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念(拼音:niàn)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7]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14]  ,字形從心為形,今為聲。“念”的本義是思念、想念。“念”又指想法、念頭,作名詞用。後來念又有讀的意思。 [15] 
中文名
拼    音
niàn
部    首
人、心
五    筆
WYNN [1] 
倉    頡
OINP [1] 
鄭    碼
ODXW [1] 
筆    順
撇、捺、點、橫撇/橫鈎、點、卧鈎、點、點
字    級
一級(編號:1177) [7] 
平水韻
去聲二十九豔 [2] 
四角號碼
8033₂
造字法
形聲字
結    構
上下結構
總筆畫
2+6、4+4(部首+部首外)
筆順編碼
34454544
注音字母
ㄋㄧㄢˋ
統一碼
U+5FF5 [1] 
異體字
唸(唸誦、唸書),𢗁、𫝹(“唸”是《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的異體字)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3]
“念”在甲骨文中寫作圖1,上為“”字,下為“”字。金文(圖1、2)與甲骨文相似,而戰國中山王鼎上的金文“念”上部為“含”(圖3)。學界一般認為“念”是一個形聲字,其中“心”是個形旁,“念”是想到的意思,而“想”是一種心理活動,所以古人用“心”字作“念”字的形符。“今”字作聲符,表示“念”的讀音與此相似;戰國金文(圖3)上面的“含”也是作聲旁用,“含”字本就以“今”為聲。也有人認為,“念”字中的“今”也起到對意義的表達作用,“今”本義是“目前、現在”。“念”的本義是“現在心中思念”。“念”和“想”是近義詞,“想”與“念”的不同在於,“想”表達主觀的願望,因為希望得到而思念,東西或許存在,或許不存在;“念”強調現在思念,東西已經存在。
“念”的對象是具體、清晰的,比如:掛念父母、惦念家裏的事、懷念祖國、思念家鄉、眷念親人。掛念、惦念、懷念、思念、眷念等詞都表示因感情所繫而經常發生的想念,作用的對象都是已經存在的。
“念”從動詞發展為可以作名詞,表示“想法、主意”。如“信念”指自己認為可以確信的想法。看文藝作品或聽故事時,人們對情節發展或人物命運會產生關切的心情,這種心情叫“懸念”。“妄念”和“邪念”都指不正當的念頭。
“念”可以放在心裏,也可以口頭表達出來。因此“念”的另一個意義是“讀”,多指讀出聲音的朗讀或背誦,如:念信,念報,唸經。默讀也可説成“默唸”。上學要念書,所以“唸書”也指上學,上小學、上中學、上大學也可説成念小學、念中學、念大學,上了九年學也可以説成唸了九年書。 [3]  [15-16]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niàn
動詞
惦記;常常想
miss
《詩經·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在邑。”
漢·王褒《九懷·匡機》:“撫檻兮遠望,念君兮不忘。”
張天翼《仇恨》:“他們念着那些不知下落的家裏人。”
念舊;思念;惦念;懷念;念念不忘
思考;考慮
consider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宋·歐陽修《誨學説》:“人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郭沫若《北伐途次》四:“德甫坐來的轎伕大約是念到了前途的危險,無論怎樣都不願意再走了。”

憐憫;憐愛

《尚書·多士》:“惟時天罔念聞,厥惟廢元命,降致罰。”
唐·韓愈《殿中少監馬君墓誌》:“姆抱幼子立側,眉眼如畫,發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

出聲地讀;誦讀
read aloud
《漢書·張禹傳》:“欲為《論》,念張文。”
《西遊記》第三回:“一邊走,一邊心思口唸。”
唸經;唸咒;唸誦
指上學
劉紹棠《小荷才露尖尖角》:“唸了三年大學,他還是三年前在花街上那個憨氣十足的小夥子。”
陳殘雲《山谷風煙》第八章:“你是念過中學的知識分子,應當懂得黨的政策。”
名詞
心裏的想法;打算
idea;thought
宋·陳亮《與應仲實書》:“困苦之餘,百念灰冷。”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大凡人只有初起這一念是有天理的,依着行去,好事盡多。”
念頭;概念;觀念;信念;雜念;邪念;一念之差
佛教名詞。法相宗別境之一。指記憶
memory
《俱舍論》卷四:“念謂於緣明記不忘。”

佛教語。極短的時間

宋·洪邁《容齋三筆·瞬息須臾》:“又《僧祗律》雲: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

(Niàn)姓氏用字



數詞
數字“廿”(二十)的大寫
twenty
茅盾《子夜》十一:“不多,不多!三個人拼做念來萬。”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8]  《漢語大字典》 [9] 

