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息肩

鎖定
息肩,漢語詞彙。 拼音:xī jiān,釋義:指讓肩頭得到休息。比喻卸除責任或免除勞役。
中文名
息肩
拼    音
xī jiān
注    音
ㄒㄧ ㄐㄧㄢ
出    處
《左傳·襄公二年》

目錄

息肩基本解釋

[lay doun the burden]子駟請息肩於 晉。——《左傳·襄公二年》
四海之內,始得息肩。——《南史·循吏傳序》 [1] 

息肩釋義

讓肩頭得到休息。比喻卸除責任或免除勞役

息肩例句

1、卸去負擔
《左傳·襄公二年》:“ 鄭成公 卒, 子駟 請息肩於 晉 。” 杜預 注:“欲闢 楚 役,以負擔喻。”
張衡 《東京賦》:“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於大 漢 。”
《後漢書·陳蕃傳》:“昔高祖創業,萬邦息肩,撫養百姓,同之赤子。” [3] 
宋 范仲淹 《與韓魏公書》:“俟息肩,則勉力賦詩。”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差繇驛遞最繁苛,公(袁可立)貽書郡守,調優免裁預徵,而民始息肩”。
清 李漁 《慎鸞交·譎諷》:“下官治 蜀 三年,辛勤萬狀,正苦息肩無日。” [1] 
2. 棲止休息;停止。
唐 楊炯 《序》:“動搖文律,宮商有奔命之勞;沃蕩詞源,河海無息肩之地。”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上》:“於諸 印度 建一伽藍,使客遊乞士,息肩有所。”
宋 餘靖 《晚至松門僧舍懷寄李太祝》詩:“日暮倦行役,解鞍初息肩。”
周而復 《紀念魯迅先生百年誕辰》詩:“雄篇作匕首,戰鬥不息肩。” [1] 
3. 謂休養生息。
史記·律書》:“故百姓無內外之繇,得息肩於田畝,天下殷富。”
秦並六國平話》捲上:“生靈免塗炭之災,兵師有息肩之日。”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