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恭儉衚衕

鎖定
恭儉衚衕位於西城區東部,於1965年年建成。恭儉衚衕位於西城區東部,北起地安門西大街,南至景山後街,全長約600多米。
中文名
恭儉衚衕
由    來
有內宮監署在此,故名
佈    局
恭儉衚衕之西有一至五巷
出    自
《論語》
長    度
600 m
位    置
北京西城區東部

恭儉衚衕歷史沿革

據《明宮史》《明史·職官志》,內宮監是明內廷二十四衙門之一,職掌木、石、瓦、土、搭材、東行、西行、油漆、婚禮、火藥十作,以及米鹽庫、營造庫、皇壇庫,凡國家營造官室陵墓並銅錫妝奩器皿暨冰窯諸事。入清後廢棄,但作為地名流傳下來,稱內宮監衚衕。民國後,去“內”,“宮監”諧音為“恭儉”,取温良恭儉讓之意。

恭儉衚衕衚衕特色

恭儉衚衕之西有一至五巷,恭儉一巷原稱內宮監。衚衕舊有四眼井(井口有四孔),民國後改稱四眼井。1965年因此巷位於恭儉衚衕西側自北向南第一條衚衕,故名。餘類推。恭儉胡
恭儉衚衕
恭儉衚衕(5張)
同之東有米糧庫,即歸時米鹽庫所在地,後“鹽”訛為“糧”,作今名。米糧庫之北有油漆作,明時內宮鹽所轄油漆作在此。再北有西樓衚衕,原稱地安門西夾道,是一條位於地安門西側的小巷。因位於地安門之西,故名。西樓衚衕東口北端有雁翅樓,1999年因改進平安大道拆除。恭儉衚衕南口有大、小石作衚衕,舊為內宮監職掌石作所在地。後析為大小兩條衚衕。其西者寬、東者細。寬者稱大,細者稱小。小石作衚衕現併入景山前街。恭儉衚衕坐落在北海公園後門與地安門之間,出衚衕的南口就是景山公園,再向南就是故宮,它屬於舊皇城。因此,出了衚衕北口的一條大街,舊時被叫作皇城根,也就是平安大道。我們一家從1960年就住在恭儉衚衕裏。
恭儉衚衕清朝時叫內宮監衚衕,就是清宮裏一般太監住的地方。1924年,馮玉祥將軍發動北京政變,把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驅逐出故宮。宮裏的太監也散去,有的回到京郊的故鄉,有的搬到宣武區,內宮監衚衕逐漸成為平民百姓的住所。誰也不願住在這裏被人當作太監,於是大家想到了我們的傳統美德—恭敬和勤儉,就把這個衚衕改名為恭儉衚衕。
筆者住進恭儉衚衕時,衚衕裏還住着一位顏姓太監,那時他已70多歲。我叫他顏大爺。顏大爺圓臉,皮膚光潤,面貌像個老太太,説話聲音温軟,身高和舉止還能隱約讓人感覺到有一種温文的男人氣質,與電視劇裏的太監—男相女腔不一樣。顏大爺有時走在街上,過路人向他問路竟叫他“大媽”。他也不做解釋,只是趕快給過路人指明方向。

恭儉衚衕衚衕文化

恭儉衚衕位於西城區東部,北起地安門西大街,南至景山後街,全長約600多米。在地安門西大街,也就是它的北口,這裏有什剎海景區,北海公園的北門,而在南口與皇家園林景山公園僅一街之隔,就是皇宮故宮,從這步行也不過二十多分鐘。周邊景點的眾多,且大多都是歷史景區,這也使得在它附近總是會看到絡繹不絕的遊人和各個地方的旅行團隊。
據史料記錄,恭儉衚衕原名“內宮監衚衕”,原因是明朝時期內宮監署設在此,後到民國,去“內”,又以諧音“恭儉”取代“宮監”。而“恭儉”二字則取自《論語》中的“温、良、恭、儉、讓”中的“恭儉”二字,其意有恭敬別人,尊重自己,勤儉不鋪張之意。當年的內宮監是明代內廷的二十四衙門之一,可以説幾乎涉及了皇室起居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根據當年的皇城地理劃分,這恭儉衚衕在那時則屬於皇城的一部分,也就是説曾經的恭儉衚衕只有在宮廷內的人才能進入,外人和普通老百姓可是甭想靠近的。
走進衚衕,一些零售小商店,隨意靠在牆根的自行車,臨街搭個繩子晾曬的衣物,一些磚瓦堆砌在幾處正在整修的宅院門口等等一切富於生活化的場景可以説隨處看見。而一些停靠衚衕內的私家車,讓原本並不寬闊的衚衕道路變得愈發的狹窄了。在恭儉衚衕中,時不時會看到一些大爺、大媽聚在一起聊着家常,騎着自行車按着車齡提醒路人的騎車人穿行在衚衕中,還有那麼幾個小朋友嬉鬧於此,這些也算為你的遊覽增添一份情趣。
沒走多遠,在衚衕西邊能看到有標誌寫着恭儉二巷,接着沿恭儉衚衕往南走,你會陸續看到有三巷、四巷、五巷。在衚衕的東邊則有一條與其相交的衚衕,名曰“磨盤院衚衕”,因為沿這條衚衕可以走一圈,還有就是以前這裏是磨盤作坊,聽着這還是一條挺有趣的衚衕。在恭儉的五條巷裏,每條不過三五十米,且還都是死巷。前四條小巷都顯得平淡無奇,只有一些普通宅院分落其中。而來到五巷,在小巷的盡頭一座硃紅大門,修葺一新,古色古香,透露着一股子高貴,讓來往路人無不側目。透過門前的牌匾標識,為我們揭示了它的面目:恭儉冰窖。
恭儉冰窖以前是皇家的專屬冰窖,被改造成了私房菜館。而之前我們疑惑的平民百姓能否有此幸運享受到這份清涼,此刻也有了答案。在古時,這冰窖只有皇室才能專有,連一般的皇親國戚都是無法擁有的,至於老百姓那更是一種奢望了。而當年這樣的冰窖京城共設了四處共有十八座,現如今只有恭儉冰窖和我們接下去將會去探訪的雪池冰窖兩座留存了下來。
整個冰窖為半地下拱形結構建築,地上四米,地下三米,大廳是冰窖的外室,冰窖內室要經過一個小門,走下數階樓梯方能到達,類似於我們今天的地下室。內室分為兩個廳,一個被改造成用餐的,一個被用來存放物品。在牆壁上懸掛着一些店家自制的文字説明,詳細記錄這座皇家冰窖的歷史和來歷,向來此用餐、參觀的人訴説着它曾經的不平凡。當年,每到冬天,工人就要到鄰近的北海海中鑿取冰塊兒,然後運到這裏儲藏起來,到了夏天再拿出供皇宮消暑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