廊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2-05-27]
  • 15.    情愛畫廊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2-05-27]
  • 16.    情愛畫廊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2-05-27]
  • 17.    情愛畫廊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2-05-27]
  • 18.    張抗抗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22-05-27]
  • 19.    《情愛畫廊》改成電視劇 作者張抗抗不買賬  .新浪娛樂[引用日期2022-05-29]
  • 20.    張抗抗文集 情愛畫廊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集團[引用日期2023-02-2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