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急襲

(軍事術語)

鎖定
急襲,對敵人實施急促而猛烈的襲擊。襲擊的樣式之一。
中文名
急襲
類    型
軍事術語
對敵人實施急促而猛烈的襲擊。襲擊的樣式之一。目的是乘敵不備,攻敵不及,大量殺傷敵方有生力量,破壞敵方重要目標。通常對立足未穩之敵實施急襲,並做好強攻準備。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積累了豐富的急襲經驗和理論。1938年,毛澤東在《論抗日遊擊戰爭的基本戰術――襲擊》中首次提出了“急襲”的概念,並把急襲作為遭遇戰的基本戰法。1948年11月,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在追殲國民黨軍黃百韜兵團時,乘其第63軍剛到窯灣立足未穩,從行進間突然發起急襲。敵人毫無準備,驚慌失措,倉促應戰,被殲2個師5個團。急襲是乘敵人立足未穩、警戒鬆懈或者臨時駐止尚未完成戰鬥部署等有利時機,以有備擊無備,時效性較強,對行動的要求高。基本要求:①周密組織偵察。查明敵人行動企圖、行動路線和警戒宿營情況,及時捕捉戰機。②合理確定作戰力量編成。以能夠實施高速機動和突擊能力較強的力量為主編組急襲部隊、分隊,以確保快速機動,迅速接近敵人並展開攻擊。③優先運用火力手段實施急襲。炮兵、航空兵對可能實施急襲的地區或地段預先計劃各種火力,實施突然、猛烈的火力急襲。④快速反應,猛烈突擊。當出現急襲機會時,急襲部隊、分隊應迅速行動,快速到位,展開猛烈的兵力火力突擊,打敵措手不及,大量殺傷消耗敵方有生力量或破壞敵方重要設施。未來信息化戰爭中,隨着部隊戰場感知能力和機動能力的增強,急襲將得到更加廣泛的運用,火力急襲的地位作用將更加突出。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