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忠義錄

鎖定
《忠義錄》是明代朱溶創作的紀傳體史書。
作品名稱
忠義錄
作    者
朱溶
創作年代
明朝
文學體裁
傳體史書
卷    數
八卷

忠義錄內容簡介

凡八卷,記錄明末忠義之士紀傳體史書。
一、二卷為明末流寇之亂殉國作傳,如範景文、李邦華等;三至六卷為力抗清兵殉國者作傳,如李定國、史可法等;第七卷名“表忠錄”,單獨為明末太子太保平遼總兵官徵虜前將軍毛文龍及麾下將士作傳;第八卷名“隱逸錄”,為不願出仕清朝,歸隱山林的義士作傳。
這是《忠義錄》突出的地區性特點。可以説, 他格外着力描繪了江南地區反民族壓迫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

忠義錄作品特點

《忠義錄》史料特點,是能基本保存原始文獻, 往往為他書不及。中華書局版《南疆逸史》前言説反映士大夫愛國反清運動“ 這書是同類書中最完整、最成熟的一種”。其書頌揚了我國古代的愛國主義精神

忠義錄評價

《忠義錄》所記大批抗清英烈都奉文天祥為楷棋。
張煌言絕命詞日“ 維彼文山兮, 亦羈縫於燕京” 。張肯堂日“ 聊歌正氣續文山” 。
朱溶贊“ 顏平原、張唯陽、文信國” 保衞鄉土, 其實正是繼承保衞祖國的愛國主義傳統, 反映了“ 明室之亡, 獨盛忠義” 的時代面貌。他聲懷激情地記述大江南北如史可法在揚州, 閻應元在江陰, 侯桐曾在嘉定, 侯承祖在金山的城守之戰, 王繃在四明, 王佐才在蘇州, 吳易在吳江的抗清起義。他寫江南抗清尤詳, 除煩揚少數頭面人物, 廣泛記述了大批江南地地主下層、沒地位、沒聲望、不見經傳的窮秀才足有二百多人。