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息冢

鎖定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息冢(讀:zhong中)鎮,在定州城南25公里,石家莊東北48公里處。位於定州、無極、新樂三縣市交界處,南距無極15公里,西距新樂24公里,是息冢鎮的駐地,自然人口6000人,主要糧食作物:小麥、玉米。因息冢及往南約2公里的範圍的土地是沙壤,所以適宜種植的經濟作物是花生、西瓜、紅薯等。據傳這片沙壤形成的原因:新莽時期,王莽趕劉秀曾在此交戰,王莽施法術用沙子蓋劉秀,只會使來不會收,在此留下沙子。在息冢往南和偏西南1.5--2公里,有兩個因沙子而得名的村子,流駝莊、沙流村。在息冢以東有許多因和王莽趕劉秀有關連而得名的村子,東北1公里的王莽村(王莽曾在此駐紮),東南4公里的王宿、東12公里的留宿村(劉秀曾在這兩個村夜宿),往東偏北約22公里的安國市大五女村(劉秀根據此地廟裏的五個女菩薩信口所賜)。
中文名
息冢
來源出處
戰國時期
地理位置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

目錄

息冢簡介

其他典故有息冢西南5.5公里的廉台(廉頗點將台),往東18公里的子位(天子之位)。
息冢鎮政府駐息冢村,沿革 1961年建息仲公社,1982年改鄉。1994年南龐村鄉併入。2010年改鎮。
息冢郵編:073009
村中交通有環村路1條,東西主路1條。村中5天1個集,農曆逢三,逢八為集市。村中姓氏有:王、胡、馬、李、張、劉、邢、韓、康、車、牛等。。。

息冢息冢的來歷

據傳,戰國時期,荒淫無度的齊泯王見河南商丘韓豐的妻子美貌超羣,要強選韓妻入宮為妃。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韓妻提出一個條件,要求在宮內修建一座七丈二尺高的法台,法台修好後進宮,並每天準其在法台上為自己的丈夫祝告,如果不允,寧死不進宮。齊泯王慷慨答應,急令部臣修建法台。法台建成,韓妻被接入宮,入宮後先上法台,在法台上為拆散的丈夫祝告一遍後,跳台徇情自盡。齊泯王上當後大怒:“我讓你夫婦死後也不能在一塊”。將韓妻遠葬到七、八百里外的中山國(今定州)境內,為此,因韓妻葬埋在此地故稱“媳冢”,後來地名簡化成“息冢”。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