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忻州市第十中學

鎖定
忻州市第十中學(忻州市田家炳中學)是忻州市教育局直屬的一所高級中學,是山西省示範高中、山西省新課改實驗基地學校、北京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實驗學校。
中文名
忻州市第十中學
外文名
Xinzhou No.10 Middle School
簡    稱
忻州十中
創辦時間
1999年
辦學性質
公立高中
校    訓
責任 行動 細節
主要獎項
山西省示範高中
北京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實驗學校
現任校長
温高明
所屬地區
山西省忻州市
別    名
忻州市田家炳中學

忻州市第十中學學校簡介

忻州市第十中學 忻州市第十中學
忻州市第十中學(忻州市田家炳中學),是忻州市教育局直屬的一所重點高級中學,創建於1999年。2000年經山西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秦良玉先生引薦,忻州市政府向田家炳基金會申資資助興建圖書科技大樓,為彰田家炳先生盛德,特將學校命名為忻州田家炳中學,並於2004年9月隆重舉行揭牌儀式。2008年10月改學校正式成為山西省省級示範高中,是山西省新課改實驗基地學校、北京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實驗學校。 學校雖然開辦僅幾年時間,在校領導和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中考、高考達率連續兩年雙位數增長,備受社會人士稱頌。

忻州市第十中學學校規模

學校佔地140畝,總建築面積達60000多平方米。現有教學班54個,教師270人,學生3400餘人。學校有城市一類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11個,音、體、美專業教室20個;有400米國際標準塑膠十徑運動場、室內籃球館、室內乒乓球館、體能測試室等先進的體育場館;圖書館達到省級一級標準,電子閲覽室、天文台、千兆教學網絡引領科技新潮流。現代化的教學、生活樓宇和運動場室,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優越的條件,能滿足學生上課、實驗、閲讀、運動和生活要求。百畝生態校園佈局精美,建築別緻,環境幽雅,景色宜人。

忻州市第十中學教師隊伍

學校打造出一支以全國優秀教師、省特級教師、省學科帶頭人、省市級教學能手為中堅的教科研隊伍。學校教師年富力強、業務精湛,成熟幹練,在忻州市乃至周邊地區享有盛譽。學校與大陸及香港100多所田家炳中學結成聯盟,實現了信息互通,資源共用。
十中教師最大的特點是年輕化、知識化,如何選好教師、用好教師,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是學校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十中擁有一支由全國優秀教師、省級特級教師、省市級學科帶頭人、省市級教學能手為骨幹的教科研隊伍,其中省市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優秀班主任共94人。全校共產黨員69人,民主黨派7名,佔教師總數近33%,在學校創立發展中起到戰鬥堡壘作用,支部書記趙銀田不僅主管黨務羣團工作,還拼搏在第一線,分管一個年級的教學工作。為了改善教師結構,招聘更高層次專業人才,近年來我校組成招聘組,多次奔赴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西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等部屬師範院校,經過嚴格篩選,招回優秀畢業生34人,其中包含研究生11人,佔到專任教師總數的16.7%。這些優秀新教師來自全國十幾個省市,使我校形成兼容幷包、綜合全國各地精英文化的喜人態勢,極大地促進了我校創建一流師資隊伍的建設。能征善戰、敢打敢拼的教師隊伍,成為十中爭創一流名校的堅實基礎。
教研教改是一所學校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的命脈,十中人牢牢地把握這條關乎學校命運的主線,每年為期40天的新教師崗前培訓、新老教師一幫一結對子活動、教情學情分析研討活動貫穿於教學始終。自主式教學、創新式教學,構成濃厚的教科研氛圍。學生們在這裏得到高素質全方位的發展,教師們在這裏由年輕走向成熟,由經驗型轉向科學型。2001年8月,十中成為全國中語會創新寫作教學研究實驗課題首批國家級實驗學校,三十七篇論文榮獲中語會論文大賽一等獎,學校被評為先進實驗學校,賈福民校長榮獲優秀實驗學校校長的光榮稱號。幾年來,全校教師有120餘人次在各類大賽中獲獎,並且有40餘篇論文在省市級以上刊物發表,其中論文《質疑,開啓智慧的鑰匙》《讓電教手段服務課堂》等榮獲國家教育部創新課題組頒發的論文競賽一等獎,併為21世紀創新教育論壇等國家級大型刊物收錄轉載,在全國教育界展示了十中人的風采。學校於2007年制訂了校本研訓計劃,歷年堅持採用觀摩教育教學講座、示範教學、分組評課、專題研討、課題研究、案例研究等方式舉辦校本培訓30餘次,編訂校本教材142種。學科首席教師負責制實行以來,各年級學科組每週都舉行教研例會,以案例探究為中心,針對課堂教學目標的落實進行全方位、多層面的探討。這些培訓和研討,使全體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成長十分迅速,教育理念持續得到更新,教學技能漸至嫺熟,教學水平不斷提高。2008年,學校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省級課改實驗基地校,組織高一年級各學科赴省城參加了省廳組織的新課改一級培訓、市教育局組織的新課改培訓和國家教育部組織的網上課改培訓,又組織全體高一教師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新教材校本培訓,並讓參加培訓的所有教師以彙報課的形式展示了自己對新課改的理解。至此,課改理念的樹立、教學計劃的制訂以及教材處理、教法設計等方面的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

