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恆山建築羣

鎖定
恆山建築羣(第二批省保)時代:明、清,北嶽恆山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五嶽,齊名天下。北嶽恆山歷史悠久,素有“人天北柱,絕塞名山”之華譽,其主峯海拔2016.8米,是中國北方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和重要的道教發祥地之一。
中文名
恆山建築羣
時    代
:明、清
地    址
渾源縣恆山主峯天峯嶺陽面腳下
主峯海拔
2016.8米

恆山建築羣建築結構

恆山有十八景,恆山以北嶽廟為中心的古建築主要集中在東至寢宮,西至魁星樓,南至恆縱宗巖,北至峯範圍頂內,計有大小寺廟三十處,相傳有三寺四祠七宮八洞九亭十二廟之説.主要有北嶽廟,寢宮,梳妝枱,飛石廟,會仙府和停旨嶺等為具代表性.
北嶽廟,為 一組羣建築,依山勢逐漸升高,由崇靈門,青龍殿,白虎點,南天門,鐘鼓樓,藏經樓。更衣樓和朝殿而構成。戰地約3000多平方米。以朝殿為主殿,朝殿又名貞元殿,元靈宮,又稱恆元殿。根據清乾隆年間《恆山志》《渾源州志》記載,其建於明弘旨十四年(1502)。殿面闊無間17.8米,進深六架櫞10.9米,單湛歇山頂,高10.6米,黃,綠琉璃4瓦覆頂,殿內後部中央神龕內塑北嶽大帝像一尊,兩惻為文臣,武官站像。塑像為明代塑造。清帶重彩。

恆山建築羣代表景點

寢宮,為北嶽正殿的前身,最早創建與北魏太武帝時期,後代屢次重修。明代弘治十四年間改為寢宮,為北嶽大帝休息之處。建築背東面西,西闊三間9.75米,進深二間6.75米。重瞻歇山頂。高11.4米。整座建築嵌入山岩窟內,僅能看到前半部分。殿內後部置神龕,塑北嶽大帝夫婦座像,神情端莊,體態俊秀。
梳妝枱,建在0.5米高的石扯台基上,坐南向北,面闊三間5.70米,進深5.30米,平面呈方型,重瞻歇山頂,高8.30米,黃,綠玻璃瓦覆頂,結構靈巧,造型優美。傳説是後士夫人朝夕梳妝打扮的地方。
飛石窟,面隊恆山主殿的南端,為一天然大石窟。為恆山十八景之一。傳説此處原有一靈“石頭”,飛到河北曲陽縣後,此處就成為一窟,故稱為“飛石窟”位於懸崖峭壁山,松柏掩映,猶如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