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恩戈拉·恩津加·姆班

鎖定
馬湯巴的黑人之母,恩戈拉·恩津加·姆班 (1583-1663)安哥拉女王,以抗擊葡萄牙而出聞名。她頑強抗擊葡萄牙侵略者,被喻為非洲貞德。她領導人民用弓箭、長矛、鮮血和生命對付葡萄牙人的洋槍洋炮,捍衞了國家的獨立(恩津加戰爭)。恩達姆比國王為維護恩東果的獨立,反抗罪惡的掠奴戰爭,領導人民同葡萄牙侵略者進行了長達 30 年的頑強戰鬥,使侵略者始終未能入侵到恩東果的中心地區。
中文名
恩戈拉·恩津加·姆班
別    名
恩辛加女王
出生日期
1582年
逝世日期
1663年
職    業
安哥拉女王
出生地
安哥拉
性    別

恩戈拉·恩津加·姆班出生

15 世紀時,姆班杜人在當今安哥拉西北部建立了恩東戈王國。1582 年,恩津加就出生在這個古國的王宮裏。她的父親是恩哥拉·恩達姆比國王,母親只是王室的私人奴隸。但因為有父親的特別寵愛,恩津加便從小就伴隨國王左右。不僅見識了君主所應有的統御之術,也有機會參與一些同內陸部落的小規模戰爭。
早在 1575 年,葡萄牙人為了擄掠奴隸、搶奪財寶和尋找向東通往莫桑比克的路線,開始大規模地向安哥拉內地擴張。第二年,葡萄牙殖民軍入侵到羅安達(今安哥拉首都)地區,井繼續向內陸推進。侵略軍鐵蹄所到之處,村莊被焚燬,生靈遭塗炭,江河染成血河。殘暴的葡萄牙殖民強盜,把姆班達人打死之後,還要割下他們的鼻子,裝進木桶,然後把這整桶整桶的鼻子,當作“戰利品”運到羅安達殖民軍總部,去邀功領賞。

恩戈拉·恩津加·姆班成長

在思戈列米戰役中,恩達姆比率領勇士們把葡葡牙賽拉奧總督指揮的敵軍,打得落花流水,抱頭鼠竄,逃回羅安達。 長期跟隨父親作戰的恩津加,也經受了鍛鍊,增長了軍事和外交方面的才幹。
然而葡萄牙人技術上的強勢,迫使恩東戈王國必須和葡萄牙有所交流。由於沿海葡萄牙勢力深入,有不少傳教士也抵達了恩多哥境內。在國王安排下,年輕的公主經過學習,能熟練地讀寫葡萄牙語。

恩戈拉·恩津加·姆班王位爭奪

1618 年,恩達姆比去世,遺留下兩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恩津加排行第二。哥哥恩哥拉·姆班迪是個私生子,按恩東果王國的繼承法,無權繼承王位,應由恩達姆比的嫡子繼位。
但是,姆班迪野心勃勃,暗中密謀,竟然找藉口殺掉了同父異母的弟弟,篡奪了王位。為斬草除根,他還殺死了自己的外甥——恩津加的獨生子,以及許多反對他篡位的酋長,恩津加也被強迫做了絕育手術。
在這刀光劍影、同室操戈的可怕時刻,悲憤交加的恩津加,雖想抗爭,但又無能為力,只好在她的擁護者的保護下,帶着兩個妹妹和丈夫逃往東部的馬湯巴。
馬湯巴(馬塔姆巴王國)是恩東果王國的發祥地,也是恩津加母親的出生地。那裏的人民熱烈歡迎恩津加三姐妹的到來,決心與她們共同戰鬥。恩津加卧薪嚐膽,勵精圖治,在那裏建立起鞏固的抗敵基地,受到馬湯巴人民的衷心擁戴,被尊為馬湯巴的“黑人之母”。
恩東果王國的內訌和分裂,給葡萄牙殖民者以可乘之機。1620 年,他們對恩東果的腹地再次發動了瘋狂的掃蕩,一直打到首府卡巴薩。昏潰無能的姆班迪,不敢進行任何抵抗,只想保住自己的王位。為此,他竟棄城而逃,倉皇躲到寬扎河的一個小島上。為了逃命,他甚至連自己的親生母親也拋棄了。對於如此怯懦和不孝不義的行為,幾乎所有的姆班杜人都引為奇恥大辱。
由於姆班迪不戰而退,侵略軍更加肆無忌憚,步步進逼。走投無路的姆班迪,只好接受心腹大臣的勸告,派人到馬湯巴去求助於恩津加。