忻州市第十中學學校地址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温泉路 [1] 
郵編:034000

忻州市第十中學辦學歷史

忻州十中於1999年建立。
忻州市第十中學 忻州市第十中學
十餘年來,學校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在一片荒草叢生的處女地上建成了建築面積六萬平方米、佔地135畝、教職工249人、教學班52個、在校生3300多人的規模學校;十餘年來,以“育人為本,內涵發展”為辦學理念,以“責任、行動、細節”為校訓,培養了一支愛崗敬業、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形成了一套科學、穩定、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模式,以校園文化為依託,德育教育特色鮮明,教育科研方興未艾,獲得了三十多項省市級殊榮,並於2008年順利通過省級示範高中驗收初評;2009年被確定為山西省新課程改革實驗基地學校;十年來,學校高考達線數連年大幅攀升,成功叩開清華、北京和浙江大學等名校的大門;特別是2009年,一舉取得了總達線182人、藝術類達線51人的好成績。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成為忻州乃至周邊地區頗負盛名的一流學校。建校十餘年來,十中在賈福民校長、趙銀十書記的領導下(現為趙銀田校長),在忻州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香港著名實業家、慈善家田家炳、邵逸夫先生以及大唐汽貿的鼎力相助下,創造和發展了“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科學民主、開拓創新”的十中精神。全體師生同舟共濟、齊心協力,共同打造忻州十中品牌。在辦學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以德立教,實施素質教育;通過軍訓、升國旗、夏令營、參觀德育基地等活動,磨練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遠大目標,從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堅持用制度約束人,機制激勵人;走出去培養優秀教師,請進來招聘專業人才,充分調動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堅持教研教改,提高教學質量;每年堅持40天的新教師崗前培訓、新老教師一幫一結對子活動和教情學情分析研討活動貫穿於教學始終。自主式教學、創新式教學構成濃厚的教科研氛圍。使學生們在這裏得到高素質全方位的發展,教師們由年輕走向成熟,學校由經驗型轉向科學型,走出了一條具有十中特色的教學育人之路。

忻州市第十中學校園環境

忻州市第十中學位於山西省中部的忻州市,該市距省會太原七十公里,東鄰佛教聖地五台山,西望雄偉壯觀的黃河,北靠風景秀麗的蘆芽山,108國道、大運高速公路依校而行,交通便利。詩人元好問、書畫大家傅山先生皆出於此。忻州市第十中學就誕生在這塊神奇而聖潔的土地上。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8張)
踏入十中校門,一幅賞心悦目的美景映人眼簾:綠草如茵,花團錦簇,廣場一片平曠。高樓幢幢,造型奇巧,與藍天白雲輝映。優雅宜人的環境,使佔地百畝的學校成為一個鳥語花香、景色秀美的綠色生態校園,設計優美建築雄偉的辦公大樓,融古典風格與現代氣息於一體,風格獨特、整潔明亮的教室、寬敞氣派的閲覽室,設施先進的理化生實驗室,音體美專業教室,引導潮流的天文台、天文展覽室,多媒體教學網絡,一流的體育設施和完善的後勤服務體系,都使學校站在科技為先的制高點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由田家炳先生捐助200萬元興建的總造價達400萬元圖書科技樓,造型別致獨領風騷,明亮舒適的千座開架閲覽室和60座電子閲覽室,為莘莘學子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提供了創新的平台。佔盡科技先端的600百座多功能報告廳,在忻州市更是首屈一指。特別是2009年改建的現代化全塑膠體育場,已成為我校具有國家水準的體育比賽場地。兩組看台次第分列兩邊,中間是莊嚴肅穆的主席台,登臨遠望,十中美景盡收眼底。10條400米長的紅色塑膠跑道環繞一週,周邊國槐銀杏整齊排列成行。 芳草萋萋,蘭花點點,月季爭奇鬥豔,牡丹奼紫嫣紅,從南國引進的銀杏、杜鵑、翠竹風姿綽約、搖曳多姿,青松翠柏,各顯其彩,構成了這座花園式學校綠的世界,花的海洋。從五台山採石集成的石林,有的靜若處子,有的大鵬展翅,千姿百態,給美麗的校園增添了一種蘇州園林的神韻,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2] 