古籍訓釋

説文解字

【卷十】【心部】奴店切(niàn)
常思也。從心今聲。 [10] 

説文解字注

“(念)常思也”注:《方言》曰:“念,思也。”又曰:“念,常思也。”許雲:懷,念思也。《左傳》引《夏書》曰:“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惟帝念功。”
“從心。今聲”注:奴店切,七部。 [4] 

廣韻

奴店切,去㮇泥 ‖ 今聲侵1部(niàn)
念思也。又姓,西魏太傅念賢。奴店切。二。 [11]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部】 念;部外筆畫:4
《唐韻》奴店切。《集韻》《韻會》《正韻》奴玷切,並音𦁇。《爾雅·釋詁》:思也。疏:常思也。《釋名》:念,黏也。意相親愛,心黏著不能忘也。《書·大禹謨》:念茲在茲。
又《小爾雅》:無念,念也。《詩·大雅》:無念爾祖。
又姓。西魏太守念賢。
又《轉註古音》葉人九切,音狃。《書·洪範》:汝則念之。葉下咎受。
《六書精藴》:人當念所當念者,故從今。《正譌》:俗作𫝹,非。 [5]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1]

書寫提示

書寫 書寫
【規範提示】“心”的第二筆楷體是㇃(卧鈎)。
【寫法】“今”寬“心”窄。“今”,“人”居上居中,撇和捺從豎中線上端起筆;點筆在豎中線,㇇(橫撇)從橫中線起筆。“心”,居下居中;第二點在㇃(卧鈎)上方豎中線。 [12]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五十六㮇

開口呼
次濁
奴店切
niɛm
集韻
去聲
五十六栝
開口呼
次濁
奴店切
nɛm
禮部韻略

去聲





奴玷切

增韻

去聲





奴玷切

中原音韻

去聲
廉纖

開口呼

次濁

niɛm
中州音韻

去聲
廉纖





尼劍切

洪武正韻

去聲
二十二豔


次濁
奴玷切
niem
分韻撮要

陽去
第二十兼檢劍劫







(參考資料:漢典 [6]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n
iəm
先秦
王力系統
n
iəm
先秦
董同龢系統
n
iəm
先秦
周法高系統
n
eəm
先秦
李方桂系統
n
iəmh


iam


iam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鹽添嚴凡

iɑm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鹽添嚴凡

iɑm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鹽添嚴凡

iɑm
隋唐
高本漢系統

n
iem
隋唐
王力系統

n
iem
隋唐
董同龢系統

n
iɛm
隋唐
周法高系統

n
iɛm
隋唐
李方桂系統

n
iem
隋唐
陳新雄系統
n
iem
(參考資料:漢典 [6]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niɛn
51
去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ȵiæ̃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ȵiæ̃
5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niɛn
3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ȵiɛn
1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liĩ
5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liẽ
55
去聲

晉語
太原
nie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ȵiɪ
31
陽去
文讀
ȵiɒ
31
陽去
白讀
吳語
温州
ȵi
22
陽去

湘語
長沙
ȵiẽ
45
陰去
文讀
ȵiẽ
21
陽去
白讀
湘語
雙峯
ȵiĩ
33
陽去

贛語
南昌
ȵiɛn
45
陽去

客家話
梅縣
ȵiam
52
去聲

粵語
廣州
nim
22
陽去

粵語
陽江
nim
54
陽去

閩語(閩南片)
廈門
liam
33
陽去

閩語(閩南片)
潮州
liəm
35
陽上

閩語(閩東片)
福州
nieŋ
242
陽去
文讀
naiŋ
242
陽去
白讀
閩語(閩北片)
建甌
niɪŋ
44
陽去
文讀
naŋ
44
陽去
白讀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3]  、漢典 [6]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27]
  • 2.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03-11]
  • 3.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瀋陽: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927
  • 4.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許惟賢整理.説文解字注 下[M]:鳳凰出版社,2007.02:2008
  • 5.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322
  • 6.    唸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10]
  • 7.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4-03-21]
  •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954
  • 9.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2434
  • 10.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441
  • 11.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444
  • 1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248
  • 13.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248
  • 14.    劉釗 編纂.新甲骨文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12:617
  • 15.    丁義誠等主編.常用字音·形·義·用 第3分冊[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8.01:372-373
  • 16.    胡文華著.漢字中的思維之美[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7.12:13-1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