恩戈拉·恩津加·姆班與葡萄牙談判

恩津加接到姆班迪的求救信後,心中十分矛盾。就是這位用陰謀手段篡奪王位的異母哥哥,殺害了她的胞弟和她的親生兒子。想到這些,她不由怒火中燒。但是,她並沒有陷於個人的恩怨。她深知,值此國難當頭之際,任何內部的爭鬥與分裂,都只會對敵人有利。她決定以祖國和民族存亡為重,同姆班迪攜手合作,共同對敵。此舉博得了恩東果人民的讚揚與敬佩。
葡萄牙人在佔領恩東果首府卡巴薩後,由於兵力有限,難以繼續向東擴張。何況單憑武力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他們便想拉攏恩東果國王,提議舉行和平談判,便於在安哥拉這片廣闊地區發展奴隸貿易。而姆班迪一心想保住王位,早就巴不得和平談判。但這個屢戰屢敗、望風而逃的昏君,哪有膽量去與葡軍旨領當面談判呢?他只得委託妹妹恩津加前往。
1622 年,恩津加肩負談判的使命,率領使團前往葡萄牙設在羅安達的總督府。總督瓦斯岡賽洛企圖給恩津加一個“下馬威”,以便在談判中取得絕對優勢,迫使對方接受“作為葡萄牙王國的臣民”的條件。為此,他事前精心安排了一個談判的會場。
談判那天,恩津加在男女衞兵的護衞下,正氣凜然地來到了總督府。在邁入豪華的談判大廳之後,她發現大廳裏僅在左邊放着一把椅子,而在右邊的地毯上放着兩隻坐墊。一羣葡萄牙的文武官員,凶神惡煞股地排列在椅子兩邊。很顯然,葡方有意不給恩津加及其隨員擺上坐椅,而企圖讓她跪在坐墊上“俯首稱臣”。
熟悉白人習俗的恩津加立即識破了這一陰謀。她在沉默片刻之後,迅速地向她的一個女侍從遞了一個眼色。這個女侍從立馬走過來,跪在地上,讓恩津加坐在她的脊背上,用熟練的葡萄牙語同葡萄牙總督平起平坐地開始了談判。這一情景使在場的人不禁目瞪口呆,瓦斯岡賽洛總督更是尷尬得無地自容。面對這樣一個桀驁不馴的對手,葡萄牙人也就不敢再輕視和怠慢了。
在談判中,恩津加侃侃而談,口若懸河,用巧妙的措詞駁斥了葡萄牙總督提出的恩東果王國應當向葡萄牙“稱臣納貢”的要求。她理直氣壯地指出,這樣的條件只適合於向被征服的國家提出,而絕不該拿來同一個獨立國家談判。對於其他條件,雙方都進行了一番激烈的唇槍舌劍的爭論。由於恩津加的機智沉着,能言善辯,終於促使葡萄牙總督簽訂協議,承認恩東果“是不臣屬於葡萄牙的獨立王國”,同意放棄它在姆巴卡修建的城堡,從恩東果撤軍,並歸還在戰爭中擄掠的全部奴隸。恩津加答應的條件是,准許葡方的商人和傳教士進入恩東果,還准許葡商經由恩東果前往東部地區販賣奴隸。
在談判行將結束時,瓦斯岡賽洛施展了在非洲王室成員中傳教的慣技,以達到其殖民侵略的目的。他裝出一副“友善”的樣子,用“為了鞏固聯盟”、“加強友誼”之類的動聽言詞,竭力勸説恩津加皈依基督教。恩津加為了麻痹敵人,同意接受洗禮。這就是她的教名唐娜·安娜·德·蘇姍。但是當她問到恩東果不久,她就宣佈脱離基督教。