忻州市第十中學學術研究

由忻州著名教育改革研究家/山西省勞動模範賈福民任校長。在他的帶領下,學校在新的辦學理念“以人為本,內涵發展”指引下,按照“開放,民主,和諧,典雅”的原則着力提高校園文化品位,以形成諸方面優質的文化特色。發揮校園文化的感染和薰陶作用,洋溢濃厚温馨的育人氛圍。
學校樹立“興趣,熱情,忠誠與我們教育事業”的思想,不斷加強師資力量。重視校本培訓,狠抓教師專業發展,打造一支由全國優秀教師,省級帶頭人,省市級教學能手為骨幹的教科研隊伍。

忻州市第十中學辦學條件

忻州市是全國重點貧困地區之一,十中的學生大部分來自我市和周邊的貧困縣,關心貧困學生,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境貧寒而輟學,就成為十中堅定不移的辦學信念。賈福民校長有句話説得好:為貧困家庭培養一名大學生,就是最現實的扶貧。這句話被刻成大字,貼在閲覽室牆上,見證着十中對貧困生的關愛之心。辦學以來,十中已對近千名貧困生在經濟上給予了大力資助,使他們順利完成了學業,現在已經有大量貧困生升入各類高校進行深造,家長們親切地把十中譽為貧困生成才的搖籃。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説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作為一種事業,教育的科技含量無疑決定着它的發展速度和質量。忻州市第十中學成立伊始,賈福民校長便以他那高瞻遠矚的謀略和特有的膽識魄力鏗鏘宣言:十中的今天是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十中的明天將躋身於一流學校的行列。立校之本,科研當先,儘管學校資金短缺,但還是擠出400萬元建設科技大樓,投資近千萬元,配置了先進的理化生實驗室、音體美專業教室和多媒體計算機網絡。2009年投資800餘萬改建的現代化全塑膠體育場,也成為忻州可圈可點的美景。步入科技大樓的閲覽室,那種莊嚴肅穆的氛圍,定會讓你情不自禁地坐下來,聽一聽令人陶醉的翻書聲,嗅一嗅沁人心脾的書香。而多功能報告廳整齊密匝次第向上的階梯桌椅,則會使你彷彿看到這所年輕學校腳踏實地、昂首闊步的英姿。瞧,現代化的語音教室裏,師生們正通過一張熒光屏觀摩探討分子裂變的過程,微機教室內,老教師正在暑假期間循循善誘地為年輕教師們講經傳道,而階梯演播室裏,寫作專家正慷慨激昂地為學生們講述着創新作文的選材問題,天文觀測室裏,幾位天文愛好者正通過高倍自動望遠鏡觀察着宇宙天體的神秘運行。

忻州市第十中學最新報道

02年首屆高考,田中在生源比其他學校差的情況下,一鳴驚人,高考達線55人,2003年高考,勝利實現達標翻番,突破百人大關,成績穩居全市前五強,2004年高考,成績更是輝煌,400餘名考生,本科達線135人,突破重點線62人,600分以上者22人,應屆生呂軼斌、賀建國分別被清華大學、浙江大學錄取,魏偉、王磊、王凱、李曉霞等同學分別被國防科技大學、西安交大、武漢大學等名校錄取。市教育局領導稱讚田中是歷史性的跨越。2005年我校高考達線194人,全市排名第三。王彥丹、李丁分別以615分、606分考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06年我校達線人數253人,600分以上7人。34班安凱紅同學以618分的好成績奪得全市文科狀元,文補班王林同學獲全市文科第三名。29班鄭海英同學取得了631分的好成績。2007年高考我校參考人數913人,應往屆達線350人,其中達一本重點線152人,應屆考生付元同學以650分的佳績位居全市第十一名,被北京大學醫學部錄取,本博連讀八年。
2008、2009年,我校高考再傳捷報:應屆生達線142人、182人,張凱同學以620分的優異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
2014年高考,我校在連續幾年實現重大突破的基礎上,再創歷史新高,實現了新的跨越。二本B類以上達線647人,其中理工、文史類達線487人,藝體類達線160人。理科153班張瑜同學取得638分的優異成績。 [2] 

忻州市第十中學美好願景

走在美化硬化的寬敞路面上,穿梭於美麗的天橋長廊,徜徉於綠樹青草花海中,嗅着丁香月季牡丹的幽香,聽着窗明几淨的教室裏發出的書聲琅琅,看着獎章獎狀錦旗上的熱烈褒揚,十中人不禁豪情萬丈。但自豪歸自豪,十中人並不自滿,十中人深信,辦學十年,僅是一個起步,只是一個階段。不登高山之巔,難賞無限風光,十中人的長遠目標是成為全國一流名校,躍居全國千所示範高中行列。新世紀、新時代、新面貌,十中人正以飽滿的熱情,沐大好春光,憑萬里東風,大刀闊斧,劈風斬浪,激流勇進,十中人將走向更加輝煌的時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