恩戈拉·恩津加·姆班結局

恩津加從羅安達返回恩東果途中,遇到了她叔父率領一批人急匆匆地迎面而來。在得知叔父是要前去羅安達投降葡萄牙人時,恩津加怒不可遏,親手處死了他。這種大義滅親的壯舉,進一步提高了恩津加的威望,也堅定了人民同侵略者進行鬥爭的信心。
1624 年,葡萄牙人背信棄義,再次發動人侵恩東果的戰爭。姆班迪懾於敵軍的強大,不敢抵抗,甚至準備妥協投降。恩津加和大臣們對國王的這種背叛行為極為憤慨,百姓與士兵們聞訊後也包圍了王宮以示抗議。無能的姆班迪國王終於被人暗殺,葡萄牙軍隊也順勢向東挺進。尚未成年的王子卡薩繼位,攝政的恩津加在臣民們的擁戴下奪取王位,成為恩東果的女王。
即位後第二天,恩津加女王向全體臣民發佈了一項宣言,號召各部族人民增強團結,共同抗擊外國侵略者,同時號召人民“要做命運的主人,不當葡萄牙人的囚徒”。這一號召不脛而走,深入人心,尤其在那些被捕去的奴隸當中,更引起強烈的反響。羅安達等地的奴隸拘留營和那穌會教士的奴僕,聽到這一宣言後,成羣結隊地逃亡,許多人前來投奔恩津加,成為女王軍隊的一名反侵略戰士。
此後,恩津加又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停上各部族之間的戰爭,儘可能地把所有姆班杜人聯合起來。她甚至與姆班杜人的世敵雅加人消釋前嫌,言歸於好,共同對敵。雅加人驍勇善戰,練兵有術,恩津加就派人去學習武藝,用以訓練自己的軍隊。就這樣,許多被葡萄牙人強迫與之結盟的部落,也紛紛斷絕與葡萄牙人的關係,團結在恩津加的周圍。為此,葡萄牙統治者一直把她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葡萄牙總督向其統治的各地酋長宣佈,凡承認恩津加為女王者,都要受到嚴厲的懲處。1626 年,葡萄牙總督又施展陰謀,分裂姆班杜人,用武力抉植恩津加的一個近親阿里·吉鑾熱為傀儡,佔據了恩東果西部地區。這樣,恩津加不得不第二次到馬湯巴避難。
為了抗擊葡萄牙侵略軍向水擴張,打敗葡萄牙人扶植的傀儡吉鑾熱及其迫隨者,恩津加在馬湯巴建立了一支訓練有素的強大軍事武裝,並加強與周圍地區各部落的團結,組成反葡萄牙的聯合戰線。她還委派她的妹妹千里迢迢前往剛果王國進行聯絡,商討共同抗擊葡萄牙的行動。
在恩津加領導下,馬湯巴成了安哥拉地區勢力最強大的反葡萄牙基地。此後二十多年中,葡萄牙殖民當局多次派出遠征軍,向馬湯巴發動瘋狂的進攻,但都遭到女王軍隊的迎頭痛擊,始終未能攻進馬湯巴。
1641 年,荷蘭人與葡萄牙人為爭奪羅安達一帶奴隸貿易的控制權,而發生狗咬狗的鬥爭。恩津加巧妙地利用荷葡之間的矛盾,同荷蘭人結成了暫時的同盟,一起打敗了葡萄牙軍隊,迫使葡萄牙殖民軍一度退出了恩東果地區。
恩津加重點強化自己對國內反對派的壓制。她不斷宣佈自己將化身為男性,並公開穿着男裝見人。同時也親自帶兵上戰場,討伐那些不願意承認其地位的部族。
為了神化自己強於其他男性的人設,她還同時擁有數位丈夫,強迫他們穿女性衣服。在不與自己同房時,這些男寵都要和貼身侍女睡在一起。但若發生任何出格的事情,就會被女王毫不猶豫地處死。於是在民間出現了許多謠言,説恩津加每晚都要臨幸被俘男子,卻在次日將其殺死滅口。
1644年,葡萄牙人開始逐步收復自己的海外權益。他們調集更多的兵力向馬湯巴發動進攻,揚言要蕩平馬湯巴,活捉恩津加。但年已逾花甲的恩津加,鬥志不減當年,她力主採取堅壁清野的策略,到內陸水系附近挖掘多個人工島,並在上面建立設防據點。還要在附近挖掘秘密洞穴,儲藏可用於長期抵抗的物資與武器。她還效仿殖民者作風,讓部分武士學會騎馬,成為赤道以南西非的首批專業騎兵。最後,以這些措施展開遊擊作戰,消耗人數始終不多的葡萄牙遠征隊。
然而,只要葡萄牙人準備充分,安哥拉土著還是不得不以正面決戰應付。1646年,恩津加的支持者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擊敗。好在荷蘭人在第二年派來了400多援軍,幫助8000恩多哥士兵繼續死扛。終於在當年的康比戰役中,聚集起600正規軍和30000非洲同盟的葡萄牙人被擊敗。至此,恩津加的反葡萄牙事業也步入了最高峯。她的士卒也與荷蘭人一同行動,對多個葡萄牙要塞展開圍攻。但因為雙方都缺乏有效的重型火炮,這些戰鬥很快就淪為漫長的圍困。
1648年,葡萄牙艦隊開始在大西洋上獲得階段性勝利。受此影響,另一支900人的陸軍被送往安哥拉,迫使斷絕後援的1200名荷蘭守備隊投降。這也意味着恩津加的反葡萄牙事業,失去了惟一能依仗的外部支持。
最後,迫於人力資源匱乏,恩津加還宣佈所有逃入本國的奴隸都能獲得自由人身份。可安哥拉人始終無法將老對手驅逐出去,更沒有辦法復刻自己在康比戰役中的輝煌。
1654年,雙方締結了“和平協定”,葡萄牙殖民當局穩固了對恩東戈的控制,但也放棄了對馬湯巴的軍事征服。葡萄牙保證不再支持反對派動搖恩津加的位置,但也獲得了自己長期追求的通往內陸貿易權。
1663年12月7日,年已 81 歲的恩津加女王因病逝世。這位中非洲歷史上最出色的女英雄被人們譽為“非洲的貞德”。時至當代,她抗擊葡萄牙殖民者的英勇事蹟,還在安哥拉人民中間廣為流傳。她的光輝形象,像一座高大的豐碑,永遠矗立在安哥拉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